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日,中國和馬來西亞共同提交了編號為“01608”的申遺文本。12月19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送王船/王船/王舡儀式和維護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系的相關做法一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通常歸屬不同的行業領域。但是,在更廣闊的空間內審視文化價值,成為共同的發展趨勢。
以“送王船”為標志,這種趨勢開始清晰起來。
1987年,中國第一批文化、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8年,出現第一批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送王船”列入非遺名錄之前,廈門已有世界文化遺產項目“鼓浪嶼:國際歷史社區”。
“送王船”申遺過程非常值得回溯:民眾和基層社會力量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申遺過程跌宕多舛卻堅持多年。最初的聯合申遺階段,是期望海峽兩岸攜手而行;最終由中、馬兩國申報成功。這種跨地域、跨國家的漫長合力過程,非常考驗專業水準也非常“熬人”。在讀了申報背景資料后,我忍不住致電給并不熟絡的申遺團隊成員表達敬意。電話另一頭的廈門市閩南文化研究會,是承擔國家級非遺“閩臺送王船”和列入世界“非遺”名錄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系的儀式及相關實踐”項目保護單位。
這種成功,需要人的視野和推動力。視野好說,動力則有點難——“為啥要把一個事情搞那么復雜?”
20世紀80年代,中國拿出手的世界遺產都是自己頂尖的;過了20多年后,“大運河”文化遺產則有意識地留下了廣闊的、可供進階延展的價值現象空間。增加隋唐大運河西至洛陽,增加浙東運河南至寧波,都為路上和海上“絲綢之路”做了鋪墊。現在,以線性遺產為代表的工作方法開始發力。繼2014年中、哈、吉3國將“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后,有關方面正積極尋求與有關國家聯合推動“絲綢之路:南亞廊道”“海上絲綢之路”申遺;“萬里茶道”也進入申遺預備名單。
在這些大背景下來解讀“送王船”和其跨國聯合申報路徑,就不單是一個地域文化現象或“非遺”方法;而是體現了在世界遺產平臺下,中國人對人類文明理解和實踐的進程變化。
這種不斷增長的責任和擔當,也當然會非常具體地更新隨后的遺產價值闡釋視野:由文化到哲學、由局部到整體、由單獨到聯合,這些都會隨之成為常態,成為基本功。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魏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