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在直播屏幕那端聽到“關注、點贊、買它”的叫賣聲時,主播們賣的不一定是化妝品、食品、家電,也有可能是理財產品。
與網絡主播“買它!買它!”的經典營銷口號相比,理財直播則稍顯“低調”,其內容大多集中在理財知識普及、投資者教育、中低風險產品銷售。但是,理財直播的銷售業績一點也不低調。近日,在支付寶平臺上舉行的“理財直播節”攪動了市場的敏感神經。數據顯示,目前已有近40家金融機構在支付寶上開設了107場理財直播,累計覆蓋3419萬人次,其中不乏基金公司、保險機構,有的直播間當晚交易金額達到15.5億元。
作為一種互聯網銷售模式的創新,理財直播給用戶和金融機構更多的溝通交流方式,既能讓金融機構了解客戶需求、減少理財產品代銷中間環節及費用等,又能讓用戶更直觀地學習到相關知識,完善投資者教育,培育合格投資者,進而更好地促進理財市場健康發展。但在實際操作中,當下的理財直播市場存在一定程度的“魚龍混雜”,比如,有的直播主體不具有合法資質,有的直播內容存在誤導宣傳。因此,在鼓勵創新的同時,應高度重視“隱秘的角落”中的違規風險,務必把保障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作為重中之重。
一方面,要厘清理財直播中的主體責任,促使各主體切實履行相應義務,充分保證合法合規。比如,金融機構不得委托未取得合法資格的機構從事理財產品銷售,要嚴格管理從業人員的個人理財直播行為,確保其營銷信息合規準確。另一方面,要嚴格管理理財直播的相關內容。金融機構要遵守相關監管政策,不得出現不實陳述或誤導性描述,不得片面或夸大宣傳,不得違規承諾收益或承擔損失。此外,由于理財直播仍處于發展初期,監管部門也要持續關注理財直播市場的新形勢、新變化,不斷加大對理財直播銷售行為的監管力度,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面對理財直播,投資者也要保持理性。要根據不同的投資偏好對資金進行分撥,兼顧不同收益率,也要眼見為實,一切落實到合同上,還要留足活期或流動性資金以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