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如煙海的網絡小說中,不時有以農村、鄉土為背景的故事出現。這些作品大多以穿越、重生、架空歷史的二次元敘事方式,臆造一夜致富、改天換地的傳奇人生。它們固然描摹了鄉土情結、故園美好,但無論是從類型故事的創新,還是從鄉土文學的發展與農村現實題材的突破來說,都乏善可陳。優秀的網文作品往往都會成為下游產業與資本追逐的IP。考察近年來網文IP的影視、動漫改編案例,不難發現,農村題材、鄉土概念的網絡文學與其龐大的用戶群,與這二十年來風起云涌的鄉村變革是不匹配的。
當我們把視域放在中國現當代文學這一更大的范圍來考察鄉土文學、農村題材小說作品,可以發現,鄉土文學與農村題材小說曾經創造過中國文學史上的一次又一次輝煌。一些作家與作品甚至享譽國際,成為永恒的經典。魯迅的《故鄉》《社戲》《阿Q正傳》、沈從文的《邊城》、趙樹理的《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孫犁的《白洋淀紀事》、柳青的《創業史》、周立波的《暴風驟雨》、高曉聲的《陳奐生進城》、路遙的《人生》《平凡的世界》、陳忠實的《白鹿原》、莫言的《紅高粱》、賈平凹的《秦腔》《帶燈》、鐵凝的《哦,香雪》、周大新的《湖光山色》、關仁山的《九月還鄉》《農民》等,這些作品在當代中國社會的鄉村變遷史上濃墨重彩地繪制了一幅全景圖。或狀寫鄉土文化,或憂患鄉村困苦,或營造精神家園,或寄托羈旅情思,或直面城鄉二元對立的文化沖突,或揭示時代變革的風云激蕩。可以說,這些作品整體反映了百年來鄉土中國的變遷歷程,不僅具有文學史上的重大意義,而且是當時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的真實記錄與反映。其“鏡像”價值不言自明。
在這個意義上,有20年發展歷史的網絡文學作為當代中國文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應缺席。文學不僅僅是個人化寫作,不僅僅是供娛樂休閑的工具,而且要經世致用,與家國命運、時代興衰緊密聯系。一個時代的文學和故事,必然反映出這個時代民眾的趣味與面貌,必然要參與這個時代的社會文化議程設置,以鍛造與改變民眾的審美品質,提升國民世界觀與民族凝聚力。網絡時代之前的傳統鄉土文學與農村題材小說,繼承與發展了這一優秀文學傳統。
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國農村必將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以網絡文學為核心資源的網絡文藝怎樣為鄉村振興“鑄魂”?網絡文學在新農村建設中如何作為?能夠擔當什么樣的歷史使命?
網絡文學作者應該有鄉土文學自覺,要有自覺創造鄉土文學、農村題材新經典的理想和追求。今天的網絡文學作者應當自覺繼承與發揚從《詩經》以來幾千年形成的優秀鄉土文學傳統,自覺繼承和發揚魯迅先生以來中國現當代作家關注農村、關注農民的現實主義寫作傳統,自覺以新的媒介語言和敘事策略,講好當代中國鄉村故事,為新時代農村與農民提供新的文學養分,為新時代農村與農民塑造藝術形象,反映新農民的心聲,記錄他們作為建設主體參與的偉大創造,以創造新的鄉土美學范式。盡管這個時代的“鄉村”面臨的是一個高度迭代、日新月異的世界,農民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民,但無論如何變遷,鄉村地域文化、鄉賢鄉紳文化、鄉風家風文化、鄉土民俗文化等內涵構成國人共同的鄉愁記憶和精神家園,這都是共性的存在。守護鄉愁與建設鄉土文化家園是新一代網文作者的使命。
網絡文學各個界面要有“網絡文學+三農”的產業自覺。網絡文學以其海量內容和龐大的產業帶動作用,已經引起各方的高度關注與重視。“網絡文學+”成為網絡文藝產業的一個主流。但是“網絡文學+三農”的成熟案例目前鮮有實踐,更談不上成功。究其根本,是鄉村題材的網絡文學IP的缺失。如果從傳播渠道與營銷工具的角度來說,網絡文學依然可以在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中大有作為。當前,由于手機的普及和網絡技術的進步,有購買力的城鄉居民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轉向智能手機。以類型故事為主體內容的網絡文學及其衍生的影視產品,成為娛樂營銷、大眾傳播的主要載體。原產地農副產品、品牌鄉村旅游產品(如民宿)、鄉村生態保護等,都可以經由“網絡文學+創意傳播”的策略進行有效推廣。如果泛網絡文學產業的各個層面能夠以產業自覺的方式,參與到鄉村振興的時代潮流中,參與到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等每一個環節,則鄉村振興如虎添翼。
頂層設計上要有構建“大網絡文學與小鄉土故事”服務鄉村振興的戰略自覺。換句話說,要以“網絡文學搭臺、農民唱戲”的方式,鼓勵、支持、引導農民作者以主體身份參與網絡文學創造和創作的自覺。目前網文圈的常態是資本推動大平臺建設,網文作者以大體量文字創收并積累粉絲打造超級IP。這種模式固然有利,但同時也為相當多的用戶和作者設置了門檻。消費升級的新農民群體尤其是年輕一代,對于娛樂文化與日常碎片化休閑產品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與城市居民是同步的。這并不是說,農民只能閱讀農民文學,很多青年對于都市言情、玄幻仙俠同樣感興趣。但是相當多的農民對于與自己有關的、熟悉的題材和故事必然更感興趣。如何基于農民尤其是青年農民的網絡消費時間與數字閱讀習慣,打造屬于他們的“網絡文學鄉土故事會”?有研究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十年前網絡鄉土文學論壇發軔的同時,網絡游戲QQ農場、開心農場幾乎同步創建。今天的鄉土網絡文學,可以通過主流機制推動并發起的方式,打造由網絡文學主流大平臺、鄉土主題網絡文學平臺、客戶端、微博寫作等不同社區,互通、互動、互聯,充分發揮農民作者為主體的創造性,讓他們講述自己熟悉的故事,設置鄉土文化、農村變革的議題,參與到大網絡文學的創新創造中來。新時代農民,不僅是被動的消費者、讀者和用戶,同時也應是故事的講述者、生產者和傳播者。
當下所處的網絡時代,是鄉村振興的時代,也是文學重新啟航的時代。有理由相信,網絡文學必將為鄉村振興鑄就文化之魂,而鄉村振興也必將為網絡文學提供源源不斷的優秀故事和動能。一個線上線下結合的,一個文學的、媒介的、娛樂的、產業多聲部合奏的中國農村題材、鄉土文學大合唱將奏響鄉村振興的華彩樂章。
(作者:李安,系中國傳媒大學互聯網信息研究院研究員)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李冬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