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在視頻平臺上看劇、刷綜藝成為很多人的休閑方式,但頁面不停彈出的廣告往往令人不勝其煩。在“買會員免廣告”的宣傳下,不少用戶花錢購買了VIP會員卡。但記者調查發現,在付費成為VIP會員后,不少用戶卻還是不得不收看不同名目的多種廣告。
開通會員后仍會遇到九類廣告
記者調查發現,在未開通會員的狀態下,多數視頻平臺都會在視頻播放前插入60秒至90秒的廣告,并在醒目位置標注“開通會員免廣告”或“開通會員免此廣告”。
但記者以平均每月十幾元的價格分別購買了多家視頻平臺的會員卡后,發現從打開App到完整觀看一條視頻,仍會遇到平臺播放的九類廣告——
打開App時的啟動廣告、App首頁置頂的滾動廣告、App首頁的嵌入廣告、播放頁面的掛頁廣告、隨機出現的“會員專屬廣告”、視頻內置的片頭廣告、劇中插入的“小劇場廣告”、不定時出現的貼屏廣告、暫停和緩沖頁面的懸浮廣告。
不少網友抱怨,這些不期而遇的廣告防不勝防。網友“蘇魂聆雪”吐槽,所謂“買會員免廣告”,不過是“非會員看非會員的廣告,VIP會員看精選的廣告”。
記者調查發現,多個視頻平臺的付費會員規則存在權益表述模糊不清、利用技術“打擦邊球”等問題,一些用戶協議對平臺與消費者的權利、義務規定不對等。
“開通VIP免該廣告”“點擊免此廣告”……記者調查發現,視頻網站在誘導消費者購買會員卡的同時,通過“此”“該”等限定詞,與消費者玩“文字游戲”。
記者查詢多家視頻平臺的VIP會員協議發現,與“開通會員免廣告”等宣傳時醒目位置的大字相比,“免除廣告”的限制解釋款項,卻往往設置在角落或協議的后半部分,難以引起注意。
作為視頻平臺的資深會員,北京的王先生發現,這些年來,一方面是“不期而至”的廣告越來越多,另一方面是用戶協議一再更改,令人無奈。
“打擦邊球”宣傳侵犯消費者權益
近年來,消費者與視頻平臺的相關糾紛不斷出現。在聚投訴平臺上,不少用戶投訴視頻平臺誘導購買會員卡,卻依然強行插播廣告。
2018年,蘇州大學法學院的一名學生因“會員跳廣告”服務而購買了愛奇藝的會員卡,但后來發現相應權益并沒有得到保障,故起訴愛奇藝。
蘇州市中院判決:愛奇藝公司未向原告充分告知其應有的權利和義務,導致原告在觀影體驗等方面受到一定的損害,應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向該學生承擔賠償責任。經綜合考慮,法院酌情判定愛奇藝公司賠償原告30元。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表示,視頻網站在設置廣告時應充分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自主選擇權與公平交易權。他認為,平臺方不應以“打擦邊球”的宣傳方式,引導消費者購買會員、逃避告知義務,同時又在觀影過程中以技術優勢插入廣告,這無疑侵犯了消費者的正當權益。 (據新華社北京7月8日電)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李江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