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馬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

2020年10月09日 10:59    來源:政府網站   

  全國馬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

  馬產業是我國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現代馬產業,對于助力鄉村振興,促進農牧民增收,培育體育和文旅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滿足群眾物質和精神文化需求,弘揚中華馬文化具有重要意義。為推動我國馬產業加快轉型升級,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制定本規劃。

  一、馬產業發展現狀

  我國養馬歷史悠久,馬文化底蘊深厚。長期以來,馬作為重要畜力和交通工具,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近年來,馬傳統役用和交通功能被逐步取代,現代馬產業逐漸興起,呈現良好發展勢頭,與馬產業緊密相關的體育運動、休閑騎乘、文化旅游、專業化馬產品開發等新業態蓬勃發展,馬產業的內涵更加豐富。

  (一)飼養總量較大、區域相對集中

  我國是養馬大國,馬匹數量居世界前列。2019年,全國馬存欄367.1萬匹,占世界總存欄的6%,位居第5位。據行業統計,馬業全產業鏈產值約700億元。馬養殖區域布局相對集中,主要分布在新疆、四川、內蒙古、西藏、云南、貴州、廣西等省區,其中新疆、四川、內蒙古分別存欄95.5萬匹、75.6萬匹、67.1萬匹,合計占全國的65%。

  (二)良種繁育體系不斷完善

  我國是世界馬品種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共有29個地方馬品種資源,其中德保矮馬、蒙古馬、鄂倫春馬、晉江馬、寧強馬、岔口驛馬、焉耆馬納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實行重點保護。培育的伊犁馬、三河馬、錫林郭勒馬等群體規模穩步擴大,運動性能持續改善。純血馬、溫血馬等品種的引入,不僅豐富了我國馬品種培育的遺傳素材,而且逐步形成了穩定的賽事用馬群體。以種馬場、人工授精站等為重點的擴繁體系加快建設,馬品種登記逐步規范,純血馬登記與國際接軌。

  (三)專業化養殖體系初步建立

  隨著現代馬業快速發展,馬的養殖區域由傳統草原牧區向經濟發達地區城郊延伸,飼養方式也從傳統放牧模式逐步向舍飼圈養為主的規模化養殖轉型。新發展起來的馬術俱樂部開始引入標準化飼養、專業化調教、一體化防疫的先進養馬理念,優選優育、科學飼喂、精細護理等一批實用技術逐步推廣。馬專用飼料研發進程加快,中西醫結合的馬醫技術不斷普及,騎手(騎師)、裁判、教練、馬醫、釘蹄師、繁殖員、馬工等專業隊伍擴大,技術水平不斷提升。

  (四)科技支撐不斷增強

  馬產業科技創新力度加大,實用技術推廣步伐加快。全基因組選擇技術在馬育種中得到應用,馬疫苗與生物制品研發取得積極進展,孕馬尿提取結合雌激素、馬胚胎移植等技術接近國際先進水平,違禁藥物檢測技術研究開始起步。啟動實施國家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馬驢產業技術研究與試驗示范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馬產業項目等重點項目。北京、內蒙古、湖北、新疆等地設立馬產業研究中心,組建科學研究與開發應用創新團隊,建立研究示范推廣基地。一些高等院校相繼開設馬專業課程,每年為社會培養輸送數千名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專業人才。

  (五)馬術運動相關產業蓬勃發展

  馬術及賽馬運動競技水平不斷提升,場地障礙、盛裝舞步、三項賽、速度賽馬和群眾性、民族性賽事規模不斷擴大,競技成績明顯提高。每年舉辦國家級及以上級別賽事100多場,區域性各類賽事數量達數千場。馬術運動社會普及加快,馬主、騎手、騎乘愛好者規模達100萬以上,特別是青少年騎乘愛好者占較大比重。全國依法登記注冊的各級馬業協會、馬術協會、馬術俱樂部超過2000家,馬術裝備用品、場地建設供應商300余家,部分馬術裝備用品生產和出口居世界前列。

  (六)馬文化旅游日益繁榮

  以馬為主題的藝術文創、觀光旅游、休閑騎乘逐步興起,馬文化博物館、主題公園、大型演藝活動等不斷涌現,馬文化旅游產品內容不斷豐富,全國馬術及休閑騎乘等用馬達50萬匹以上。馬主題特色小鎮、產業園區加快建設,帶動了馬文化的傳播,豐富了旅游產品種類。中國馬文化節、世界馬文化論壇、內蒙古那達慕大會、新疆伊犁天馬節、廣西德保紅楓矮馬節、云南大理三月街賽馬節等馬文化節慶活動,集體育競技和文體表演于一體,搭建起具有濃郁民族風情的馬文化旅游平臺。

  (七)國際交流不斷加深

  我國與國際馬術聯合會、亞洲速度賽馬聯合會等組織保持緊密聯系,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規則制定,向世界講好中國馬產業故事。成功舉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廣州亞運會、2014年南京青年奧運會等包含馬術競技項目的重大國際綜合性運動會。成功舉辦2014世界汗血馬大會、第十五屆世界馬醫大會。與馬相關的體育、旅游、文化、科技、經貿等領域國際交流日益增多,國內外馬業專業機構和馬術組織、院校和企業合作不斷深化,外籍馬術教練比例增加,馬醫、騎手、科研等出國培訓交流日益頻繁。

  二、馬產業發展面臨的形勢

  新時期,我國現代馬產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還面臨不少挑戰和困難。

  (一)馬品種資源挖掘利用不足

  地方馬品種資源缺乏有效保護,種群數量持續下降,優良種質特征未得到充分挖掘。馬匹遺傳改良工作相對滯后,缺乏統一系統的規劃引導,改良目標和方向不明確,適應現代馬產業發展的專門化品系缺乏。賽事用馬主要依賴國外進口,國產運動馬供給不足。

  (二)生產方式整體落后

  我國馬多以草原散養為主,飼養管理粗放,生產效率低,野性強、難馴服。規模化飼養場精細飼養、專業調教和科學選育水平不高,馬匹調教和馬術運動專業人員數量和水平與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馬診療機構短缺,臨床馬醫和賽事馬醫不足。馬營養需要及飼養管理等基礎性科研工作嚴重滯后,比賽用馬專用飼料、疫苗、保健藥物等大多依賴進口。

  (三)產業鏈各環節聯結不緊密

  馬飼養環節與馬術運動、體育健身、民族文化、休閑旅游、保健康養等利用環節缺乏有效的銜接機制。針對國產馬性能特點的賽事體系設計尚需完善,生產性能測定數據未能與現有賽事對接,馬品種登記與賽事登記未能緊密銜接。馬產業各環節互動互促的機制尚未形成。

  (四)市場培育尚不成熟

  現有馬術運動產品和服務難以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多層次的賽事觀賞和休閑健身需求,馬術競賽表演、教育培訓、健身休閑等細分市場有待進一步培育。馬產業宣傳推廣力度不夠,大眾消費習慣仍需長期培養。馬產業發展在帶動鄉村振興和農牧民增收中的潛力需進一步挖掘。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馬產業發展,《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健身休閑產業的指導意見》都對馬術運動發展提出明確要求。近年來,馬產業已成為農業農村經濟和體育產業一個新的增長點,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一是馬術愛好者規模不斷擴大,馬術運動逐步成為大眾參與、喜聞樂見的體育運動,必將帶動整個馬產業的提檔升級。二是以馬為主題的體育、文化、旅游、教育深度融合,大眾騎馬健身休閑娛樂更加多元,馬文化旅游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三是以馬為核心的文化產業園區和文化產品不斷涌現,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新業態。四是發達國家馬產業發展理念、先進管理技術及裝備的引入,為我國馬產業加快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鑒。此外,馬乳、馬脂護膚品、馬血清、孕馬尿結合雌激素等產品不斷開發,市場需求潛力大。

  三、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和健康中國行動,以發展現代馬產業為目標,加快馬產業轉型升級,夯實產業基礎,完善標準體系,健全體制機制,強化人才支撐,發揮賽事活動、文化旅游的引領帶動作用,加快建立現代馬產業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產業體系,提升馬產業專業化、規范化、標準化、市場化水平,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馬產業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提升質量效益競爭力,走中國特色現代馬產業發展道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基本原則

  堅持市場導向,政策引導。順應消費結構升級需要,發揮馬術運動、馬文化活動、騎馬旅游等新興市場的引領作用,強化宏觀政策引導,加強部門協同配合,積極營造規范有序的發展環境,促進馬產業各領域共享融通,形成多領域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堅持統籌兼顧,分類指導。立足國內發展實際,針對不同區域、不同環節、不同生產經營主體實施分類指導。發揮行業協會功能作用,統籌各環節利益訴求,推動馬匹養殖、利用各鏈條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充分考慮我國地方馬品種資源優良特性、民族傳統文化習俗、消費習慣以及市場偏好,建立符合中國實際的馬匹養殖體系和馬術運動規則標準,打造符合中國馬特點的專屬賽事和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活動,發展中國特色馬產業。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我國現代馬產業發展的框架和體系初步形成,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格局初步形成,馬產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大幅提升,形成相對完備的現代化育種、高效養殖、診療保健、疫病防控、調教訓練、性能測定、競賽表演、健身休閑、文化旅游、產品加工和產業服務體系。

  ——自主育種創新能力明顯增強。選育3個專門化品系,馬匹鑒定和登記更加規范和普及,國內外馬種登記品種數達到36個。

  ——優良馬匹規模大幅增加。馬術運動和休閑騎乘用國產馬供給能力明顯提高,運動用馬數量達到10萬匹。

  ——賽事水平明顯提高。建成一批高標準的馬匹初級調教和賽事訓練基地,舉辦國家級國際級賽事達到150項,打造一批優勢產區和主要馬種的自主品牌賽事和活動。

  ——產業各環節協同發展。馬術競賽表演、健身休閑與文化旅游等融合發展,與馬術運動有關的賽事競猜研究和實施取得新進展,賽事和休閑娛樂對馬匹繁育與飼養環節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培育一批在育馬、馬匹交易與經紀、馬術俱樂部運營等方面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龍頭企業。

  ——產品供給數量和質量穩步提升。馬乳、馬脂護膚品等產品市場份額不斷擴大。

  四、區域布局

  充分考慮我國自然地理、資源分布、文化傳統、馬術運動發展特點,將全國馬產業發展劃分為三大發展區域。

  (一)傳統特色優勢區

  包括內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甘肅、四川等省區。該區域草原廣闊,馬術旅游資源豐富,馬品種眾多,馬文化厚重,是我國傳統的養馬區域。該區域既有傳統民間民族馬術活動和表演,也有現代馬術比賽和馬術表演,特色鮮明。重點打造以我國草原馬品種為主的特色賽事和活動,突出耐力賽和走馬賽,加強蒙古馬、岔口驛馬、焉耆馬等地方品種的專門化品系選育和調教訓練,更好滿足休閑騎乘用馬需求;加強品種改良技術推廣,提高馬匹繁殖效率;發揮區域特色優勢,建設一批馬術運動用馬和休閑騎乘用馬繁育基地,打造一批馬產業強鎮和產業集群,豐富民間民族特色馬術運動和文化旅游活動;因地制宜發展肉用馬、乳用馬和生物制品馬,提高馬乳、馬肉等產量和質量。

  (二)城郊新興發展區

  包括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區等城市周邊地區。該區域經濟發達、人口密集,文化休閑、體育健身市場空間大,馬術賽事多,馬術俱樂部數量增長快,已成為運動用馬數量需求最多的地區,對我國馬產業發展發揮著重要的引領帶動作用。該區域運動用馬以純血馬與地方馬雜交的半血馬和高血馬為主,純血馬、溫血馬、阿拉伯馬、汗血馬(阿哈—捷金馬)等數量也較多。重點打造速度賽、障礙賽、耐力賽和青少年馬術等品牌賽事,發揮區域人才、資金和市場優勢,充分挖掘馬術運動消費潛能,提升馬術運動綜合經濟效益,推廣青少年馬術運動。加強引進品種本土化選育,培育中國溫血馬、耐力馬、馬球馬,規范開展馬匹性能測定和調教訓練,促進現代馬產業與國際接軌。鼓勵有條件地區建立馬產業集群,帶動當地傳統農業向現代都市休閑觀光農業轉型。同時加強與傳統特色優勢區聯動,南北呼應、東西貫通、協同發展。

  (三)其他區域

  包括西南和東北等區域。該區域馬匹多以產品用馬和役用為主,市場開發不足,馬匹數量呈下降趨勢,但地方馬品種資源特點鮮明,其中,德保矮馬具有獨特的矮化基因,以體小靈活著稱,鄂倫春馬等林間騎乘性能突出。重點舉辦民族特色馬文化活動,健全完善符合市場需求的專門化品系繁育種群,加快特色馬品種開發利用,立足矮馬資源培育兒童騎乘和伴侶用馬,開發寵物馬市場;立足挽用馬資源培育觀光馬車用馬和森林康養休閑用馬。同時,利用地方馬產奶量高、生長速度快、飼料報酬率高和適應性強的特性,加快產品馬(肉、乳及生物制品)培育,滿足多樣化的市場需求。

  五、重點任務

  (一)建立現代養殖體系

  一是加強地方馬遺傳資源保護。組織開展地方馬遺傳資源調查,進一步查清存欄數量、分布和特性,全面掌握地方馬遺傳資源狀況。制定我國地方馬遺傳資源保護方案,國家級保種場實現“一場一策”,分級分類實施精準保種。對列入國家級保護名錄的馬遺傳資源實行重點保護,加大政策支持,全面落實保種主體責任。完善保種場、保護區和基因庫保護體系,建設國家馬種質基因庫,加強保種場基礎設施建設,擴大種群數量,因地制宜建立保護區,組織帶動周邊農牧民開展聯合保種。完善馬遺傳資源保護方式,研究應用胚胎、精子、細胞等遺傳物質超低溫冷凍保存技術。

  二是加快馬匹育種創新。制定發布全國馬遺傳改良計劃,明確馬術運動用馬、休閑騎乘用馬和產品用馬選育目標和改良方向,提高我國馬自主育種創新能力。成立全國馬匹育種專家組,指導全國馬匹育種工作。完善馬生產性能測定標準,指導生產性能測定工作規范開展。加大現代種業提升工程支持力度,加強馬育種場基礎設施條件建設。加快純血馬、溫血馬的本土化選育和擴繁,提高種質水平和供種能力,滿足高級別馬術運動用馬需要。發掘地方馬品種資源優良特性,開展專門化品系培育。以現有培育品種為基礎群,通過現代育種手段培育適應市場需求的中國溫血馬、耐力馬和乳用馬等專用品系。加快地方馬品種改良,提高生產性能,促進農牧民增收。

  三是推進適度規模標準化飼養。制定馬標準化飼養技術規程,將馬納入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范圍,在全國創建一批生產高效、環境友好、管理先進的國家級馬標準化養殖示范場,發揮示范帶動效應。加快馬飼料營養、疾病診治、飼養管理等基礎研究工作,逐步建立專用飼草飼料、獸藥等產品研發生產及應用技術體系,提升馬產業標準化養殖水平。制定馬不同用途、不同品種調教訓練及性能測定規程和標準。逐步改善馬匹飼養設施裝備條件,加快專用設備研發,提高國產化水平。

  四是規范開展全國馬匹登記。結合馬匹育種和馬術比賽需求,組織開展全國馬匹登記工作,推廣應用電子芯片,探索“一馬一證”信息化管理。組織制定馬匹登記實施細則,完善馬匹登記體系,提高馬匹登記的質量和規范化水平,推動與國際接軌。在品種登記基礎上,進一步完善運動馬匹和旅游用馬的登記工作。組織開展馬品種選秀、種公馬評定和拍賣等活動。對已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的品種、實施專門化品系培育的品種和國外進口主要品種優先開展登記,以品種登記促進賽事聯動和產業融合。

  五是加強馬匹疫病防治與診療。加快推進馬鼻疽和馬傳染性貧血消滅行動,嚴防境外非洲馬瘟等疫病的傳入,做好馬流感等多發疫病防控工作。對競技娛樂用馬以及高風險區域的馬屬動物進行重點監測,支持無規定馬屬動物疫病區和無規定馬屬動物疫病小區建設,建設國家馬屬動物疫病區域化研究中心,推進中國高健康高性能(HHP)馬匹認可。推廣馬匹疫病快速診斷、監測、控制、凈化等新技術,加快馬屬動物疫苗的研發。鼓勵有條件的實驗室開展檢測方法的研究,完善檢測技術,加強馬匹專用藥品檢測和違禁物質檢測。加強馬匹用藥管理,鼓勵研制馬屬動物專用藥品、疫苗,規范藥品使用。鼓勵在馬匹飼養集中區域建設馬醫院和馬病診斷實驗室,提供馬急腹癥和運動損傷等疾病的專業醫療護理產品和服務。支持傳統中獸藥在馬病防治和醫療護理中的推廣應用。

  (二)完善馬術運動體系

  一是大力發展馬術競賽表演。打造“業余—專業—職業”分層級馬術運動賽事體系,夯實群眾基礎,提升競技水平。培育一批職業化、商業化的馬術運動賽事品牌。持續辦好全國運動會、全國青年運動會馬術比賽以及全國馬術錦標賽等專業賽事。大力發展群眾喜聞樂見的賽事活動,制定業余賽事等級標準,支持舉辦以我國地方馬種為主的馬術賽事,帶動國產馬匹品種繁育、調訓與推廣。鼓勵和支持各級協會組織、龍頭企業打造業余俱樂部馬術聯賽、青少年馬術聯賽,豐富賽事供給。培育和推廣民族民間馬術賽事,弘揚傳統馬術運動。加快馬術裝備制造業發展,推動高校、科研機構、企業聯合攻關,建立馬術場地設施、馬術服裝裝備及相關用品、馬術培訓服務等系列標準,孵化培育國內有影響力的馬術裝備、場地設施建設供應商。

  二是拓展馬術健身休閑。建立中國馬術俱樂部等級評定制度,促進馬術俱樂部標準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設,重點培育一批品牌馬術俱樂部。培育國產運動馬匹用于體育旅游服務,整合國內馬術旅游資源,加快旅游產業與馬術運動融合,支持建設一批產業特色鮮明的馬術小鎮和馬業強鎮,鼓勵開發馬術文化旅游產品。支持新疆、內蒙古等地區開展馬術旅游、推廣長距離賽馬比賽。加大與世界各國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馬文化交流與合作,引入國外有影響力的馬文化表演娛樂節目,利用國產馬打造一批國內知名馬文化演出娛樂節目和產品,激活國內馬文化消費市場。

  三是探索推廣賽馬運動。研究制定出臺全國速度賽馬賽事標準和全國賽馬運動發展規劃,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賽馬賽事分級制度,完善國家賽馬賽事體系。提升賽馬賽事公信力,優化賽事聽證制度,推行職業從業人員準入考核制度,注重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完善馬匹藥品及違禁物品管控制度,逐步建立與國際接軌的馬匹福利制度,發布中國賽馬運動公信力年度報告。按照“小步、分步、穩步”和“先試點、后推廣”的原則,依照即開型體育彩票和大型體育賽事競猜型彩票發展規律及監管要求,推進速度賽馬賽事試點工作。

  四是復興馬球運動。行業協會結合工作需要依法依規設立馬球分支機構,發揮馬球專業委員會作用,制定馬球運動場地、競賽、馬匹、騎手和教練標準體系,指導地方有序開展馬球運動,推動馬球運動加快復興。

  (三)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一是構建協同發展機制。充分發揮馬產業文化、體育、娛樂的功能和價值,倡導“馬業+”的發展模式,促進馬匹繁育、馬術運動、文化旅游協同發展,形成產業鏈條各環節緊密銜接、互利共贏、聯動發展新格局。推動將馬品種、馬術運動、文化旅游等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增加馬業產值比重,促進馬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和農牧民持續增收。

  二是建設信息共享平臺。增強行業內信息共享、互認,開發產業大數據平臺,建立行業信息化管理體系,逐步形成繁育—登記—調教—性能測定—訓練—拍賣—參賽—退役等完整的運動馬發展模式。推動專業化馬匹拍賣交易中心建設。

  三是弘揚民族馬文化。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通過建設馬文化博物館、馬文化為主題的影視、演藝等新型業態,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深入挖掘馬文化資源。探索發展育馬、馬術、旅游和文化傳承為一體的馬產業發展綜合體,打造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馬文化品牌,提高群眾參與度。

  四是推動馬產業與特色旅游相結合。發展主題、特色騎馬旅游,遴選一批騎馬旅游精品路線,重點打造絲綢之路旅游、茶馬古道生態旅游、草原景觀帶旅游等國家精品騎馬旅游路線。

  (四)強化科技人才支撐

  一是加強科技創新攻關。鼓勵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和企業合作,開展特色基因發掘、高效繁育、健康養殖、臨床診療、疫病防控、調教訓練和性能測定等先進實用技術攻關,鼓勵第三方機構建立國家馬匹違禁物品檢測中心。加強馬乳、馬脂、馬血、孕馬尿等研究應用,開發精深加工產品,提升馬產品附加值。

  二是加強專業人才培養。鼓勵有條件的大中專院校開設相關專業,加強馬科學、馬醫教育和執業馬醫繼續教育,培養不同層次的專業人才。逐步建立與國際接軌的從業人員認證體系。支持行業協會、學會開展專業技術培訓,提高我國馬工、騎手、教練員、馬醫、調教師、釘蹄師、裁判員、賽事監管等專業化水平。鼓勵和支持地方開展馬術進校園活動、青少年馬術素質教育試點示范工作,加強青少年馬術人才儲備,支持開展青少年馬術教育的“馬術育人”工程。

  三是加大實用技術推廣力度。在主要養馬區域,依托畜牧獸醫技術推廣部門、行業協會和高校科研機構,利用現代網絡等科技手段,建立健全技術推廣服務體系,開展養馬實用技術下鄉活動,提高馬匹飼養管理、疫病防控和調教訓練水平。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規劃引導

  馬產業主產區要加強頂層設計,制定實施本區域的馬產業發展規劃,加大政策支持,強化措施保障,為推動馬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研究設立馬產業發展基金,多渠道建立馬產業發展融資渠道。建立健全馬產業發展部際會商機制,統籌研究解決馬產業發展中面臨的突出問題。

  (二)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

  鼓勵支持行業協會在馬匹飼養、登記、賽事組織、市場開發和品牌打造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不斷強化協會在聯系政府、服務企業、促進行業自律等方面的功能,形成分工有序、開放共享、密切配合的行業發展氛圍。強化行業發展前瞻性戰略性研究,建立行業自律約束機制,加強產業鏈上下游信息對接共享,引導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三)加強宣傳引導

  用好新媒體手段,加強馬產業發展的正面宣傳引導,大力宣傳我國地方優良馬遺傳資源、民族經典賽事和傳統馬文化,大力宣傳各地在推動馬產業發展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講好中國馬產業發展故事,共同營造支持現代馬產業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

  (四)強化國際交流與合作

  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學習借鑒國外馬產業先進發展理念,鼓勵引進優良馬種、先進裝備和高端人才,積極參加國際組織相關活動,參與制定國際規則和標準,加強與發達國家行業協會、企業、科研院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努力提升我國馬產業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成琪 )

《全國馬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

2020-10-09 10:59 來源:政府網站
查看余下全文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免费久久成年大A,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一 | 五月天AV在线资源站· | 亚洲欧美丝袜久久精品 |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国产老妇偷窥 | 亚洲欧美日本韩国综合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