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5日訊(記者 魏金金) 當前,“數字+文化”成為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底色。在9月4日召開的2021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文旅服務專題主論壇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產學研各界代表共聚一堂,圍繞“數字新業態 文化新場景 產業新動能”主題,從協同創新、融合發展、優化升級三個維度,探討數字技術與文化產業的同頻共振。
數字化成為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文化內容與數字技術相結合的新型文化業態現已成為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字技術源源不斷為文化產業賦能,成為文化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同時,文化也為數字技術的創新應用提供更廣闊空間,形成了一系列文化科技類的實用新型專利。
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現場 中國經濟網記者魏金金/攝
中宣部副秘書長郭義強介紹,據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統計數據,2021年上半年,16個文化新業態特征較為明顯的行業小類實現營業收入1820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2.9%;占全部文化企業營業收入的比重為33.5%,提高0.6個百分點。可以說,數字化已經成為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莫高義介紹,2020年,雖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市規模以上文化產業法人單位實現收入超1.4萬億元,今年上半年實現收入8039.6億元,同比增長32.1%。特別是依托得天獨厚的科技創新優勢,積極開展國家文化大數據紅色基因庫試點,推動文物精品、館藏藝術品數字化,大力推進媒體深度融合,推動數字閱讀、數字音樂、網絡視聽、網絡直播、電子競技等新業態發展。全市規模以上文化科技融合企業收入占文化產業收入比重連續三年達50%以上,年增速保持在10%以上。2021年上半年北京市文化新業態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占全國比重達25.9%,已經成為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雖然創意經濟是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行業之一,但也充滿韌性,很多從業者通過數字技術設計出具有創新性和創造性的解決方案,推動創意產品的數字化轉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夏澤翰在致辭中談到,聯合國將2021年設立為“國際創意經濟促進可持續發展年”,旨在促進和加快創意經濟對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經濟和社會貢獻。
融合創新加速文旅消費場景革命到來
立足當下,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抓住“數字+文化”融合發展機遇,壯大新業態,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趙沁平在《虛擬現實:數字文化產業的新平臺》主題演講中指出,虛擬現實是學科高度交叉的科學技術領域,也是輻射性強大的應用技術,“VR+”已成為發展趨勢。VR技術在文博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它讓博物館擺脫了實體場館的限制,增強了文物展示,也擴展了觀眾的體驗維度。在文旅行業,VR引導場景游覽、增強內容呈現,創新數字文旅體驗模式。未來,VR技術將隨著文化產業更快地融入大眾生活,顛覆傳統的觀覽模式,為觀眾帶來新場景、新體驗,也將逐步形成一個具有巨大發展前景的VR新興產業。
數字故宮體驗專區 中國經濟網記者魏金金/攝
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吳志強在《AI賦能城市文化》主題演講中指出,人工智能已成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對經濟、社會和民生產生深刻影響。人工智能已在城市中得到廣泛運用,不僅可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升運營效率,而且能增強人們對于城市建筑和生活方式的創造性理解。通過AI賦能,城市可以更好地保護和展現自己的文化遺產,也能更生動地講述自己的歷史和文化故事,彰顯自己的獨特魅力和文化吸引力。
上海交通大學文創學院教授、未來博物館媒體創新工作室主任路高安分享了利用新媒體技術創造出的奇特歷史體驗。他表示,在現實中,增強和虛擬現實技術已被用來將現在的網站與它們的歷史聯系起來。人工智能和3D傳感器則用于在屏幕上展示有歷史意義的媒體工具。“這是一種新的傳播體驗,重新將檔案設想為豐富的文化品牌資源,能夠接觸更多受眾,讓更多的人與歷史對話,同時豐富城市的標識。”路高安說,新技術支持下的多維檔案,讓我們發現了將VR用于歷史體驗不僅可以獲得更多受眾觀關注,將歷史事件與現在的地理方位聯系起來,也能讓人們回到那些不能看到的歷史現場。虛擬現實體驗可以覆蓋數公里的領土,它可以將觀眾帶到他們從未到達的高空。他建議,“要將歷史和檔案視為文化品牌趨勢的一部分,并試圖從龐大的檔案冊中提煉出關鍵元素和專業理解,然后將其作為創造性材料,將場景作為文化品牌新的呈現方式。”
多元創新賦能美好新生活
2017年夏天,張藝謀推出了觀念演出《對話·寓言2047》,古老非遺和現代科技的組合一炮而紅。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在張藝謀的帶領下,網羅大江南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與全世界尖端高新技術相融合。圍繞“‘寓言2047’與新藝術場景”的相互關系,張藝謀談到,科學技術與舞臺表演相結合,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科學技術的表現形式直接對話,形成新的表演形式,產生有趣對位,為觀眾帶來全新感受。“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應與時俱進,既要保留核心精髓,又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一起共同發展。”
“文化一直沒有離開我們,美學判斷是我們的底色,如果文化是目的,那文明離我們不會太遠。”例外/方所創始人兼董事長毛繼鴻以“數字時代下,文化空間構建的文化與文明的對話場”為題展開主題分享。在他看來,方所并不僅僅是書店,而是承載高品質生活方式的空間,他將閱讀、音樂、美術、舞蹈、服裝等眾多元素融入,綜合展示現代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讓方所成為了一個公共文化空間。
圍繞“數字科技與影視產業的升級”這一議題,中美電影節、中美電視節主席、美國鷹龍傳媒董事長蘇彥韜表示,創新科技是電影產業升級的驅動力,是電影強國夢的務實保障,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堅強后盾。數字科技對于影視產業的制作、宣傳、發行等多個環節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成為了產業升級的重要推動力量,也為觀眾帶來了更好的視聽享受。“電影是文化的載體,電影產業升級在追求科技創新的同時,不能忘了科技背后偉大的文化力量。”
期間,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向勇、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麗穎、利亞德集團董事兼首席運營官姜毅、中文在線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童之磊、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黨委常委、副主任張亞紅圍繞“數智·文化場景”進行了圓桌對話。
本次論壇由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主辦,北京歌華傳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