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陜西漢中創新基層治理模式 扶貧互助合作社活躍在鄉村

2018年10月23日 09:52   來源:經濟日報   記者 張毅 通訊員 周芳

  漢中市留壩縣武關驛鎮松樹壩村扶貧互助合作社工程隊正在實施河堤加固。張毅 攝

  陜西省漢中市留壩縣于2016年探索建立的由村黨支部領導的集“生產、管理、服務、公益”為一體的新型村級治理平臺——扶貧互助合作社,成了農村各項產業的服務者、組織者和信用載體,使鄉村治理水平大幅提高,基層黨組織戰斗力明顯增強。同時,扶貧互助合作社在鄉風治理中的作用日漸突出,下設的公益服務隊在文明風氣建設中的作用得到群眾廣泛認可

  仲秋時節,秦嶺南麓一派蔥蘢。今年62歲的王建禮剛剛義務給村民理完發,就帶著瓦刀趕去給一戶貧困戶修整廁所。看著這個鄉村“能人”忙碌、快樂的樣子,誰也想不到,就在兩年多前,他還是一個曾經有過輕生念頭的貧困戶。

  王建禮是陜西省漢中市留壩縣松樹壩村人,多年前,因為給遠親擔保貸款,替別人背負15萬元債務,加上孩子患病的手術費等負擔,導致全家深陷貧困。雖說他有瓦工手藝,外出打工可以掙錢,可是“家里一堆事又離不開”。“現在好了,我在村里扶貧互助合作社入了股,還在社辦工程隊有活干,咱是大工,每天工錢180元。沒工程時,還能種食用菌、養蜂。兩年時間,僅工資收入就有5萬多元。”去年,王建禮寫了脫貧申請書,主動要求脫貧。

  王建禮所說的村扶貧互助合作社,是留壩縣于2016年探索建立的由村黨支部領導下的集“生產、管理、服務、公益”為一體的新型村級治理平臺,如今這樣的扶貧社已覆蓋漢中市800多個鄉村。

  扶貧又扶業

  村組織能力“漸長”

  “扶貧攻堅,中央有要求,省市有政策,各方有熱情,但是貧困地區的多數村級組織缺實力、少能力、沒手段。”談到設立村扶貧互助合作社的初衷,留壩縣委書記許秋雯說:“讓村級組織說話有底氣,干事有平臺,管理有手段,這樣才能加強基層治理,把‘五級書記’抓扶貧落到實處。”

  記者在留壩縣火燒店鎮中西溝村了解到,依托村黨支部建立的村扶貧互助合作社設有理事會和監事會,理事長由村黨支部書記擔任,監事長由第一書記(第三方)擔任。同時,仍然是這套人馬,成立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股份構成主要是政府、村集體和村民,承擔扶貧互助合作社的經濟職能;扶貧互助合作社下設生產經營類和公益服務類兩類服務隊。生產經營類有:建筑工程、農業生產經營、特色旅游、電子商務運營等。公益服務類包括自來水管理、環境衛生保潔、紅白喜事服務、種養殖技術指導和扶貧互助資金協會等。

  中西溝村第一書記楊琦告訴記者,扶貧互助合作社理事會不直接從事具體生產經營活動,主要職能是組織協調、整合資源、管理專業服務隊。由下設的若干個專業生產服務隊具體承擔生產經營項目的運營,承接上級的各類經濟建設和生產項目,組織帶領本村以貧困戶為主的群眾發展生產、享受分紅。生產經營類服務隊將其經營收入的一部分上繳給服務社,作為村集體資產積累,用于保障村里公益項目的實施。

  架構有了,啟動資金從哪兒來?留壩縣給每個扶貧互助合作社注入了30萬元原始資本金,成立村“扶貧互助資金協會”作為村扶貧互助合作社的有機組成。“扶貧互助資金協會,主要解決群眾發展生產缺少資金的問題,比如,農戶信譽擔保,單次借款不超過1萬元;鼓勵農戶入股。另外,縣里還通過政府貼息給每個扶貧互助合作社30萬元貸款額度,作為扶貧互助合作社經濟活動的流動資金。目前,留壩縣75個村扶貧互助資金協會共發展會員6274戶,其中有勞動力的貧困戶100%入股,今年2月8日,留壩縣中西溝村實現了改革開放以來的首次村集體經濟分紅。

  讓王建禮和很多村民能在家門口務工掙錢的“單位”,就是扶貧互助合作社下屬的村工程服務隊。那么,工程隊的業務從哪兒來?為了支持扶貧互助合作社,留壩縣推行項目代建制度。將30萬元以下、工程技術簡單的建設、生產類項目,以委托代建的方式交由扶貧互助合作社組織實施,以“短平快”的方式增加集體和貧困戶收入。許秋雯介紹,縣里要求各項目主管部門每年下達給扶貧互助合作社的代建項目必須達到部門本年度涉農項目資金的30%至50%。這樣既增加了扶貧互助合作社的收入,也培養了鄉村技術人才隊伍。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推進,村組道路、農田水利、環境整治、改廚改廁等小工程紛至沓來。

  工地上沒活兒的時候,王建禮更忙。養土蜂、種食用菌、種山藥。但他不愁銷路,村里的扶貧互助合作社負責聯系公司統一銷售,還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

  許秋雯介紹,縣里引導農產品龍頭企業與扶貧互助合作社簽訂訂單,由扶貧互助合作社組織專業合作社和群眾生產,并管控質量安全,企業給扶貧互助合作社支取一定的服務費作為集體積累。

  扶貧互助合作社成了農村各項產業的服務者、組織者和信用載體。據統計,2017年,留壩縣73個扶貧互助合作社就與龍頭企業簽訂土雞、土蜂蜜、食用菌等訂單115筆,與貧困戶簽訂合同1430份,實現產值3800余萬元。各扶貧互助合作社累計實施代建制項目484個,村集體獲得350余萬元;貧困戶在扶貧互助合作社入股分紅、務工掙錢,享受雙重收益,人均增收3000余元。去年6月,漢中市在留壩縣召開現場會,在全市推廣扶貧互助合作社經驗。漢中市委書記王建軍說,扶貧互助合作社的運行模式,使鄉村治理水平大幅提高,基層黨組織戰斗力明顯增強。目前,漢中市已建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1170個,村級扶貧互助合作社832個。

  明理感恩自強

  鄉風文明風尚漸成

  近日,在漢中市城固縣老莊鎮政府會議室里,柳林鎮新柳村致富能手周海生一句“不勤快,再好的政策也沒用”贏得了當地村民的陣陣掌聲。

  扶貧先扶志,扶志靠鄉風。隨著漢中市“明理、感恩、自強”主題教育活動不斷深入,村扶貧互助合作社在鄉風治理中的作用日漸突出。

  “主動參加技術培訓的一次積2分;憑靠一技之長脫貧增收的積8分;踏實勤快、不等不靠、自助發展產業的積5分。”在勉縣留旗營社區,村民高建明憑著積分在村“道德銀行”兌換了不少生活日用品。在漢中各縣,每戶群眾都有一張用來記錄“勤、儉、美、善、孝、信”6項積分的“道德儲蓄卡”,由村扶貧互助合作社等村組織召集“村賢、鄉賢”每月評議一次,得分記錄在“存折”中。留壩縣中西溝村扶貧互助合作社理事長黎平富說,“人改變環境,環境也改變人”。隨著村集體經濟實力的壯大,扶貧互助合作社下設的公益服務隊在人飲工程維護、環境衛生、文化活動和文明風氣建設中的作用得到群眾廣泛認可。“因為有利益關系的約束,村環境等公共事務管理落到了實處。”陜西一位“三農”專家分析,由于村民都是扶貧互助合作社的股民,每逢收益分配決策,扶貧互助合作社都要開股民大會共同商議,這種被群眾稱為“院壩議事會”的社務公開活動也推動了村務公開,使當地農村基層民主有了新的實現機會。

  鄉賢是漢中市優化鄉村治理的重要力量。目前,漢中市成立各級鄉賢文化促進會1240個,全市所有貧困村都修訂完善了《村規民約》,建立起“善行義舉榜”。村賢、鄉賢以“看得見”的感召力,成為鄉村治理中的重要社會力量。

  深入扎實的鄉村治理創新,令漢中市廣大農村的文明環境、發展環境得到顯著提升。3年來,只有4.7萬人口的留壩縣,陸續有600余名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返鄉青年逐漸成為當地鄉村治理的中堅力量。(經濟日報 記者 張毅 通訊員 周芳)

(責任編輯:單曉冰)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免费久久成年大A,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
日本最新免费观看二区三区 | 欧美17禁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一级免费在线免费视频 | 久热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 原创中文在线激情 |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