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已經進入倒計時,眼看孩子就要上“戰場”,不少家長們都在挖空心思為孩子“進補”。日前,有博友在微博上發帖,稱湖北孝感第一高級中學驚現“吊瓶高考預備班”,畢業班學生在復習時集體打氨基酸吊瓶,引起博友熱議。江蘇有沒有家長,在臨考前帶孩子去醫院打吊瓶,或者挖空心思給孩子找進補“偏方”?這些方式有沒有效果,記者走訪醫院,請教了專家。
氨基酸各科室都能配 胡亂注射加重肝腎負擔
“目前來醫院掛氨基酸吊瓶的人,都是覺得四肢乏力、精神不佳的病人。”昨天,在市區幾家大醫院詢問了一圈,醫生都說沒有碰到高考生來掛氨基酸吊瓶的情況。不過,幾位醫院藥劑科專家都說,氨基酸雖然是處方藥,但在各個科室都可以配到。不過,靠掛這種藥來“進補”,就有點荒唐可笑了。
“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食物中也有。而氨基酸注射液主要用于重癥住院患者以及營養不良的病人,比如大手術后的病人、燒傷病人等。而且氨基酸選擇靜脈注射,一般適用于胃腸道功能沒有或不足的病人,在配用前需要酌情增減用量,注射時也必須監測相關指標。擅自輸氨基酸,有很大風險。”
省人民醫院藥劑科陳主任說,不少人覺得掛點鹽水能增強體力。其實,相對于口服藥來說,靜脈注射是對身體的強制性灌輸,不到萬不得已時并不主張靜脈注射。而在沒有醫護人員的情況下,學生自行輸液會引起血壓降低、寒戰、體溫上升,甚至伴有惡心、嘔吐等輸液反應或藥物反應,甚至會引發休克,后果不堪設想。
“說到氨基酸,它的注射前提是需要葡萄糖保持充分,才能被吸收,否則會全部轉化成糖,這樣對身體無疑有害無益。對于健康人,隨意注射氨基酸,還會造成蛋白質攝入過多,合成不夠,產生很多廢棄物,加重肝臟、腎臟負擔。”
吃“聰明藥”也傷人
“雖然沒有碰到過來醫院注射氨基酸的高考學子,但使用別的偏方確有其人。以前每年中、高考前后,有不少人到醫院來配一種叫‘利他林’的藥。”
省中醫藥房的王主任說,這種藥外面傳得很神,管它叫“聰明藥”,可以讓孩子集中精力、提高智商。有家長說,孩子服過后效果不錯,原來成績一般,吃藥后提高很快,也沒發現什么副作用。
“‘利他林’其實是處方藥,只適用于治療兒童多動癥。服用后能促使神經細胞釋放出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從而增加神經介質的濃度,使患兒增強自我控制能力。注意力集中了,小動作減少了,相對于之前學習成績有所提高,從而給人一種‘服藥后變聰明’的錯覺。”
王主任提醒,健康人服用“利他林”,不僅不會“變聰明”,還可能產生很大副作用,比如頭痛、失眠、心律失常、腸胃紊亂等,并且存在成癮可能。
除了吃藥外,還有家長為孩子網購吸氧器,去醫院高壓氧艙,希望能給孩子提供充足氧氣,促進腦細胞再生,防止腦缺氧。專家稱,吸氧也并不是越多越好,長時間過度吸氧會造成人體內環境紊亂,嚴重的還會出現氧中毒。
藥補不如食補考前少喝冷飲
高考臨近,很多考生和家長們都有自己的“獨門秘籍”,除了掛點滴、吃藥,還有喝醋、吸氧等,各種“花樣”百出。
專家強調,吸氧只是緩解緊張的一種方法,考生還要注意勞逸結合,只有充足睡眠和適當運動,才是調節腦細胞活力的最好方法。
“無論是吸氧還是輸液等等,其實不僅對身體無益,對孩子的心理在某種程度上說也是一種負擔,”陳鋒主任表示,過多地刻意補充,對孩子的心理會產生壓力,殊不知孩子很可能會害怕沒有做好而自責,反而影響精力和發揮。
在高考前,到底要不要進補?專家認為“藥補不如食補”。是藥三分毒,補藥也不例外,一般能食補達到目的的,就不要藥補。其原則是因營養不足而體弱者,應以“食補”來加強營養為主,適當的體育鍛煉為輔。作為家長,只要把考生一日三餐調理得當,葷素合理搭配,一般孩子的營養就不會有大問題,沒有必要胡亂大補。
“米、面、魚肉、蛋白質等屬于酸性食物,蔬菜、水果、豆質品、牛奶等屬于堿性食物。大腦在弱堿性環境下可以發揮最大的效率。補充優質蛋白質、充足的熱量和適量維生素,就可以保證考生保持在最佳狀態。另外,考生不要突然改變飲食習慣,考試時不要吃得太飽、不要喝太多冷飲。”
(責任編輯:韓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