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委宣傳部、市科委、市委網信辦、市經濟信息化委、市文化和旅游局聯合印發《上海市關于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實施意見》,提出十二項重點任務和四項保障措施,進一步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
上海市關于促進文化
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實施意見
為深入貫徹國家科技部、中央宣傳部等六部門《關于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導意見》(國科發高〔2019〕280號)精神,落實《關于全面推進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意見》(滬委發〔2020〕35號)要求,進一步發揮科技對文化建設的支撐作用,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結合上海實際,制定以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和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重要講話精神,以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國際文化大都市為戰略引領,以推動文化數字化轉型為主攻方向,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創新能力,加快文化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新型文化業態,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二、基本原則
堅持需求導向。注重對文化領域重大科技需求的分析歸納,以應用為驅動、市場為導向,推動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需求側服務模式創新。
堅持問題導向。打破部門界限、行業壁壘、思維隔閡,重點解決政策資源分散、成果轉化不夠等問題,用系統思維統籌推進,努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堅持數字化轉型。瞄準未來數字城市特征和趨勢,加快推進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用數字化轉型推動技術創新、拓展文化發展空間。
堅持高質量融合。發揮科技的引領支撐作用,推動文化和科技跨行業、跨部門滲透融合,通過創新鏈拓展產業鏈,不斷改造傳統業態,催生新興業態。
三、主要目標
到2025年,文化科技融合創新體系持續完善,科技新動能主導文化產業發展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力爭建成5家以上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10家左右全國文化和科技融合領軍企業,創建10個上海市級文化科技融合重點實驗室,打造系列體現國際文化大都市特色的文化科技融合創新示范工程,使文化和科技融合成為文化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四、重點任務
。ㄒ唬⿲嵤┪幕萍既诤详P鍵技術突破
推動文化藝術與傳播學、心理學、計算科學的融合,發展美學計算、情感計算、社會計算等新興交叉學科和數字文化保護、大數據應用算法模型等基礎性研究。開展智能創作、輔助創排、舞臺表演綜合設計仿真、大規模復雜場景渲染等藝術創作領域的技術研究。開展智能場景感知、用戶行為分析、人機交互、混合現實、全息展演、沉浸式演出等體驗互動與呈現技術研發。鼓勵非物質文化遺產新材料、新工藝、新利用研究,推動古籍文獻、古陶瓷等文物資料的多元信息提取技術研究。
。ǘ┙y籌推進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
以本市國家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和國家一級博物館等作為試點,建立統一的執行標準體系,開展珍貴文物的高精度數據采集,實現文化數據多維度標識與關聯。分階段推進上海文化數據庫建設,逐步連接打通各類文化數據庫。按照“物理分布,邏輯關聯,快速連接,高效搜索”的要求,建設上海文化專網和市級云平臺,為數據資源的存儲管理、檢索調度、安全傳輸、交易運營等提供基礎算力和云服務。推進文化數字體驗館(園)示范點建設,推動紅色文化、優秀傳統文化進社區、進校園、進商場、進客廳。
。ㄈ┩苿用襟w融合向縱深發展
支持有條件的主流媒體打造自主可控、傳播力強的新型網絡傳播平臺,加快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培育具有強大影響力的民生、財經、科技、外宣全媒體矩陣。建立上海市媒體融合發展技術咨詢委員會,加強媒體融合技術領域前瞻性研究。建好用好媒體融合發展實驗室,堅持“開門強技術”,與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公司、互聯網平臺合力推動關鍵技術自主創新。深度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強化區級融媒體中心“新聞+政務+服務”功能,打造各區新聞資訊集散地。加快推進有線電視網絡IP化、智能化改造升級和廣電5G建設一體化發展。
。ㄋ模┩苿庸参幕⻊諗底只ㄔO
加快推進公共文化場館數字化、智慧化建設。推動公共文化場館“無接觸服務”,倡導公共文化服務“數字無障礙”。鼓勵場館與企業合作,創新交互體驗應用,豐富智能化應用場景。完善公共文化機構服務與管理系統,推動優化各類線上文化平臺功能,打造智能便捷的數字化公共文化服務,以數字化轉型推動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更均衡、更便捷、更精準、更充分。強化公共文化數字資源建設,加大微視(音)頻、慕課等資源建設力度,完善數字化公共文化服務供給體系。整合公共文化服務數據,對接“一網通辦”平臺和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加強公共文化數據挖掘、分析和應用。
(五)實施優勢文化產業科技賦能
布局高科技影都基礎設施,力爭建成4個高科技影視基地、14個高科技攝影棚,打造高新技術整體解決方案的產業功能服務平臺。大力發展藝術品在線展示、交易、定制等新業態。打造一批與高科技舞臺技術以及數字虛擬技術融合的文化演出,聯合頭部互聯網平臺和科技公司實施“上云、用數、賦智”,開辟網絡直播展演市場。支持科普游戲、5G云游戲的研發,推進中國游戲產業研究院、5G電競賽事中心建設,提升電競制作與傳播技術水平,加快電競行業標準制定。鼓勵全國知名網絡文化企業落戶并設立研發中心、實驗室、技術研究院等,支持優秀原創網絡劇、網絡音樂、網絡動漫、網絡游戲等在滬制作發行。推進創意設計關鍵技術重點實驗室、行業創新中心、產業鏈設計創新公共服務平臺等建設,推動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應用。
(六)開辟文化新技術應用場景
建立文化數字化轉型標桿場景構建的“揭榜掛帥”機制。建設上海市紅色文化資源信息應用平臺“紅途”。支持上海實體書店大數據平臺及數字地圖項目建設。推動“互聯網+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格局全面覆蓋,推出全市文明實踐和志愿服務相關數據可視化分布圖。建設上海市學校少年宮活動管理平臺。推動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劇場等文化場館數字化轉型。建設“數字景區”“數字酒店”,加強“建筑可閱讀”服務體系建設。推動“文商體旅+在線新經濟”“網絡體驗+生活消費”“無人經濟”等模式創新。對具有市場推廣前景的創新產品,優先納入《上海市創新產品推薦目錄》,支持政府首購和訂購,優先推薦給應用場景單位部署使用。
。ㄆ撸┨嵘幕b備智造技術水平
引進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文化裝備企業,對設立研發設計中心、實驗室等給予支持。加大對文化裝備集成服務企業扶持力度,鼓勵企業提供“一站式整體解決”方案。對本市文化裝備項目申報上海市高端智能裝備首臺突破和示范應用給予優先支持。建設產學研結合的文化裝備研發實訓基地,開展文化裝備專業人才培訓。舉辦上海全球數字科技創意設計大賽,搭建數字文化裝備創意與技術交易孵化平臺。建設臨港新片區數字文化裝備產業總部基地,推動上海成為數字文化裝備的重要集成和展示采購中心。
。ò耍┘訌娢幕萍既诤陷d體建設
支持上海張江、上海科技館等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做強做大。支持全市范圍內的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建設,培育形成一批行業頂尖的文化科技成果。認定并授牌一批市級示范基地和重點實驗室,鼓勵條件成熟的市級示范基地創建國家級示范基地。建立示范基地文化科技融合統計工作制度和考核評價體系,設立重點企業數據庫,建立特色產業孵化器,打造技術服務、產權保護、成果交易、活動展示、金融投資等公共服務平臺。提升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等要素平臺的服務能級,面向文化科技企業提供設備保稅租賃、海外渠道拓展等專業化服務。鼓勵各區構建各具特色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區域創新發展格局,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集聚區和文化科技新地標。
(九)完善文化科技融合創新體系建設
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文化科技創新體系。把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作為核心載體,形成以龍頭骨干企業為支點、上中下游銜接、大中小企業緊密配合的發展模式。充分發揮示范企業在模式創新和融合發展中的帶動作用,加快各類創新創業政策體系和管理機制的先行先試。建立重大項目合作機制,開展關鍵核心技術協同創新,共同構建應用示范場景和產業化推廣。明確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社會組織等各類創新主體功能定位,構建開放高效的創新網絡。
。ㄊ┘涌煳幕萍汲晒a業化推廣
發揮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平臺功能,推動文化科技融合的成果供需對接與轉化,培育和發展從事文化產業創新的科技咨詢、技術評估、創業孵化、技術轉移等服務的機構。發揮上海技術交易所功能,建立文化科技成果的交易市場體系,實現成果與能力掛牌、確權確價和交易服務等功能。發揮全球技術轉移大會、人工智能大會等重大節展作用,打造最新科技成果展示平臺、企業創新成果需求對接平臺、中小企業創新產品首發首購平臺。
。ㄊ唬⿵娀幕夹g標準研制與推廣
實施標準化戰略,完善文化技術標準化體系,強化標準研制與推廣,推進技術專利化、產業標準化,完善產業評估體系建設。鼓勵頭部企業和行業組織積極參與標準研制,推動上海優勢技術與標準成為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強化文化技術標準的實施與監督,多主體協同推廣文化技術標準。利用“一帶一路”倡議相關政策,推動以標準為基礎的文化科技創新成果“走出去”。
。ㄊ┘訌娢幕萍贾R產權保護與利用
完善數字出版、動漫、網絡游戲、網絡視聽、創意設計等文化科技融合重點領域的知識產權評估體系,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信用保證機制。鼓勵文化科技企業自主創新形成的成果及時申請、注冊、登記知識產權。設立數字著作權登記中心,鼓勵文化科技企業登記著作權。探索建立數字版權交易的相關標準、操作流程、制式范本等,運用區塊鏈技術解決文化數據確權、價值評估、安全交易等問題。推動構建覆蓋文化科技全領域的快速審查、快速確權、快速維權“一站式”服務體系,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和違法侵權執法力度。
五、保障措施
。ㄒ唬┙f同推進機制
建立以市委宣傳部、市科委牽頭,市委網信辦、市經濟信息化委、市文化和旅游局等部門參與的工作機制,統籌協調、決策部署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的重大規劃和重大項目。充分發揮部市合作機制作用,緊密對接國家文化科技創新戰略,爭取國家文化科技創新工程項目落戶上海。健全市區聯動機制,引導各區整合優勢資源,發展特色產業集群。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鼓勵文化類科技企業申報認定本市“專精特新”企業、“小巨人”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對申報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的企業給予優先支持。落實文化類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健全文化科技領域“補、貸、投、保、擔”聯動機制。
(三)深化“放管服”改革
政府部門加強對文化科技領域、數字化領域等相關情況的認識理解,積累專業經驗知識,開展專業化治理。對文化科技領域的新模式、新業態,實施包容審慎的監管方式。向社會發布文化科技領域科研設施與儀器的開放清單和開放信息,促進科研設施和儀器開放共享。
(四)加強智庫建設與人才培養
建立常態化專家咨詢機制。鼓勵文化科技企業、園區、平臺,聯動高等院校及科研機構建立專業人才實訓基地,重點加快創新型、復合型、外向型文化科技跨界人才培養。依托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中宣部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和上海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加強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創業團隊引進,建設高層次文化科技跨界人才信息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