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最近發了一篇報道,稱中國很多年輕人都害怕收到語音信息。
報道稱,每次在微信上收到媽媽發來的一長串語音,王子菀都很無奈。雖然很不情愿,但她還是不得不一條一條聽下來,有時候一下就是十幾條,如果漏掉了什么,還要重新聽一遍。她說,真不想打開這些語音,但沒辦法,畢竟那是她媽。
王子菀說,她見過媽媽如何在微信上跟這些朋友互動。她說,他們把手機當對講機用。
在廣州從事知識產權咨詢工作的劉昭劍說,他討厭微信語音,是因為它方便了發送的人卻麻煩了接收的人。他30歲的姐姐在南方小城惠州做銀行職員,經常給他發語音信息,因為覺得這樣更顯親切,他卻表示不堪其擾。
報道稱,一些用戶和行業觀察人士已敦促微信去除這項功能,或者讓用戶有更大自主權來決定誰能向他們發送語音信息。
當被問到外界對語音信息的抱怨時,騰訊并未直接回應,只表示,微信擁有大量用戶,該公司力爭提供多種服務來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
報道稱,微信的2016年用戶報告顯示,雖然年齡在55歲以上的人群占微信用戶基礎的比例僅為1%,但這部分用戶每發出五條消息中就有一條是語音信息,而21歲以下用戶每發送10條消息中才有一條是語音信息。
讀100個字需要9秒
聽100個字需要22秒
年輕人不喜歡用微信語音,原因很簡單:聽語音太浪費時間。
總部在北京的分析公司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研究院院長劉興亮稱,用戶閱讀100個字的信息平均需要9秒,而聽100個字的信息(不包括停頓的部分)需要22秒。
如果加上大家在正常語音中會出現的“嗯”、“哼”等語氣詞和其他停頓,時間會更長。
更何況,有時候微信語音可能被打斷或者沒聽清,重復聽了幾遍才搞清楚對方說的是什么,效率再降低幾十倍。
比較熟悉的親朋好友忍一忍就算了,但在職場中,發文字應該是禮貌問題:
明明一句話就能說明白的事情,非要發一大堆語音。
大家可以設想一下,如果是你在開會、談項目、趕路、上課的時候,收到幾條長長的語音,你會怎么辦?是聽還是不聽?
也許可以晚點再聽,但萬一十萬火急呢?你如果選擇現在就聽,那是趴在桌子底下,還是在眾目睽睽下戴上耳機?總會有環境條件不允許的情況。
你說有語音轉文字功能?先不說大段語音識別成文字還需要時間,如果涉及工作重要內容,你會把自己的職業生涯賭在它經常出錯的識別功能上嗎?
所以大家應該發現了,在完全不考慮對方是否方便的情況下就發語音,會讓別人非常難做,這是一種典型不會換位思考的自私行為。只是覺得自己發語音非常方便,只要動動嘴一切就都解決了。
如果真的很重要,打電話
有的人也許會說,我真的有急事,我這邊打字太慢,語音又方便又快,所以就發語音了。
姑且不論對方聽你的語音花不花時間,就算不花時間,難道重要的事情不應該打電話的嗎?
又或者還有一種情況,你確實有重要的事情,而且你不知道對方的電話號碼,所以必須語音說,因為節省時間。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么也請你在發完微信語音以后,重新打字向對方說明事情的概要。
第一,他可以在看到你微信的時候迅速掌握你要說的大致內容,方便應對你的急事;第二,方便你們兩個之后的反饋和再次確認。
如果真的要再次確認內容的話,你們兩個都要把語音再次從頭聽一遍,想想就是噩夢啊。
而且微信可以按照文字關鍵詞來查找歷史內容,語音?就只能憑印象了吧……
語音根本停不下來
閱讀文字,可以隨時停下來再繼續;而語音會被旁邊人說話、自動播放、又進了一條語音等等原因導致突然中斷,恢復收聽的時間成本和操作成本真的很高。
長語音一旦停止就得從頭聽一遍,這個時候這條語音就要挑戰你的社交優先級了。
此外,愛發語音的人可能真的沒想到這些:
當他在公共場合聽語音,沒有耳機,聽筒聲音又不大的話,如果外放了,可能別人也會聽到;
當他在安靜環境聽語音,用聽筒,發現音量太大沒調節好,于是不得不調音量再聽一遍;
當他聽語音的時候,想用聽筒,結果沒聽到聲音,一拿開,外放了,被一群人聽到。
所以,當對方收到你的語音卻沒有回復的時候,有可能是一時不能聽,就忘了,還有可能是一看到是語音,就根本不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