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是我們黨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點上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全會作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是黨中央審時度勢,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為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走向未來、贏得未來構筑了可靠的制度大廈,也從制度上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黨的基本方略提供了根本保障,為人類政治文明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本版即日起刊發系列文章,結合文化和旅游工作實際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和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面總結黨領導人民在我國國家制度建設和國家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積累的經驗、形成的原則,重點闡述了堅持和完善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部署需要深化的重大體制機制改革、需要推進的重點工作任務,為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為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寫下了歷史的篇章。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全會《決定》對文化問題高度重視,專門強調堅持和完善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制度,鞏固全體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對文化制度建設和國家文化治理作出了頂層設計,進行了全面部署。強調“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廣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深厚支撐。必須堅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強調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制度;完善堅持正確導向的輿論引導工作機制;建立健全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文化創作生產體制機制。特別是《決定》再次強調“健全人民文化權益保障制度”,作出了新的任務部署和制度安排。
健全人民文化權益保障制度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文化建設上的集中體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有關法律的制度安排。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為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決定》提出“堅持人民當家作主,發展人民民主,密切聯系群眾,緊緊依靠人民推動國家發展”是我們的“顯著優勢”。社會主義文化本質上是人民大眾的文化,是人民共建共享的文化。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權益,讓人民共享文化發展成果,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規定:“國家發展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文化藝術事業、新聞廣播電視事業、出版發行事業、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和其他文化事業,開展群眾性的文化活動。”“國家通過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通過在城鄉不同范圍的群眾中制定和執行各種守則、公約,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憲法確立了文化事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要地位,規定了政府發展文化事業的重要職責,為保障人民文化權益提供了根本大法的依據。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先后出臺了保障人民文化權益的兩部法律。一部是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這部法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通篇貫穿了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這一主線,為實現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提供了法律保障;另一部是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公共圖書館是傳承人類文明、傳播先進文化、開展社會教育的重要場所,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滿足公民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公民科學文化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有重要作用。公共圖書館法在總則中明確規定:“為了促進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發揮公共圖書館功能,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權益,提高公民科學文化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傳承人類文明,堅定文化自信,制定本法。”
健全人民文化權益保障制度必須推出更多群眾喜愛的文化精品。《決定》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完善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的引導激勵機制,推出更多群眾喜愛的文化精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種新矛盾表現在文化建設上就是人民對實現自身文化權益的要求和對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越來越高,文化建設上的問題也由過去的缺不缺、夠不夠到現在的好不好、精不精。因此,推動文化的繁榮發展,保障人民的文化權益,最根本的是要創作生產傳播好無愧于我們這個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文化精品。
健全人民文化權益保障制度必須完善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保障人民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決定》強調,完善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優化城鄉資源配置,推動基層文化惠民工程擴大覆蓋面、增強實效性,健全支持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機制,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高度,從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高度,確立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在文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把“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發展”“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方式,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把“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一項重要工作;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明確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蓋城鄉、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文化發展為了人民,文化發展依靠人民,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突出強調要滿足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對于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文化自信,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和成效,特別是實施了一批文化惠民重點工程,加大設施建設力度,著力增強服務效能,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和稱贊。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魏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