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人大副校長劉元春:用馬克思主義視角詮釋中國經濟

2017年06月05日 07:40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陳學慧 熊 麗

  人物小傳

  劉元春,四川大竹人,經濟學博士,博士生導師,2016年11月起擔任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他是“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務院特聘專家、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家新世紀人才。同時,他還兼任國家高端智庫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常務副所長,主要從事開放宏觀經濟學、世界經濟學等方面的研究。

  在劉元春看來,經濟學界要對中國宏觀經濟學有所貢獻,必須充分吸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養分;必須要能夠解釋中國道路、中國模式,最終必須要對中國所面臨的各種問題提供建設性的思路,這是判斷理論的最根本標準。

  “實事求是”,鐫刻在中國人民大學東門巨石上的四個大字,也刻入了劉元春的精神基因。

  自1989年踏入人大校門起,近30年的時間里,劉元春的學術之路幾經波折——學生時代從計劃經濟學轉向政治經濟學,初執教鞭時被分到國際經濟學方向,最終深耕開放宏觀經濟學。從普通教師、經濟學院副院長、科研處處長到副校長,劉元春的角色在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求索之心,從未改變。

  積極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建言獻策,是歷史賦予這一代學者的光榮使命。劉元春學術生涯泛起的波瀾,折射出的正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所經歷的最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也呼喚活躍在經濟研究舞臺上的中青年學者,在理論創造和學術繁榮上有更大作為。

  近日,記者走進劉元春位于中國人民大學明德樓的辦公室,滿室書香中,聆聽劉元春的故事。

  人生小波折成就學術大視野

  “說起來,我現在的很多人生道路,在高中時就想得比較清楚了。”劉元春說。

  1972年8月份,劉元春出生在四川大竹的一個鄉村教師家庭。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的浪潮席卷全國,西部小城大竹也不例外,當時正在大竹中學念書的劉元春逐漸接觸到一些經濟學知識。尤其是1988年,中央決定放開管制,取消物價雙軌制,“物價闖關”所帶來的經濟社會變化,令劉元春對經濟學產生了濃厚興趣。次年填報高考志愿時,17歲的劉元春選擇報考中國人民大學的經濟類專業,并被計劃統計學院錄取。

  計統學院的建立源于當時的計劃經濟體制,是由國家計委、國家統計局、國家物價總局與人大聯合設立的,為我國培養了一大批經濟學專家和管理人才。1984年,陳云同志還為計統學院題寫了院名。“在計劃經濟時代,可以說是中國教授計劃經濟的大本營。”劉元春說。

  校園里的紫藤花開了又謝,埋頭苦讀的本科4年轉瞬而過。1992年大學畢業時,劉元春再次面臨選擇。

  1992年春,88歲的鄧小平發表南巡講話,發出振聾發聵的聲音:“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同年10月份,黨的十四大正式明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計劃與市場關系的變革,對于經濟學專業的影響,是直接而深刻的。“我們畢業時面臨著很大的沖擊。我所在的這個專業,價格學在1992年被取消。”劉元春回憶說。未來應何去何從?出于對經濟學的摯愛,劉元春選擇了繼續在人民大學攻讀碩士和博士,師從林崗教授,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如何認識市場經濟方面下了很多功夫。

  “原來我喜歡做一些純思辨性的研究,讀碩士研究生后,開始把政治經濟學和制度經濟學作為主攻方向,從歷史和制度的維度來探究經濟制度發展演變的過程。”劉元春撰寫的碩士論文《諾斯與馬克思:關于社會發展和制度變遷動力的比較》,在《經濟研究》和《中國社會科學》等多個權威雜志上發表。他的博士論文則以《動態宏觀視野下的交易費用分析框架》為題,對當時的制度經濟學、政治經濟學作了批判性研究,并在2001年獲得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

  深厚扎實的理論研究功底,令劉元春成為同輩翹楚。1999年博士畢業時,他留在了人大經濟學院任教。“博士留校時,我父親是堅決反對的。因為像我們這樣從農村出來的,很多人都覺得應該去當公務員。”盡管留校時工資不高,但劉元春依然堅定了自己的選擇,“人嘛,總有自己的一些基本價值判斷”。

  然而,劉元春并未如愿延續政治經濟學的方向,而是陰差陽錯地被安排在國際經濟學教研室,從事國際金融、世界經濟方面的教研工作,跨度可謂非常大。從2004年起,劉元春將開放宏觀經濟學作為自己研究的主要領域,把對中國宏觀經濟的實證性分析和理論性框架的構建作為學術研究的核心。

  每一段經歷都是歷練,每一程風雨都有收獲。2006年,劉元春主導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正式推出,論壇圍繞中國特色求真求實,將人大的學科優勢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有機結合起來,經過1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人大重要的學術品牌。

  “學術方向的小波折,反而成就了我更為開闊的學術視野和獨特的研究視角。”劉元春說。

  為政治經濟學貢獻力量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應該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從我國改革發展的實踐中挖掘新材料、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構建新理論,加強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系統總結。對此,劉元春倍感鼓舞。

  “目前經濟學界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并且已經作了很多劃時代的創新。但是,如何更好地與傳統相對接、與理論范式相融合,理論界要進一步有所作為。”劉元春說。

  早在2005年,劉元春就在《開放宏觀經濟分析與中國案例研究》一書的序言中指出,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在世界經濟體系的崛起,要求中國經濟學界必須建立能夠體現中國國情和現代經濟學發展成果的宏觀經濟分析框架,以對中國未來宏觀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各種問題作出系統的回答。

  劉元春告訴記者,所謂開放宏觀經濟學,強調從歷史、制度和開放的維度來分析宏觀經濟。他進一步解釋說,一是歷史的維度,主張從中長期來看短期,從歷史的大時段來把握短期的周期變化和經濟運行。二是制度的維度,也就是政治經濟的維度,更強調制度在決定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在決定利益關系和權力關系中的作用。如果沒有從根本上認識清楚中國政治社會運行的深層次規律的話,要想把握宏觀經濟的變化過程就很困難。三是開放的維度。中國處在全球化環境和市場經濟的運行體系中,不了解世界,不足以了解中國;不了解世界經濟大周期的運行模式,難以知道中國經濟的未來走向。

  “在這些維度中,都蘊含著對馬克思主義分析框架的認識。我們預測中國宏觀經濟的未來走向,在很大程度上要從馬克思主義的視角,而不是簡單地按照西方經濟學。”劉元春說。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例,要跳出西方經濟學的桎梏,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論基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基于中國實踐的理論綜合性集成創新,是中國經濟和中國模式在新時期的一次探索性改革和調整,其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必須順應世界經濟發展潮流,適應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歷史使命,能夠提供解決中國經濟面臨的突出問題的科學答案。

  在劉元春看來,經濟學界要對中國宏觀經濟學有所貢獻,必須充分吸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養分。現在很多年輕人研究中國經濟喜歡簡單套用凱恩斯主義或新古典方法,這些理論雖然也對市場經濟作出了很好的反思和總結,但如果簡單地套用到中國,還是有很大問題。“不管主張哪一種觀點,從哪一種視角,必須要能夠解釋中國道路、中國模式,最終必須要對中國所面臨的各種問題提供建設性的思路。這是判斷理論的最根本標準。”劉元春說。

  讓經濟理論在學生心中扎根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后,許多西方國家經濟持續低迷、兩極分化加劇、社會矛盾加深,經濟學界也開始反思經濟學理論。2011年,著名經濟學家曼昆遭遇哈佛大學本科生罷課。在罷課學生的公開信中,他們不無憂慮地表示,“如果哈佛不能使學生們具備關于經濟學之更廣博與更具批判性的思考,他們的行為將會危及全球金融體系。近5年來的經濟亂象已經充分證明了這一點”。無獨有偶,早在2008年,英國女王訪問倫敦經濟學院時,就向學者們提出了“為什么沒有人預見到信貸緊縮”的問題。

  提及這兩件事,劉元春深有感觸,“這個時代對原來的教材和學科分類有很大沖擊,特別是對精英階層的傳統思維模式提出了嚴峻挑戰”。他認為,大危機面臨大挑戰、帶來大改革,在這樣的結構大調整期和制度大變革期,必須創新思維和理論。尤其是像人大這樣的一流大學,經濟學教學必須要回應時代的呼喚,認真研究解決重大而緊迫的問題,否則不可能培養出超一流的學生。

  在采訪中,劉元春多次引用馬克思的一句話,“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他認為,要讓學生能夠感受到經濟學的邏輯之美和力量之美。“很多西方經濟學理論走入了邏輯之美的陷阱,卻忘了解釋力和建設力。如果所學回答不了當前的問題,學生憑什么要學?”

  “原來我們有很多學生陷入這樣的困局:學了半天,提的是假問題,研究的是假主義。寫了很多論文,但是對現實一竅不通。”劉元春直言,“理論上的偏執狂,現實中的幼稚癥”,是教育的失敗。

  現在,劉元春依然給本科生上大課,講授開放經濟學。他說,經濟學教學不是簡單抽象的教條和公式推演,應該匹配大量國內外經典案例。只有將抽象的原理融入到經典案例中,學生才能真切地體會到理論的合理邊界,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理論自信。要讓學生認識到我們正在建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有效的,我們所提供解釋的理論框架也是有效的,也認識到下一步中國發展還面臨著很多理論和現實問題。

  要達到這樣的目標,對教師和教材提出了很高要求,這也是人大持續努力的方向。劉元春說,“我們在課堂里要把濃縮的世界教給學生,要讓理論入腦入心,在年輕人心中扎下根來,使他們感受到理論的魅力”。

  特色智庫要有現實導向

  2013年6月份,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正式成立,成為人民大學整合學校優質智庫資源重點打造的新型高端智庫,在經濟治理與經濟發展、政治治理與法治建設、社會治理與社會創新等研究領域搭建了重要平臺。2015年12月份,國發院入選首批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單位。今年3月11日,國發院的英文網站正式上線,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從國發院成立至今,劉元春一直是執行院長,在智庫建設上投入大量精力。他本人也常規性出席國家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其中包括3次總理經濟專家座談會,并被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國務院政策研究室、國家貨幣政策委員會、發改委、財政部等多個部門聘請為專家,為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

  劉元春認為,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必須要有現實導向、戰略導向和問題導向。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所提出的民族復興大業已到關鍵節點,這也對國家高端智庫提出了要求。真正的高端智庫,首先要扎根于實踐,與時俱進生產出具有思想力和創造力的產品。另一方面,要提高傳播力,講好中國故事,構建中國話語體系。

  在這方面,中國人民大學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作為新中國建立以來創辦的第一所新型大學,人大一直與黨和國家同命運共呼吸。悠久的歷史傳統和完善的學科布局,使人大在中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擁有重要影響力。“更重要的是,我們一直關注中國改革的進程,實踐導向是很明確的。”

  “我們要旗幟鮮明地把馬克思主義的陣地構建起來。”劉元春說,今年是資本論發表150周年以及十月革命勝利100周年,2018年是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也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國發院將圍繞這些主題深入研究。

  2016年11月份,劉元春被任命為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分管科研等工作。談及2017年的小目標,劉元春說,首先是要做好角色轉換,從專家定位向管理者轉變,“雖然多寫一些有自己產權明晰的研究當然很好,但是用自己的力量把學校辦好,把學科構建好,也是功德無量的事情”。劉元春笑道。

(責任編輯:劉江)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免费久久成年大A,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
最新日本aⅴ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 中文字幕免费乱码欧美 | 开心五月激情中文在线观看 | 最新亚洲精品国自产在线 | 日韩AV中文字幕网址 | 亚洲午夜成人国产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