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作為傳統帝制文化載體的紫禁城與承擔現代公共文化功能的故宮,到底有何不同?請聽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李文儒在“大眾講壇”上解讀故宮背后的古今文化傳承。
去過故宮的人很多,故宮已經成為全球參觀人數最多的博物館。那么,這么多人去看以前的皇帝的宮殿,是抱著什么樣的想法去的?看完故宮,又帶著什么樣的想法離開?
我曾組織過幾屆學生進行觀眾調查,結果發現,有相當多的參觀者并不知道故宮是個博物院,只知道故宮是個皇宮。曾有不止一位觀眾從午門進,從神武門(北門)出來的時候,還在問“故宮博物院在哪里”。也就是說,很多觀眾僅僅是把故宮當作一個旅游觀光景點。
在整個北京城,紫禁城和其他建筑相比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從明朝開始,皇宮建筑的體量、高度、色彩都有明確的規定——皇帝專有專用,實際上就是皇權的高度集中。而紫禁城周圍的房子都是低矮的,幾乎沒有兩層的房子,北京四合院的顏色也都是灰色的。只有紫禁城,城樓大殿,紅墻黃瓦,非常醒目。
紫禁城的發展從文化形態來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1420年建成之后的近500年,它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統治中心,是皇帝的宮殿。第二個階段是從1911年辛亥革命到1925年故宮博物院正式成立,前半部分是民國政府的古物陳列所,后半部分是以溥儀為核心的小朝廷。第三個階段是從1925年掛上“故宮博物院”的牌子一直到今天,整個紫禁城面向社會和公眾開放,變成了人民的博物館,變成了公共文化空間。
作為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護最完整的古代皇宮建筑群,紫禁城中最重要的設計就是那條與天軸對應的地軸。這條進紫禁城、出紫禁城的中軸,位于北京中軸線的中心。目前北京市政府正在組織力量論證,想把北京中軸線申辦成世界文化遺產。在這條中軸線上,最突出的建筑是紫禁城的三大殿,三大殿中最突出的是太和殿。
大家進故宮參觀時一定要注意腳底下,過去,中間這條中軸道路只能皇帝一個人走,當然皇帝娶媳婦的時候,皇后也可以走一回。還有殿試的時候,中榜的前三名可以從中間的大道走出來,但進去的時候還不能走。走在這條御道上的時候我們可以想一想:500年間在這里留下了多少個腳印?應該是可以數得出來的。一共24個皇帝,加上李自成,這御道上沒有留下多少腳印。但是現在不一樣了,辛亥革命以后,特別是這幾年,每年有1000多萬前來參觀的人從這條路上走過。御道上的石頭磨得很光滑,其實就是這些年磨的。
沿著這條中軸線,從永定門開始,這條線上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太和殿。從紫禁城往里走的時候,越往里走,廣場越大。午門廣場有9000多平方米,進門以后,南金水橋廣場有20000多平方米,再往里走,太和殿廣場有30000多平方米。在這個最大的廣場上,只有一座最大的房子,最大的房子里有一座最高的臺子,最高的臺子上只有一個寶座。所有的建筑都是為了突出太和殿,紫禁城就是給這個坐擁天下的皇帝建造的。從這里可以看到建筑和皇權的關系,誰坐在這個寶座上,權力就在誰的手里。
當然,這個建筑的打造是需要付出高昂代價的。據史書記載,明朝皇帝朱棣修建紫禁城時,派人到四川、云南等崇山峻嶺里采伐珍貴楠木,很多人因此不幸傷亡,甚至傳有“入山一千,出山五百”的說法。清代定都北京后,專門派人到東北地區大量砍伐松木來修復皇宮,對周邊地區的生態環境造成極度破壞。
所以,紫禁城不是為了好看建造的,也不是為了住著舒服建造的,而是為了凸顯皇權。從建筑設計的角度來看,紫禁城不是在建筑美學的指引下完成的,它和古老的文化政治體制、社會結構、審美都有關系,它是在建筑理學的指引下完成的。
那么,我們今天應該怎樣看待故宮文化?怎樣看待傳統文化?
故宮文化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故宮文化無疑是帝制時代的核心文化,所以故宮文化從整體上看,并不是以傳承為主的優秀傳統文化。
今天,故宮博物院的現代文化使命,是引導人們理性認識帝制文化的標本,讓我們看看皇權文化是什么樣子,在建筑形態上是怎么表現出來的,這是故宮博物院對于我們今天最大的價值。
我認為,歷史是供我們現代人批評和反思的,而不是供后人模仿和膜拜的。傳統在現在和未來到底應該發揮什么樣的作用?路子只有一條,那就是反思、選擇、轉化、創新,這應該是我們對待傳統的態度。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李江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