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農田”到“餐桌” 守護群眾“舌尖安全”——廣西柳州推進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無縫銜接
“春節前,廣西全區23家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要率先推行以承諾達標合格證開具、查驗為抓手的產地準出、市場準入制度,春節過后逐步拓展到全區1000多個農貿市場。”
這是記者2024年12月23日在廣西柳州召開的全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產地準出、市場準入有效銜接現場會上捕捉到的信息。隨著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以下簡稱“新農安法”)的頒布實施,全面落實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加快構建食用農產品質量合格為核心的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銜接管理機制已成為保障“舌尖安全”的重要一環。
產地與市場如何才能有效銜接?當地有哪些好經驗、好做法值得借鑒?深冬時節,記者前往柳州一探究竟。
源頭把控,守護“菜籃子”安全
農產品質量安全是管出來的,但首先是產出來的,把好源頭質量關,才能筑牢產品質量第一道安全防線。
在柳州市郊,綠都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園如同一顆明珠鑲嵌在田野上。自2014年成立以來,其便肩負著為柳州市民提供安全、優質農產品的重任,年產果蔬可達800噸以上。
走進示范園,6個連棟生產溫室大棚和700畝水肥一體化露地生產園區映入眼簾,這里種植著豇豆、番茄、黃瓜等各類果蔬。為了確保質量安全,該示范園在種植過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產品質量管理制度和產品檢測制度。
在豇豆種植區,示范園選擇了抗病、優質、高產、商品性好的品種進行種植,并實施了科學的田間管理。“我們遵循‘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優先運用農業、物理、生物、生態等防治措施,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保持菜田生態系統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樣性。同時,示范園還建立了覆蓋所有農產品的安全質量追溯系統管理平臺,實現農產品安全可溯源可監管。”示范園負責人梁璋介紹。
記者觀察,該示范園內的農產品上市前,生產人員會按照流程要求進行采樣、送樣,實驗室內,檢測人員采用酶抑制率檢測法與膠體金檢測法對樣品進行檢測。只有檢測合格的農產品,才能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并貼標出庫。
近年來,綠都示范園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園區種植的豇豆、番茄等6個產品相繼獲得綠色食品認證。2024年以來,累計開具全品類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615張,銷售農產品合計約400噸。
“通過抓好農業投入品監管,持續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2024年新增‘三品一標’認證產品15個,同比增長6.5%,累計有效期內‘三品一標’認證產品264個,其中綠色食品220個,數量在全區名列前茅。我們將加快推進以綠色有機地標為主體的綠色優質農產品高質量創新發展。”柳州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嚴把“準入關”,做到“憑證入場”
農產品從“農田”經往“餐桌”,市場是最為關鍵的中間一環,因此,落實承諾達標合格證開具、查驗、查處的具體辦法尤為重要。
廣西新柳邕農產品批發市場不僅是柳州市規模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肩負著柳州90%的食用農產品供應重任,也是廣西規模最大、品類最全的綜合性農產品批發市場。
步入市場,一座聯合服務崗亭十分引人注目。崗亭內,工作人員正忙著進行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的入場查驗工作。
2024年9月,柳州市農業農村局和市場監管局聯合印發《關于試點推行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及市場準入制度的通告》,率先在新柳邕農產品批發市場設立了由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場開辦方三方組成的聯合服務崗亭,全力做好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的入場查驗及政策的宣傳和解釋。
為嚴格落實市場準入制度,在市場入口處,工作人員將入場車輛來源地、品種、數量等基礎信息逐一登記。之后,將在經營區域再次核對車輛信息、查驗檔位號及貨物與結算單的一致性,把好車輛入場報備和貨物入場查驗關。經過記者觀察,得益于對門口區域進行優化布局,每一輛有合格證的車輛得以快速進入,對沒有合格證的車輛進行快速抽檢,從而縮短車輛在市場門口滯留時間。
“具體來說分為以下幾個步驟,廣西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平臺主體注冊-開具合格證-進入市場預約-市場查驗合格證-有合格證的直接進入市場指定檔口-市場方根據情況抽檢-抽檢合格的可進行交易。”新柳邕批發市場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對查驗發現不能提供合格證的,由市場開辦方登記后在指定檔口等待快速檢測,檢測合格后方可進行銷售。快檢發現的不合格樣品,由市場開辦方重新定量檢測,不合格的上報當地監管部門查處。“試點運行以來,從最初的12個試點品種均無法提供合格證,到現在進入市場的水產類100%能提供合格證,食用農產品源頭管控規范化有序推進。”該負責人介紹。
多措并舉,推動合格證制度落地見效
近日,柳州市柳北區農業農村局執法人員對某蛋雞養殖專業合作社進行日常檢查時,發現其銷售的雞蛋未開具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依照相關法規,執法人員對其進行立案處罰。
但處罰絕非終點,執法人員現場變身宣傳員,耐心闡釋相關法律法規,讓合作社深知開具合格證是法定責任。“合格證就是‘身份證’‘入場券’‘承諾書’,有了信用,銷路更暢通!”當農業執法人員再次回訪時,發現該合作社已能熟練操作開具合格證。
這是柳州首起未開具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案件的細節,也是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生動實踐。伴隨著新農安法實施,合格證制度已成為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抓手。近年來,柳州市以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為依托,推動農產品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的有效銜接。
為確保制度落地見效,柳州市的做法在于建立健全生產主體名錄。近年來,柳州市農業農村局對生產主體進行精準摸底,深入梳理轄區內農產品生產經營狀況,將重點監管品種的種養殖及收購主體精準納入監管名錄,并及時錄入廣西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平臺。
在守好產地準出關鍵閘口方面,柳州市農業農村局指導生產者扎實落實質量安全控制要求。通過組織系統培訓,提升生產者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的技能。同時,還推行了合格證與溯源檔案“雙證合一”模式,進一步強化了農產品的可追溯性。
為了營造濃厚的制度推行氛圍,柳州市農業農村局與市場監管局聯合發布通告,并迅速掀起全方位宣傳熱潮。通過發放資料、展示展板、張貼彩圖等多種形式,借助食品安全宣傳周、農產品質量安全主題日等活動,深入開展承諾達標合格證開具培訓,有效提升了生產者對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的認知與認同。
在強化監管方面,市縣鄉村四級監管員嚴格落實日常巡查檢查任務。他們一方面向種養戶深入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規范,另一方面加強對重點農產品的抽檢力度,嚴防虛假開具合格證等行為。對于抽檢不合格的農產品,做到及時追根溯源,依法依規查處。
此外,柳州市農業農村局還與市場監管部門緊密協作,建立健全信息通報協查機制。通過在大型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嚴格查驗承諾達標合格證,共同打擊假證、無證經營等違法行為。這一舉措推動了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與市場準入的有效銜接,形成了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監管合力。
“我們深知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性,作為全區首個試點城市,我市已探索出推行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的‘柳州樣板’。”柳州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抓好農業投入品及產品的源頭監管,多措并舉確保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在柳州市落地生根、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