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中的七夕

2020年08月25日 17:34    來源:燕趙晚報    鐘芳

  七夕節是中華民族富有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又稱女兒節、乞巧節等。《荊楚歲時記》中說:“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彩縷,穿七孔針,或陳幾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相傳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織女會在天上的鵲橋相會。人們在供桌上擺上瓜果,對著明亮的星星和遙遠的銀河默默地向織女祈禱。作為一個重要的傳統佳節,歷代文人墨客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全詩想象豐富,感情纏綿,以“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為主題,抒發了離別相思之情以及夫妻不得團聚的悲哀,讀來令人潸然淚下。

  唐代詩人權德輿的《七夕》描繪了當時人們七夕晚上乞巧的場景,“今日云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家人競相高興地打開妝奩和鏡子,在月下穿針引線,向織女乞巧,體現了人們過節時的喜悅之情。

  孟浩然的《他鄉七夕》寫道:“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誰忍窺河漢,迢迢問斗牛。”七夕時節,漂泊異鄉的詩人在他鄉旅館夜宿,不由想起了家鄉的七夕風俗,思念起遠在故鄉的親人,有感而發作此詩。雖是見景即興之作,卻情真意切,句句含情,寫出了游子佳節思親和羈旅他鄉的孤獨寂寞之感,從而引發人們的強烈共鳴。

  宋代李清照《行香子·七夕》:“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云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此詞用托事言情的手法,通過對牛郎織女愛情故事的描述,形象地表達了詞人郁積于內的離愁別恨,讀來令人感慨不已,是詠七夕詞中不可多得的藝術佳作。

  最著名的還數宋代詞人秦觀的《鵲橋仙》:“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首詞立意高遠,將抒情、寫景、議論融為一體,把天上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美麗傳說演繹為唯美浪漫的意境,抒發了對純真愛情的美好祝愿和熱烈向往。只要兩人真心相愛,忠貞不渝,即使終年天各一方又何妨。尤其是最后兩句,使全詞升華至新的思想高度,是七夕詩詞中的千古絕唱。

  “木蘭槳子藕花鄉,唱罷廳紅晚氣涼。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這是清代姚燮的詩《韓莊閘舟中七夕》,詩人于七夕之夜,在譽為“藕花之鄉”的微山湖上泛舟,觸景生情,提筆而作。此詩既描寫了微山湖如畫的風景,又融入了牛郎織女的愛情神話,使詩味更濃,頗具情致。

  千百年來,這些詩詞佳作為七夕節增添了無限光彩。漫步歷史長廊,在古典詩詞中品味七夕,我們心中又多了一份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郭博文 )

古詩詞中的七夕

2020-08-25 17:34 來源:燕趙晚報
查看余下全文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免费久久成年大A,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日本精品二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一级a做片免久久费观看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 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 日本高新在线亚洲视频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