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答問·聚焦傳統村落系列訪談之三】
本期嘉賓
中國人民大學首都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黃石松
山西大學教授、中國民俗學會常務理事 段友文
中南大學中國村落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劉燦姣
1.因地制宜探索經濟發展路徑
光明智庫:過上富足美好的生活,是城鄉居民共同的心愿。根據您的了解,今天傳統村落的經濟狀況如何,有哪些可喜之處,又存在哪些隱憂?
段友文: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鄉村社會轉型、農村城鎮化,加上“三農”政策的實施,農村群眾生產、生活、思想觀念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傳統村落作為我國鄉村社會發展的活標本,有其自身發展優勢。進入新世紀以來,住建部和國家文物局對歷史文化名鎮(村)實行命名和保護,取得了顯著成效。
傳統村落經濟狀況大體有三種類型:一是超常型,借助建筑遺跡、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優勢資源,加上交通便利,利用國家政策支持率先發展,走在了本區域村落發展的前列;二是常態型,這些古村落最初是依靠商業經營、特色產業發展起來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失去了原有的優勢,僅依靠傳統的農業經濟謀生存,村民生活水平不高;三是滯后型,一些古村落過去處于邊塞要道或商業交通古道上,地理位置重要,經濟條件相對優越,但是隨著時代變遷,曾經的輝煌已經逝去,村民由于缺乏市場經濟意識,創業熱情不高,生活水平遠遠落后于其他地區。
劉燦姣: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我國傳統村落的發展迎來了新機遇。具有地域與民族特色的傳統村落因地制宜,形成了不同的發展模式,尤其是文化旅游,對傳統村落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例如,湖南省江永縣蘭溪瑤族鄉勾藍瑤村是江永“四大民瑤”之一勾藍瑤的祖居地,是湖南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傳統村落。近年來,勾藍瑤村充分挖掘生態和文化資源優勢,推動瑤寨旅游發展,2018年全年接待游客達90萬人次,人均增收2000余元。
當然,在發展旅游的過程中,我們也要關注傳統村落空間權利利用問題。當前,村落的空間利用主體更多是地方政府、開發商,當地村民的空間權利有被忽略的傾向。我們需要思考和關注村落主體,因為他們才是與村落血脈相連的主人。
2.留住養家的人,拓寬居民增收渠道
光明智庫:要想留得住家,先要留住養家的人。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大量勞動力外流務工,傳統村落“空心化”問題嚴重。如何留住村民的心,營造良好的家園氛圍?
段友文:鄉村發展與整個社會現代化進程密切關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提出,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傳統村落的可持續發展要以此為方向,探索鄉村社會良性發展的路徑:要在文化教育、醫療衛生、農業科技、社會治理等方面加強鄉土人才的培養,營造良好的人居環境,提升他們的幸福感;要豐富現代農民群體構成,吸納返鄉創業就業的農民、想要享受鄉村生活的城市人以及其他新型職業農民;要重塑新型鄉風鄉俗鄉情價值體系,在鄉規民約、外來文化涵育和創新方面下功夫;要開發新業態、創造新職業,為鄉村居民提高經濟收入拓寬渠道,并借助旅游業實現傳統村落的文化復興和創新轉化。
劉燦姣:每座傳統村落都是活著的文化遺產,傳統村落的保護和發展離不開村落里的人。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總結推廣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經驗”。傳統村落擁有包括氣候資源、山水風光、古樹名木、歷史建筑、民俗文化等在內的文化和自然資源,可以通過確權登記、評估量化,讓當地村民擁有股份、參與分紅,收獲經濟效益。同時,村民也能在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的過程中,享受到鄉土文化的熏陶和滋養,收獲到由青山綠水帶來的環保紅利。
3.以新發展理念處理好保護與開發的關系
光明智庫:當前,一些古村落過度商業化發展,引發種種詬病。如何處理好保護與開發之間的關系,為傳統村落營建良性的發展空間?
黃石松:資源不開發是浪費,而過度開發就會產生破壞,最終導致資源的毀滅。當前,傳統村落發展出現了兩種現象:一是守著金山銀山卻不能轉化為經濟資源,人員外流、貧困加劇,村落逐步走向衰敗,甚至廢棄;二是村落資源過度開發,商業化、同質化問題嚴重,千村一面、缺乏特色導致自身吸引力弱化,文化和經濟功能都在消退。
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傳承與發展中沒有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系:一是人與自然的關系。最核心的因素是“人”,片面追求保持原始風貌,不考慮當地居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不發展經濟、提高收入水平,最終必然導致村落走向衰敗。二是發展與保護的關系。過度開發歸根結底是人心太急,過度追求經濟功能往往適得其反,在犧牲文化功能的同時,經濟功能也在不知不覺中逐步衰減。
段友文:處理好保護與開發關系的核心點在于形成可持續的發展觀念,在保持資源質量及其所提供服務的前提下,使經濟發展的凈利益最大化。追求經濟利益是直接目的,然而前提是要保證資源本身的穩定性,避免在過度開發的洪流中以犧牲資源為代價謀求利益。要注意,“深度開發”并非“過度開發”,前者注重資源開發的創新性、獨特性、內涵性、層次性、可持續性,并非簡單地關注資源開發的數量與速度;后者則將眼前的經濟利益、資源的短期價值等因素放在首位,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到重復建設以及盲目粗放式的開發中。
因此,我們強調用深度開發取代過度開發,具體而言要保護農民根本利益,涉及耕地林地、宅基地、糧食生產等問題,絕不能觸碰政策紅線;要以鄉村文化保護為基礎,將農耕文化中農具、民居、歷史建筑等物質景觀,以及祭祀、節慶、飲食、民俗、手工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外來現代文化因子交融,通過旅游產品的設計、開發和科技元素的植入產生經濟效益,實現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活化與創新;要以農業為基礎,通過現代技術滲透、體制創新、資本與資源要素集約化配置,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最終為鄉村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以及新型鄉村文化價值體系的構建提供動力與保障;要加快農業生產方式轉變,促進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與生態、科技、文化、旅游、教育、康養等業態融合,為鄉村發展提供動力源泉。
劉燦姣:保護與發展實質上并不矛盾,傳統村落的商業化開發應該有一個合理的度,如果控制得好是可以實現協調發展的。
具體而言,首先要把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放在首位。傳統村落的發展應始終適應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在此基礎上進行適度利用和發展。其次是在傳統村落商業化開發的過程中,必須將保持文化原真性、整體性和活態性原則貫穿始終,這樣才能為傳統村落營造可持續的發展空間。傳統村落強盛的生命力在于其代際傳承的文化,不僅體現在精美獨特的歷史建筑上,更體現于當地村民活態的生產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精神信仰、道德與價值觀念等非物質文化方面。
4.讓村落在富有生命力的狀態下鮮活明朗
光明智庫:傳統村落發展的過程中,有些地區存在當地居民被邊緣化的問題。怎樣堅持以人為本,保障他們的知情權、發展權、房屋修繕權等等?
劉燦姣: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發揮好農民主體作用”,在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中,也應充分尊重村民的主體地位,不斷發揮村民的內生性力量。首先,可考慮將部分建筑的修繕資質歸還給居民。當地居民祖先在修建房屋的時候,依照自己的審美習慣,用當地的材料、工藝建造,當地工匠深諳建筑的工藝結構、制作流程、空間布局等,修葺維護相對更加符合原貌。其次,要尊重傳統村落居民參與經濟、社會、文化等發展并享受發展紅利的權利。最后,各級地方政府在傳統村落申報認定、規劃編制、資金籌集方面,應積極滿足村民的知情權、參與權以及監督權,只有政府、村民、社會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讓村落在富有生命力的狀態下鮮活和明朗起來。
段友文:在傳統村落,尤其是一些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的貧困自然村,村民人口老齡化嚴重,文化教育水平和社會參與度較低,的確存在著被邊緣化的問題。因此,傳統村落的發展要充分調動起當地居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把維護當地村民的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改革完善鄉村基層治理體系,推行傳統村落中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結合的新型鄉村治理體系,強化廣大村民的參與意識、對村干部工作的監督,對村務及財務管理透明化公開化,廣泛聽取村民的合理化建議和意見,提升村民對基層管理機構工作的滿意度;要落實產業精準扶貧,通過集體資源和生產生活資料入股或帶資入股等方式,幫助貧困戶實現無風險、穩定的收益,也可以通過非遺技藝生產轉化和創業資助等途徑,促進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政策保障的紅利和村民增收的實現可以大大提升村民對村落傳統文化的自信心和認同感,從而產生對村落傳統文化自發自覺的保護意識,逐步轉變被邊緣化的處境。
黃石松:隨著我國傳統村落經濟的發展,村民追求的不再是單純的物質條件,而是人的全面發展。在這方面,政府需要發揮引導、發動、組織、協調、服務的作用,同時賦予農民自主發展的權利。要推進城鄉統籌,逐步建立健全農村基本社會保障、社會福利和社會救助制度;要提高基本公共服務的能力,包括交通設施、醫療衛生、文化教育、養老服務等基本公共服務的供給;要提供、增加公益性就業機會。比如,有些市郊通過政府購買服務,開發了護林員、護河員、養老照護員等崗位,讓他們從事環境保護、失能和孤寡老人照護及巡視探訪、垃圾集中清運等工作,在改善農村生活環境的同時提高了農民家庭收入。
學術支持:中南大學中國村落文化智庫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曉、蔣正翔、王斯敏、蔣新軍、王佳、成亞倩 通訊員 焦德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