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最擅長什么?做內容。文化人最不擅長的是什么?根據這些年的觀察,我覺得是做生意。文化機構的短板是什么?第一個是經營管理,第二個是技術。數字化轉型升級的痛點是什么?據我們觀察,痛點主要是建平臺。
想文化人之所想,急文化機構之所急。堅持問題導向,今天主要圍繞這些問題的思考來展開。
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專門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鼓勵和支持文化旅游、文物、新聞出版、電影、廣播影視、網絡文化、文藝等領域的各類文化機構接入國家文化專網,利用文化數據服務平臺,探索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
文化機構如何接入國家文化專網?
國家文化專網是對有線電視網絡設施進行改造升級而形成的,不是重復建設。
國家文化專網的第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貫通各級各類文化機構的數據中心,使所有的文化機構通過國家文化專網能夠聯通、貫通,形成一個閉環系統,同時在國家文化專網上搭建一個“數據超市”,文化機構和個人在“數據超市”實現數據變現,有數據的賣數據,沒有數據的買數據。當然,國家文化專網還可以通過算力設施提供算力服務。
在此基礎上,可以打造一張同消費互聯網并行的生產互聯網,其主要功能有三個,第一個是閉環運行,第二個是標識解析,第三個是結算支付。
有了國家文化專網,有線電視網絡公司就可以開發一種新業務,我們把它叫做國家文化專網接入服務,文化機構通過各地有線電視網絡就可以接入國家文化專網。
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有什么?
文化機構通過接入國家文化專網,就導入了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有什么?
有數據:按照“物理分布、邏輯關聯”的原則,一是匯集文物、古籍、美術、地方戲曲劇種、民族民間文藝、農耕文明遺址等數據資源,數據量非常大;二是開展紅色基因庫建設,從2020年開始,以中宣部命名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為對象,對紅色紀念館當中的藏品、設施做高精度的數據采集;三是貫通已建或者在建的思想理論、文化文物、新聞出版、電影、廣播電視、網絡文化文藝等領域的文化專題數據庫,數據量是非常大的,但都是分散的,數據孤島的現象還是比較突出。
有標準:從2019年開始,中國公共關系協會國家文化大數據產業聯盟(現為文化大數據產業委員會)組織業內文化機構、科研院所,制定國家文化大數據標準體系。按照目前規劃,標準大概有70個左右,去年10月份已經公布了11個,近期已經成熟的大概有8個左右,會陸續公布。
有客戶: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架構簡單說就是“兩側四端”,“兩側”分別是供給側、需求側,“四端”分別是資源端、生產端、消費端和云端。其中資源端和生產端將近5萬家,主要是在三個領域,第一個是公共文化機構,包括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檔案館等;第二個是文化生產機構,包括電臺、電視臺、報刊社、出版社、文藝院團、影視公司、設計公司等;第三個是高校科研機構,比如文藝中心或文藝發展中心、資料館、藝術院校、考古研究所、服裝學院等。消費端從大的方面講,包括線上和線下兩部分。線上分為“大屏”和“小屏”兩個方面,“大屏”主要是指電視機、戶外大屏,“小屏”主要是指手機和移動終端。線下主要兩個方面,一個是宣傳文化系統內,包括文化館、新華書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縣級融媒體中心、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旅游景區,另一個是宣傳文化系統外,包括學校、火車站、機場、購物中心、城市廣場、商業街區等。消費端的機構數量就多了,A級旅游景區全國有1萬多家,學校有20多萬所。
有交易:基于國家文化專網搭建的“數據超市”,用于滿足法人機構和公民個人買賣數據的需求。“數據超市”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搜索查詢。“數據超市”即全國文化大數據交易體系,既是供給和需求的中介,也是生產和消費的中介。
有安全感:數據安全是文化數字化的核心問題,或者說是基礎性問題。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文件為數據安全設置多道閘門。第一道閘門是國家文化專網,它是閉環的,是與公網物理隔離的。第二道閘門是數據存儲是分布式的。每家文化機構都有自己的數據,一般情況下都在自己的數據中心存儲,千萬不要說搞文化大數據了,就把所有的數據都擱到一起,一定是物理分布,就是誰的數據就在誰那兒放著,但要通過有線電視網絡即國家文化專網把它連到一起,形成一個邏輯關聯,統一標準,統一接口,解除文化機構的后顧之憂。第三道閘門是標識解析可溯源。國家文化專網要運行,必須有一個相當于互聯網的域名解析技術系統,我們把它叫做標識解析系統,也就是標識編碼登記注冊和解析服務的技術系統。同時在各個文化機構的數據中心,裝配底層關聯服務引擎和應用業務軟件。這樣就實現了從資源端到交易,再到生產加工再到運營,再到消費體驗,一個全生命鏈條的過程中,由標識解析服務系統貫穿其中可溯源,確保每個文化數據的安全。
接入國家文化專網還能干什么?
接入國家文化專網以后,能夠對接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成為國家大文化大數據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除了這個還能干什么?
不用自己建平臺:大家都在建平臺,投入都很大,維護成本很高,還要想各種辦法引流,利用效率不是太高。如果接入國家文化專網,導入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通過裝配底層關聯集成系統,每個文化機構就搭建起數字化文化生產線。在生產線上,通過解構數據、關聯數據、重構數據、呈現數據,形成了兩個產品,第一個就是文化資源數據,我把它比喻成是“種子”,第二個就是文化數字內容,我把它比喻成是“小麥”或者“面包”。如果有文化資源,就去加工數據,通過解構、關聯形成文化資源數據,進入“數據超市”賣數據;如果沒有數據,就在“數據超市”購買數據,然后把它轉化為文化數字內容,再進入“數據超市”交易。接入國家文化專網以后,不用自己建平臺打造數字化文化生產線完全就可以,平臺主要是由國家文化專網和文化數據服務平臺來做。
創新業態:這幾年我一直在提這個概念,就是未來的圖書到底是什么樣式的,這應該是出版界探討的很重要問題。如果未來圖書的樣式定不下來,轉型升級會遇到很多問題,包括定價問題等。通過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實際上也在探索業態創新,就是要把零散的數據關聯起來,把思想理論、文化文物、新聞出版、電影、廣播電視、網絡文化文藝等不同領域的數據關聯起來,把文字的、圖片的、音頻的、視頻的、平面的、立體的不同業態關聯起來,而且把數據源和實體關聯起來,通過內關聯和外關聯,就形成了關聯鏈,未來的業態可能是以關聯鏈面目出現的。我經常講一個例子,原來參加律師資格考試,只有一種輔導教材,什么學歷背景都用一套書,這是過去的形態。以后形態會是什么樣?應該是不同的學歷背景,應該有不同的輔導教材——“千人千面千樣書”。通過給不同學歷背景的人提供不同的關聯鏈,把存量數據都利用起來了,用了誰的數據就給誰付款,圖書的新樣式就出現了。
精準檢索:我開玩笑說,在垃圾場里檢索,檢索出來的全是垃圾。如果在國家文化專網里檢索,檢索出來的全是精品,同時還可以節約時間,檢索到的是關聯鏈,通過關聯鏈找到了應該掌握的或需要的東西,凈化了互聯網空間。
探索低成本數字化轉型升級之路
我們在文化體制改革過程中,實際上走了一條低成本的改革之路。現在講數字化轉型升級是講發展,我們也應該走一條低成本的轉型升級之路。怎么能夠實現這種低成本?我想最主要的有三個方面:
“就地取材”:中華文化數據庫依托已建或者在建的數字化工程和數據庫而形成,不是重新去采集,只需要把“數據孤島”連到一起就可以形成;國家文化專網依托現有的有線電視網絡設施而形成,不搞重復建設。
“抱團取暖”:就是各級各類文化機構通過國家文化專網聯合到一起,不能再出現過去那種情況:做出版的不了解有線電視網,做電視的不了解出版,搞文化藝術對出版和廣電很陌生。大家都很困難,那就聯合到一起,組織一場宣傳文化戰線的“大會戰”。
依托現有工作基礎:有很多基礎工作已經做得很好了,比如說標識解析,ISLI的注冊用戶目前全國有1800多家,其中圖書出版社有400多家,業務開展的有508家,其中廣東已經有18家出版社裝配了底層關聯集成系統,廣東以外的天津人民出版社、新疆工業技術等出版社也裝配了底層關聯集成系統。這些文化機構只要接入國家文化專網,就可以進入“數據超市”,進行文化資源數據和文化數字內容的交易,實際上就是找到了平臺,這個平臺不用自己建,直接用就可以了。
最后希望出版界能夠對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能夠對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建設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給予關注、開展研究,應用到出版業數字化轉型升級之中。(作者高書生系中宣部文改辦原副主任、一級巡視員,本文為其在“獻禮建黨百年 致敬”十四五“,智慧出版時代報告”高端論壇“上的報告精選,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