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全球各地眾多藝博會、線下藝展紛紛被按下“暫停鍵”,申城卻逆勢迎來全球藝場的“上海時間”,牽引了世界的關注目光。
藝術給這座城市帶來的美好日常,自今年三四月份疫情在國內逐步得到控制起就日漸復蘇,隨著10月15日至11月15日第二屆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的舉辦,全城藝術氛圍之濃烈更是抵達前所未有的頂點,并以一種新的常態重塑上海藝術能量場。
【領航力】
政府牽頭、政策創新釋放一連串利好,第二屆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如期舉辦,國家文物局將全國唯一的社會文物管理綜合改革試點放在上海
在全球藝術市場因疫情而紛紛被按下“暫停鍵”的2020年,申城卻迎來全球藝場分外引人注目的“上海時間”,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其中的領航力,正是政府牽頭、政策創新所釋放的一連串利好。
這一年,上海以如期舉辦的第二屆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在國際藝術品交易市場上主動出擊,下出危中尋機、化危為機的先手棋。這是由上海市委宣傳部、市文旅局和徐匯區共同發起的大型活動,核心區域就在受“頂層設計”之惠而強勢崛起的藝術聚集區——上海西岸。10月15日至11月15日為期約一個月的交易月期間,百余場國際級展覽展銷齊發生,由西岸輻射至全城,形成集聚效應。全新打造的國際藝術品產業上海地標——西岸藝島ART Tower正式啟用,創新性地將覆蓋整條藝術交易產業鏈的“全要素”生態統統裝了進來,吸引全球優質產業資源入駐。流程上,市政府相關部門設立專門通道,提供集展覽申報、海關通關、運輸倉儲、外匯結算、版權受理、保險服務等“一站式”便捷服務,逐漸常態化。
更令人振奮的,還有針對藝術品交易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在上海率先落地。11月舉辦的第三屆進博會上,包括明代書畫大師沈周(款)《雪江山水》長卷在內的五件海外古畫首次實現又展又銷,就得益于財政部、海關總署和稅務總局三部委10月12日聯合發布的《關于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展期內銷售的進口展品稅收優惠政策的通知》,共減免稅款達29.76萬元人民幣。通過這一途徑,未來越來越多流落在外的中國文物有望回歸祖國。“推動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文物進口稅收減免優惠政策和公益展示服務要求的落地實施”,也是11月10日國家文物局宣布將全國唯一的社會文物管理綜合改革試點放在上海、在多個方面先行先試的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圍繞社會文物保護展示、資質審批、標的許可、鑒定管理、文物回流、人才培養、進出境審核管理等,一系列創新舉措都在醞釀中。讓藏家激動不已的,尤其得數支持外資拍賣企業拍賣境外征集的1949年以后去世的部分外國藝術家作品的相關政策——這意味著畢加索、夏加爾、達利等備受青睞的大師級西方藝術作品將更頻繁地出現在上海的拍場上。
【培育力】
全年兩三百個藝展閃耀全城,從經典到前沿,從國際到海派,培育著大眾的藝術鑒賞品位。其中西方藝術“頂流”莫奈、蒙克的接踵而至,最是將人們的觀展熱情推向頂點
與藝術交易之熱形成聯動效應的,是藝術展覽之熱。它們交相輝映出全城的藝術活力。
今年最初的幾個月,盡管全市的美術展館、藝術空間都曾因疫情而長時間閉館或限流,這一年申城藝術展覽的數量卻依然多達兩三百個,其中既有名家“頂流”,也有首展首秀,從經典到前沿,從國際到海派,繽紛多元,好不熱鬧——無論數量還是質量,視野之廣度還是深度,都令人驚嘆。形形色色的展覽,筑就大眾藝術啟蒙的基石,也培養潛在的藝術品買家,讓上海邁向世界藝術之都的步伐更為堅實有力。
這一年,最是將大眾的觀展熱情推向頂點的,莫過于9月西方藝術“頂流”莫奈和蒙克的特展接連抵滬,且均以長達三四個月的展期“駐留”。外灘壹號美術館的“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匯集借展自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的包括莫奈9幅真跡在內的47件作品,被譽為“印象派開山之作”的《日出·印象》是其問世以來首次來華。上海久事美術館的 “吶喊與回響——愛德華·蒙克版畫及油畫展”展出挪威著名的岡德森收藏的53件蒙克版畫及油畫,蒙克珍貴的1895年石版畫、也是他本人唯一手工上色版《吶喊》就在其中。
而年度最令人意外的展覽,得數11月上海雙年展的如期而至,且以一種“腦洞大開”的方式。本屆雙年展在一場對談中啟動,突破了傳統展覽的形式,將在長達8個月的時間段里,以交響樂的結構為觀眾打造環環相扣、漸趨增強的三段式體驗,聯合藝術家、文化研究者、藝術機構和社區,探索跨國互聯合作辦展的新形式。
事實上,點燃觀眾興奮點與好奇心的國際級首展首秀,今年一整年漸成常態。疫情防控剛進入常態化的5月,人們就在復星藝術中心遇見流行藝術先驅亞歷克斯·卡茨國內首個美術館級大展,于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邂逅芬蘭藝術家組合湯米·格倫德和佩特里·尼蘇南國內首個個展“隨物生心”。隨后的大半年間——美國攝影名家埃里克·索斯將首次中國個展“我與你”帶到上海攝影藝術中心;法國知名設計工作室M/M(Paris)將中國首展“M/M上海制造”帶到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德國藝術家安德烈·布特茲將中國大陸首個機構個展“光,色彩與希望”帶到余德耀美術館;蓬皮杜藝術中心將中國首個大體量、國際性美術館級別設計展“設計與奇思:裝飾之自然本源”帶到西岸藝術中心;日本藝術家松山智一將中國內地首場個展“自然可解”帶到龍美術館西岸館;觀念藝術家亞歷克斯·達·科特將中國首次個展“橡膠鉛筆惡魔”帶到榮宅……不難發現,這些引進自海外的重磅展覽是在遍布全城的多個展館此起彼伏、交相輝映。
有意思的是,今年現身申城的展覽中,有越來越多在試圖打破藝術邊界,向不同學科、領域輻射,演繹美的更多可能。例如,上海中心的“三體·時空沉浸展”、西岸藝島的“故宮里的神獸世界——清宮獸譜多媒體綜合展”凝結著科學與藝術相遇而擦出的火花;藝倉美術館的“安娜蘇的藝想世界”、龍美術館西岸館的“克里斯汀·迪奧,夢之設計師”跨界時尚;上海當代藝術館的“史努比70周年”打通動漫;K11美術館的“木構復興”指向建筑學;明當代美術館的“游戲的人”串起電游史。
申城藝展視野的廣度與深度從來都是并行的。說到深度,不妨看看這樣一類展覽——深耕、梳理海派藝術及海納百川、兼容并蓄的海派精神,這也正是上海這座城市的文化根脈。中華藝術宮的“水墨緣——近現代海派藝術大家系列展”“回眸——張樂平誕辰110周年紀念特展”,劉海粟美術館的“游藝·開荒——劉海粟歐游九十周年紀念展”“百年上海設計展”,程十發美術館的“程十發藝術系列大展”,上海中國畫院美術館的“謝之光、林風眠、關良誕辰120周年作品展”等,都在這一年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購買力】
六個大型藝博會在一個半月之間密集舉辦,錯位互鑒、合力共振;藝拍場上購買氛圍之熱讓很多藏家感嘆許久未見,仿佛回到巔峰時期
今年上海藝術市場的熱力與實力,已不局限于往年個別藝博會接軌國際的火爆行情,而更可謂“全面開花”,也因而更值得關注。
藝術博覽會作為畫廊展銷最集中的平臺,是藝術品一級市場的“晴雨表”,也是連接大眾與藝術品的重要橋梁。10月下旬至12月初,六個大型藝術博覽會在申城競相登場:2020“一帶一路”藝術上海國際博覽會、第七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第八屆ART021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第六屆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第九屆AArt上海城市藝術博覽會、第二十四屆上海藝術博覽會。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藝博會大多經過多年的積累沉淀,找準了各自的鮮明定位、特色,錯位互鑒、合力共振出申城豐富多元的藝博會生態。例如,西岸藝博會的國際化陣容、超豪華水準素來令人印象深刻,今年這個藝博會在全球疫情仍很嚴峻的情況下,依然匯聚了近百家國內外優秀畫廊,其中海外畫廊占比55%,展銷作品共來自700多位不同性別、種族與國籍的藝術家。AArt是少見的酒店型藝博會,以酒店客房的墻壁、床鋪、茶幾等作為“展墻”“展臺”,集納小而美、相對不那么昂貴的藝術品,今年其主題“滬上精致新美學”深受觀眾認可。
并且,這么多的藝博會哪怕正面“撞檔”,卻沒有影響各自的成交量,相反齊齊拉出一條上揚曲線。不少藝博會在開幕當天,作品就紛紛被貼上意味著“已售”的“紅點”,頻傳捷報。很多參展畫廊都取得了遠超預期的銷售佳績。創立于紐約的卓納畫廊創始人大衛·卓納坦言,ART021是其今年3月以來參加的第一場線下博覽會,“因為需要強制隔離,我們團隊今年投入了很多的時間,而事實證明這是值得的——我們售出了20多件作品,總價不下550多萬美元。”而在與ART021同日閉幕的西岸藝博會上,法國畫廊阿爾敏·萊希首次以呈現藝術家個展的方式參展,帶來美國藝術家韋斯·朗的一系列作品。畫廊亞洲區負責人莊菱植透露,這次帶來的作品基本上全部售出,“藝術家作品風格頗受新一代亞洲藏家歡迎,這一點出乎意料。”即便是12月初姍姍來遲的上海藝博會,購買力依然不容小覷,展覽主雕塑《飄在影子上的少女》等多件公共雕塑作品均被企業或個人購藏。
再看以拍賣為代表的藝術品二級市場。原本,上海的藝術品拍賣不以“天價”取勝,而以穩扎穩打、精耕細作的風格聞名,常常顯得有些不溫不火。今年,這個領域卻逆勢交出分外亮眼的成績單,令人刮目相看。
9月下旬舉槌的朵云軒120周年慶典拍賣會上,購買氛圍之熱讓很多藏家感嘆許久未見,仿佛回到藝術品拍賣市場的巔峰時期:“朵云軒藏楹聯專場”原定一個小時的拍賣時間隨著膠著上升的競價,生生被拉長到三個小時;最后一個專場的最后一件拍品落槌,已經是次日凌晨4點;“云集——中國古代書畫夜場”創出100%成交的白手套佳績,另有三個專場成交率超過95%……12月中旬舉辦的上海嘉禾十周年慶典拍賣會同樣“彈眼落睛”,李可染晚年博物館級別的水墨巨制《高巖飛瀑圖》拍出1.167億元,以2500萬元落槌的茅盾手稿《談最近的短篇小說》大幅刷新茅盾作品最高拍賣紀錄。
申城本年度藝術品拍賣刷出的存在感,除了熱力,還有開拓力。自年初疫情發生以來,朵云軒、博古齋、馳翰、嘉禾等上海多家藝術品拍賣行紛紛拓展線上業務,如今“在線拍”“同步拍”儼然形成新的常態,純網拍甚至出現了如吳昌碩《菊壽延年》、劉海粟《朱砂峰》、陸儼少《江上攬勝圖》等成交價超過百萬元的單件拍品。
【輻射力】
藝術面向日常的延伸,一方面舉重若輕地參與著城市更新,另一方面也讓美潤物細無聲地滲入城市肌理,最終為城市的品質生活代言
本年度,還有這樣一種藝術現象耐人尋味:大眾與藝術的邂逅,越來越不限于畫廊、藝博會、拍場、美術館等專門的藝術空間,而或許就在江邊,在綠地,在社區。藝術面向日常的輻射,一方面舉重若輕地參與著城市更新,另一方面也讓美潤物細無聲地滲入城市肌理,最終為城市的品質生活代言。
公共藝術就是其中頗為引人注目的載體。且看今年10月于楊浦濱江公共開放空間全部落成的20件永久點位公共藝術作品。對于“工業銹帶” 變身“生活秀帶”,這些來自全球10國藝術家的創作,與建筑師的改建、景觀設計相融合,成為重要節點。
與所在區域建立起情感聯系,激活城市與人的交流,使得這樣的作品有別于藝術空間里的作品。例如最后一件入駐的作品——來自中國藝術家宋冬的《若沖園》,以鋼框架混搭大大小小的舊門窗,營造出大中小三個“盆景”,將日常記憶植入其中。這組作品半透明的外觀能夠反射出周邊的舊廠房、人工湖,往里望去,人們則又能窺見帶著溫度的物品,那是楊浦濱江附近街道的門牌號、社區居民的日常廢棄物以及工業原地的舊物。另一件由巴西藝術家大巖·奧斯卡爾創作的公共藝術作品《時間之載》,是一艘朝向江水的玻璃船,在草地上“乘風破浪”。船身的原型來自百年前在浦江河域行走的船只,藝術家特別使用的玻璃材質則對應著上海在現代化進程中拔地而起的玻璃幕墻建筑。船中盛滿上海本地的泥土,并種植上申城市花白玉蘭,隨著時光更迭,植物也應時節變換而不斷生長。
本年度藝術“出圈”的另一種有效載體,是一類或可被統稱為“藝術社區”的新鮮事物。這指的是社區的公共文化生活與藝術項目產生互動后,所形成的一種社區形態。從愚園路、新華路、陸家嘴等城區中心地帶,到寶山、閔行、松江、金山、崇明等市郊甚至鄉村,藝術社區如今在全上海范圍內都可覓身影。
例如,劉海粟美術館發起的“粟上海·公共藝術與社區營造計劃”,給出了依托美術館進行社區微更新的一種路徑,將美術館匯聚的藝術資源通過有機轉化,植入城市建設和社會美育中。“粟上海”創辦于2018年,第一家落地愚園社區,今年增至四家,其中后三家都是年內開出的,分別落地大虹橋的大夏書店·麗寶店、閔行的江川路街道、楊浦的控江路街道,未來還將在上海各個區乃至長三角的社區中“生根發芽”。
又如“邊跑邊藝術”項目,探索美術館展覽和公共教育在社會現場的實踐,從而體現“藝術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藝術”,將藝術家、策展人、藝術史論教授和學生團隊聚焦在一起,流動于上海的城鄉之間,今年也越跑越遠。前不久,參與到高境鎮寶山眾文空間中的這個項目就令人大開眼界,社區居民不僅能在“藝術角”欣賞到公共藝術、裝置、攝影、插畫等,還能與藝術家們一起創作,例如和陳春妃、顧奔馳一起光譜拉線,和梁海聲一起折紙,社區市民參與的可能性被無限激活。
(范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