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開始了,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條件下,中國旅游仍將面臨一定的發展壓力,但是,這也將是中國旅游業充分發掘內生動力的一年。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中國旅游業練內功、謀轉型、尋生機,向新求變,逐步復蘇。
中國旅游業界近年來逐漸探索出的品質化、科技化、品牌化發展之路,已越走越清晰。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將是中國開啟新旅游發展之年,中國旅游向上、向前發展的勢頭不會改變。
紅色旅游大發展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紅色旅游必將迎來大發展,為國內旅游高質量發展添上一把火。目前,為了向更多的游客宣傳當地的紅色名片,講好當地的紅色故事、發展故事,許多地方已積極著手制定紅色旅游發展新規劃。
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紅色旅游出游人數超過1億人次,整個“十三五”期間,紅色旅游在國內旅游市場中維持11%以上的市場份額。經過近20年的發展歷程,我國紅色旅游已形成“紅色+綠色”“紅色+民俗”“紅色+鄉村”等多種融合發展模式,成為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也將持續助力鄉村振興。
此外,近年來,參與紅色旅游的游客呈現出年輕化、家庭化趨勢,紅色旅游已成為重要的“社會課堂”。
唯以品質定勝負
在過去的一年里,出入境游基本處于停滯狀態,國內游成為中國旅游市場上的絕對主力。龐大的消費需求固然存在,如何真正吸引游客走進來、留下來,依然是困擾大多數國內景區、景點的難題。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特殊發展背景,讓國內許多已習慣于“靠天吃飯”的旅游目的地深刻意識到,僅靠先天的旅游資源難以滿足游客的需求。
這一年里,人們的旅游消費習慣發生了重大改變,對安全性、私密性、個性化的追求,較之過去有了很大的提升。價格不再是游客出行決策中最重要的砝碼,人們更加注重產品品質和體驗,并愿意為高品質、好服務買單。這客觀上推動了旅游目的地的轉型升級,旅游業的疫后復蘇不能是舊有發展模式的重復。“高質量發展”被各旅游目的地頻頻提及,推動旅游業“高水平復蘇”,成為各地旅游發展的指導方針。
正如重慶市文旅委副主任秦定波所言:“旅游已成為一種流行的生活方式,但品質才是旅游業的靈魂。”2021年,越來越多的旅游企業將迎來復蘇、重生,旅游業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而品質將成為比拼的唯一籌碼。
“加分項”比重越來越高
“了解一個地方,不妨從旅游開始。”近年來,作為展示一地城市形象的窗口,旅游業日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視,不僅體現在旅游業成為許多地方的支柱產業,是當地綠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還體現在旅游業強大的帶動作用。
2020年,各類直播售貨發展得如火如荼,無論是在助力貧困地區產品銷售中,還是在地方特色旅游商品展示中,當地的旅游資源既是重要的“媒介”,也是獨一無二的商品,更成為當地提升知名度的重要途徑。相對于經濟、文化、歷史等而言,旅游是一座城市的“加分項”,如今,它所占的比重越來越高。
旅游即生活。2021年,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的旅游業將延續其幸福產業的特質,也將成為一座城市“宜居指數”“幸福指數”的重要參照。
“數字化”助力升級
2020年年初,數億居家抗疫的中國人共同參與了各類“云旅游”“云看展”“云購物”,通過線上的方式旅游,這成為2020中國旅游業發展中一道獨特的“風景”。在同程藝龍副總裁白志偉看來,新冠肺炎疫情客觀上加速了中國旅游業的數字化、智能化進程。此后,許多旅游目的地加快了各自的數字化建設。
數字化給旅游業帶來助力,這一點在浙江杭州體現得尤為顯著。作為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首批15個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之一,杭州充分利用“互聯網+”拉動文旅新消費,這是其文旅產業能在全國領跑的重要原因。通過組織直播帶貨、依托網絡平臺推出文旅消費項目、推出“20秒景點入園”“30秒酒店入住”等智慧旅游應用場景等,杭州的旅游業快速恢復,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恢復程度最高。
2020年1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支持“互聯網+旅游”發展的系列措施,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旅游業的深度融合,尤其是要建設智慧景區,通過做好分時預約、流量監測和數字導覽等服務,更好地服務大眾旅游的需求;2020年12月23日,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負責人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未來將借助互聯網力量做好整合營銷,宣傳推廣一批新興的旅游產品、旅游目的地。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魏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