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進行的2020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傳出一連串實體書店利好消息:素有“世界最美書店”之稱的日本蔦屋書店,年底將開出上海首店;繼長寧店后,中版書房落子奉賢;朵云書院的戲劇主題書店預計下半年亮相。據不完全統計,僅今年下半年,滬上就有十余家大中型實體書店點亮城市多個角落。
不可否認,今年的突發疫情對實體書店業造成巨大沖擊,但從長遠效應來看,書店生長擴張的足跡并未受阻。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書店業如何突圍,破局的“入口”是否只能依賴線上?昨天,中國實體書店創新發展年會暨長三角民營書店座談會成為書展的“頭腦風暴”現場,基于新鮮出爐的2020年上半年實體書店數據報告,一批書店負責人和出版業人士探討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實體書店的破圈之道。
精準探入垂直領域,以文化賦能所根植的社區
中金易云大數據平臺對全國逾5000家實體書店的監控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在疫情影響下,實體渠道遭受重創,同比下降31.47%。隨著疫情得到控制,實體渠道在二季度開始逐漸復蘇,五六月份銷售已恢復到去年同期八成左右,部分門店已超越去年同期。
“讀者在哪里,實體書店就往哪里去。”中金易云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朱英認為,此次疫情按下的“暫停鍵”給從業者提了醒:光靠模糊單一的傳統賣書業務,書店的抗風險能力難免岌岌可危。“不少書店會有意識地塑造‘鮮明人格’,以相對精準的門店畫像,為讀者提供差異化服務,更有助于增強用戶黏性。”
這也就不難理解,今年已開或即將開出的書店矩陣里,幾乎難覓復制“連鎖”模式,更多是將門店坐標精準嵌入垂直領域,牢牢抓住細分市場的潛在機遇,拓寬“書店+”新的可能性。
以滬上本土品牌大隱書局為例,創始人劉軍透露,年內滬上將開出的大隱郊野書局、大隱兒童書局、九棵樹藝術書店,分別位于浦江郊野公園、上海兒童醫院、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戶外公園、兒童醫院、藝術劇場,這些以往很難與書店聯想到一起的行業領域,反而成了書店開掘布局的新場景。
更多書店人發現,定位讀者偏好,進而展開精準營銷,或許是書店重塑價值的新路徑。座談會上,湖北省新華書店副總經理時軍談到,如今,知識內容載體和傳播方式日趨多元,渠道邊界更加模糊,如果在選址和定位上去主動吸引客群,將書店根植以往的市場空白點,以文化賦能所在社區或行業,反而能打造出細分群體的閱讀人文地標。
這一業內理念,在今年上海書展的“實體書店品牌館”上就能窺得一斑。沉浸式、場景化的書店街區,展示了數十家風格迥異的書店產品與風貌,賣書的同時賣咖啡、文創已不新鮮,跨界嫁接生態景點、旅游民宿、樂器培訓都逐一成真,充分釋放了實體書店融入多元業態的活力。
直播帶貨并非“萬能解藥”,書店仍需創新經營模式
疫情以來,大多數實體書店紛紛“上云”,借力互聯網社群、短視頻、直播帶貨等,拓寬經營渠道,豐富營銷手段,從“等人來”向“送出去”轉變,刺激消費。報告顯示,一窩蜂向線上轉移,或可在短期內改善書店的生存現狀,但并非“萬能解藥”,書店要走好走穩,還需創新經營模式,為消費者提供差異化服務,提升核心競爭力。
陜西嘉匯漢唐圖書發行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唐代偉認為,從根本上扭轉實體書店的經營困境,要用互聯網思維引領“書店重做”,從產品、服務、業務模式等角度尋找新定位。比如,為市場提供精準化產品,尋找和建立書店新的生存依托和消費價值,提升書店滿足用戶多樣化需求的能力,重建實體書店的場景價值,使其成為新時代的“學習場”或核心IP秀場。
報告透露,今年二季度有不少門店出現了逆勢增長。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于,不少門店加強了業務,不僅賣書還借書;或是發揮實體書店舉辦文化活動的便利性,提升服務能級,豐富文化供給的信心和決心。
以書展期間新開的中版書房奉賢店為例,該店采納了長寧店 “借閱卡” 服務,創新推出 “書店+圖書館”模式。每年的萬種新書,書店會員只需花98元年費就可全部帶回家,門店圖書書單每月都會進行滾動更新,持有借閱卡的讀者不用擔心書目的“新陳代謝”。有了這張卡,讀者每次借閱周期為60天,到期不方便還書還可進行快遞。店內全場圖書均在借閱范圍,實體書店也成了讀者的“私人書房”,這無疑大大提升了讀者的線下體驗。
與博物館、圖書館、黨建中心聯手輸出服務,成了不少書店開拓客群的新思路。比如大隱書局今年將繼續聯合徐匯、黃浦、楊浦區的圖書館,放大 “你選書,我買單”的服務范圍,讀者在書店借書的范圍不斷擴大,到圖書館或書店還書也更為便捷。臨港新片區的大隱湖畔書局,就聯合30家合作出版社,繼續放大“共享借閱”效應,開展“新書搶先看”活動,預計全年將投放新書8萬余冊,覆蓋讀者近百萬人次。
走進前不久新開的大夏書局·寶麗店,讀者不僅可以選購來自大英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的系列文創精品,還能直接聆聽博物館人打造的親子系列課程,書店變身小型博物館文化打卡地。在業內人士看來,跨界破圈,不光是融合其他行業資源,更要求書店擴散人文磁場的獨有輻射力,融入城市文化客廳,與所在的社區商區居民形成深切互動,成為美好品質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記者 許旸)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李冬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