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趨勢

2021年10月15日 10:57   來源:中國環境報   

  黃承梁

  習近平總書記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上發表主旨講話指出: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趨勢。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引領,協調人與自然關系。要解決好工業文明帶來的矛盾,把人類活動限制在生態環境能夠承受的限度內,對山水林田湖草沙進行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

  這一重大科學論斷和重要論述,是黨的十九大后習近平總書記就生態文明所處歷史方位、發展階段、發展態勢、生態文明核心要義、生態文明與工業文明內在關系所作出的最新闡述。深刻理解和把握這一重大科學論斷和重要論述,對于把新發展理念完整、準確、全面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促進人類文明由生態文明向生態文明范式轉型,更好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人類文明形態演進本質上遵循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規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大成果。人類經歷了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生態文明是工業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要求。“文明”與“蒙昧”“野蠻”相對應,是指人類社會發展中的進步狀態。

  人類文明形態演進本質上由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這一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范疇所揭示的規律支配和運行。原始文明社會,人類用摩擦取火這個樸素、原始的“機械運動”轉化所形成的熱能“明于天人之分”,開啟人類文明征程。農業文明社會,人類主要的生產活動是農耕和畜牧,青銅器、陶器和鐵器的使用,特別是鐵器農具“犁”的出現,人類生產活動開始向著主動性和選擇性邁進。恩格斯就此指出:“一切文化民族都在這個時期經歷了自己的英雄時代:鐵劍時代,但同時也是鐵犁和鐵斧的時代,鐵已經在為人類服務,它是在歷史上起過革命作用的各種原料中最后和最重要的一種原料。”“從鐵礦的冶煉開始,并由于文字的發明及其應用于文獻記錄而過渡到文明時代。”

  工業文明的開啟,首當其沖歸功于200多年前蒸汽機的發明。正因如此,恩格斯又指出:“蒸汽機是第一個真正性的國際性發明。”在工業文明中,工業是社會的中心產業。竭盡全力發明、制造和使用更先進和更強有力的工具,向自然進攻和向自然索取,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斗爭中,不斷地戰天斗地,把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轉化為物質財富,實現世界工業化和現代化,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

  回顧歷史,人類已經經歷三次重大文明變革。一萬年前,農業產生,以農業文明代替原始(漁獵)文明,這是人類第一次文明轉型;300多年前,工業革命,以工業文明代替農業文明,這是人類第二次文明轉型。21世紀,由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轉型,這將是人類新的文明變革。這場人類新的文明變革,是浩浩蕩蕩的歷史潮流。

  凝聚東方哲學智慧和歷史底蘊的生態文明是對工業文明的科學揚棄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工業文明創造了巨大物質財富,但也帶來了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環境破壞的生態危機。當今時代,人類對礦石、石油等各種不可再生的礦產資源開發的廣度和深度都已經達到極限;對原本具有自然恢復能力的土壤、陸地、海洋等資源的使用也正在接近極限;全球物種滅絕速度不斷加快,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生態系統退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構成重大風險。在全球性風險和挑戰面前,人類文明正在經歷一次偉大的根本性變革,人類普遍意識到,在人與自然的矛盾和沖突中,如果繼續走工業文明的老路,人類社會的前途將不是繼續自然歷史的進程,而是終止人類文明的進程。

  實現由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范式的轉型,這既有人類社會的主觀要求和良好愿景,同時也是大勢所趨。當今時代,以生態技術、循環利用技術、系統管理科學和復雜系統工程、清潔能源和環保產業技術等為特色的科學技術、智力資源日益成為生產力發展和經濟增長的內在性驅動因素,使生態化生產方式蓬勃興起,產業結構發生現代化的綠色轉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堅持新發展理念的引領,堅持高質量發展,更加深刻認識到綠色發展代表了當今科技和產業變革的新方向;更加自覺地把推動綠色發展既作為解決歷史污染問題的根本之策,又將其作為構建高質量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根本之策。

  今年是中華民族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開局之年。從現在開始到本世紀中葉,是中國跨越兩個百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機遇期。我們立足中華大地,放眼人類命運共同體,從《巴黎協定》《聯合國 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到向世界宣布中國將力爭于2030年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再到此次《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在云南昆明舉辦,中國加速推進統籌國內國際生態文明建設進程,致力于建設富強民主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致力于構建萬物和諧、清潔美麗的世界,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開創人類文明新形態做出了歷史性貢獻。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人類社會建設生態文明的共同財富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不僅關注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中的一般規律,還以當代工業文明和科學技術發展現狀及其歷史趨勢為研究對象,所要揭示的是工業文明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如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社會運行的特殊規律。生態文明建設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事關人民福祉、事關美麗中國、事關人類命運共同體。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樹立自然價值和自然資本的理念,自然生態是有價值的,保護自然就是增值自然價值和自然資本的過程。這奠定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的自然價值理論基石,充分體現了尊重自然、重視資源全價值、謀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價值理念,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創新,是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的理論經濟學,為生態文明改造和提升工業文明、實現生態文明轉型、邁向生態文明新時代提供了價值理論基礎。它表明,生態文明體系下的價值測度,不僅包括勞動創造的價值增量,也包括自然勞動所創造的價值增量。生態文明價值體系下的制度設計,良好生態環境既是自然財富,也是經濟財富,關系經濟社會發展潛力和后勁。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大科學論斷,深刻揭示了自然生態作為生產力內在屬性的重要地位,既以其鮮活的語言和深刻論斷強化了馬克思恩格斯所強調的第一類和第二類自然資源是自然生產力重要組成部分的認識觀,又把整個自然生態系統納入生產力范疇,是對馬克思主義自然生產力觀的極大豐富和發展。

  我們今天建設生態文明,必須賦予“生產力”全新的內涵。現代化的綠色生產力,除了認識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之外,在生產力內部必然要逐漸生成一種保護自然的能力,包括生態平衡和修復能力、原生態保護能力、環境監測能力、污染防治能力等。與此同時,這也是對改革開放近40多年來,我們對生產力的綠色屬性鮮講或者講得不夠的質的矯正。必須始終堅持把生態環境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要素和內生動力;始終把整個生產過程的綠色化、生態化作為實現和確保生產活動結果綠色化和生態化的途徑、約束和保障。

  堅持創新發展,使創新成為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變革要素。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新的偉大實踐,是我們黨的鮮明特征和根本優勢。從宏大的理念和視野深刻認識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趨勢,在生態文明建設實踐和實際工作中,我們黨將其作為指導和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治國方略,不能簡單地與環境保護等同起來,甚至搞偽生態文明建設。

  我們今天建設生態文明,從現實現象看,一刀切、切一刀、一關了之都不是目的,重在形成支持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機制上下真功夫、下大力氣;堅持在創新驅動、加快實現新舊動能轉換中解決生態環境問題;主動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的新機遇,突破一些革命性關鍵性綠色核心技術,進而帶動生態技術和生態產業交叉融合、群體躍進。換言之,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規律”這一根本規律來看,如同“火和石器”于原始文明、“鐵和犁”于農業文明、“紡紗機和蒸汽機”于工業文明一樣,只有實現綠色生產力和綠色生產關系的根本性變革,生態文明才會成為真正引領人類文明的新形態,是人類文明發展形態的更大完善、發展水平的更高階段。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秘書長

(責任編輯:殷俊紅)

精彩圖片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免费久久成年大A,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
日韩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 | 中文字母AV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激情AV更新 | 日本乱码中文字幕 | 午夜福利大片免费看网址 | 制服丝袜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