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4日訊(記者 姜楠 蘇詩鈺)干練的短發、充滿神韻的雙眼、略帶沙啞的嗓音,這些形容詞與“張淑芬”這個“嬌羞”的名字畫上了等號。與硯臺打交道了近30年,無疑印證著她對易水硯的喜愛。
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期間,《證券日報》記者專訪全國人大代表、河北易水硯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淑芬時,她說過這樣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全國各地的硯臺,拿過來放在我面前,就能分辨出自哪位大家之手。”滿滿的自信感不言而喻。
據悉,河北易水硯有限公司創建于2004年,2006年5月份,公司被文化部命名為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2008年6月份,易水硯制作技藝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河北易水硯有限公司是硯雕行業唯一被命名為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單位。
交談間我們得知,易水硯被人民大會堂、中國軍事博物館、中華世紀壇、北京園博園、清華大學、恒大集團等收藏。張淑芬說,每次以人大代表身份到人民大會堂開會時,她都會跟“迎客松”后面的巨型易水硯合張影,這是她的習慣。
在成為易硯高級工藝美術師之前,張淑芬是一名普通的下崗工人。因為喜愛家鄉的傳統文化,她將所有精力傾注于易硯文化產業,開創了中國制硯業工藝化制作和巨硯制作的先河。
致富后她不忘鄉親,心系硯鄉,帶領上萬名硯鄉群眾脫貧致富,她也因此榮獲中國農村十大致富帶頭人,全國“雙學雙比”先進女能手,全國城鄉婦女崗位建功先進個人,河北省創業功臣,河北省勞動模范等殊榮。
同時,張淑芬還投資辦校,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先后使數千名貧困家庭的孩子得到技能培訓,進入大中型企業,擺脫貧困,成為專業技能人才。
張淑芬告訴記者,為把易水硯這一傳統文化產業做大做強,公司正在建設規劃占地1000畝,總投資26億元的中華硯文化博覽城,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河北乃至全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又一大靚點,成為中國文房四寶行業最大的產業聚集區,從而推動區域經濟和文化的長足發展。
老子曾說: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而張淑芬說:廣交硯友,廣結善緣。奉行“采天下之奇石,蘊易水之靈氣,揮鬼斧,運神功,做絕世好硯”的宗旨,憑借頂尖級雕刻設計大師和樂于奉獻的團隊,才有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中國馳名品牌的誕生;才有了用之如意,賞之高雅,陳之吉祥,藏之升值的易水硯的發揚光大。
(責任編輯:張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