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追夢的“農創客”

2019年01月15日 09:18    來源:經濟日報    喬金亮

  隨著返鄉下鄉“雙創”人員不斷增加,農村“雙創”領域逐漸從傳統種植、養殖向農產品加工流通、休閑旅游、電子商務等延伸。各地積極出臺扶持政策,鼓勵創新主體發展更多的新產業新業態,推動鄉村產業鏈從低端到高端提升

  日前,全國新農民新技術創業創新博覽會在江蘇南京落幕。本屆博覽會由農業農村部、中央網信辦共同主辦,集中展現了農村創業創新的最新成果,簽約和意向合同金額超過420億元。國家蘋果大數據公共平臺、3D打印制作的奧特曼甜餅、共享植保無人機新模式……參觀的觀眾表示,許多項目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許多新農民的創業創新故事給人以啟迪。

  到農村去,當農創客!既創新創業、放飛夢想,又振興鄉村、造福一方。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表示,大量新農民到農村創業創新,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退役士兵、企業主等返鄉下鄉“雙創”人員累計達780萬人,農村成為創新創業的熱土。

  “雙創”層次不斷提升

  走進位于湖南省東安縣井頭圩鎮的霞棲農業產業園,整齊的大棚依次排列,一籃籃雙孢菇裝車準備發出。年近知天命的蔣建國,是土生土長的霞棲村人,1995年離鄉闖蕩,先后在多地從事蔬菜批發。2014年,他帶著全部身家,回村成立農業產業園。園區培育雙孢菇所用的基土經麥稈和稻草多次發酵而成,需定期更換,而換下來的基土可用于種植有機果蔬。靠著主打有機牌和循環農業,園內220個大棚的果蔬供不應求,遠銷國外。園區實現年產值近2億元,2017年入選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園區。

  “現代技術深刻改變著農村面貌,目前全國已建設了1000多個具有區域特色的農村創業園區(基地)。”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司長曾衍德說,農村“雙創”領域正從傳統種植、養殖向農產品加工流通、休閑旅游、電子商務等延伸。據農業農村部統計,目前82%的創新創業項目屬于一二三產業融合領域,54%的農村創新創業主體廣泛運用互聯網、智慧農業等新技術,有89%的項目都是聯合創業和合作創業。農民點點鼠標、劃劃手機,就能把優質土特農產品送進千家萬戶。

  農業農村部新聞發言人廣德福表示,近年來,農村“雙創”的層次比以往有明顯提高,城里有的“雙創”類型農村也都開始出現。一方面,新業態層出不窮。農業與技術跨界深度融合,形成了“農業+”多業態。農業+加工流通催生了儲藏保鮮、個人定制等延伸型農業;農業+信息產業催生了在線農業、直播農業、數字農業、農業眾籌等智慧型農業。

  另一方面,新模式不斷涌現。農業經營在與消費對接過程中形成了許多新商業模式。智能化生產模式深度應用信息管理技術,實現食物個性化定制、工業化生產。終端物流配送模式建設前端倉儲分發基地和后端取件終端平臺,打通“最后一公里”。資源共享模式利用共享農莊等平臺,將土地、農房等各種資源整合,為消費者和財產所有人帶來雙贏。

  政策禮包內容豐富

  農村“雙創”為何如此火熱?這離不開農村軟硬件環境的改善。一方面,鄉村建設提速擴面,基礎條件不斷改善。以全程冷鏈為代表的現代物流向農村延伸,新型通信技術快速向農村覆蓋。同時,新型經營主體近400萬家,新型職業農民超1500萬人,為“雙創”提供了人才支撐。另一方面,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市場空間越來越大。2017年,我國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降為29.3%,對優質綠色農產品的需求大幅增加。越來越多的城里人向往鄉村,望山看水憶鄉愁成為時尚,這都是農村“雙創”的商機。

  各地積極落實中央支持農村“雙創”政策大禮包,出臺落實了一系列配套政策。2017年10月,江西省定南縣被確定為國家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試點縣,先后出臺了支持返鄉創業優惠辦法、人才回歸工程實施方案,送去了財稅支持、創業補貼等禮包。同時,還為返鄉創業提供創業孵化、融資幫扶、創業培訓和人才咨詢等保姆式服務。截至目前,全縣授予首批返鄉創業示范企業12戶,返鄉創業人員達4500多人,帶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2萬人。

  經濟日報記者了解到,各部門出臺的農村“雙創”政策大禮包涉及土地、財稅、信貸、人才等多方面。既保障“雙創”合理用地需求,也進一步擴大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試點范圍;既推動建立多層次創業融資基金,也建立城市專業人才定期服務鄉村機制。通過政策推動、鄉情感動、項目帶動,推動能人返鄉、企業興鄉、市民下鄉,集聚起全社會投資農業農村的熱情,實現各類“雙創”主體協同發展。

  “可以預見,農村創業創新主體會不斷迎來新機遇。扶持政策還會更多更有力。”韓長賦說,目前,推動鄉村振興的政策體系正在加快構建,農業農村部正在按中央要求加快制定出臺土地出讓收益更多用于農業農村、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等政策文件,配套的各項支持舉措也在陸續出臺,農業農村“放管服”改革正在深入推進。

  形成利益聯結機制

  應當看到,我國農村“雙創”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和短板。比如,打造的新業態偏少,產業質量效益不高,形成的品牌雜而不亮等。創業創新本不易,農民“雙創”更不易。記者采訪的多位返鄉創業者表示,受企業規模、信用條件等限制,貸款難、貸款貴是個困擾。除了資金難題,他們還面臨用地審批難題和難以留住高素質人才的問題。

  如何打造農村“雙創”升級版?專家提出,要充分依托鄉村資源要素,在合理投入的前提下,創辦更多更豐富的新產業新業態。推進農業+加工流通,創辦中央廚房、共享農莊等分享型農業;推進農業+文化娛樂,創辦創意農業、教育農園等體驗式農業;推進農業+特色工藝,發展特色編織、特色手工業等鄉土特色產業。通過城鄉兩頭共同發力,推進鄉村產業鏈從低端到高端提升。

  韓長賦表示,農村“雙創”不能剝奪農民的財產權益和發展機會,更不能“富了老板,虧了老鄉”。要在建立與小農戶的緊密利益聯結機制上下功夫,創辦更多農民參與度高、受益面廣的產業,推行“訂單收購+分紅”“農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多種利益聯結方式,鼓勵農民將經營權、設施裝備、政府補貼等折股量化參與農村“雙創”,讓“雙創”成果惠及更多群眾。

  “讓更多群眾享受‘雙創’成果。”貴州遵義市匯川區大坎村第一書記、全國勞動模范張明富和記者分享了他的返鄉創業創新故事。早年間,他在廣東順德一家工廠從漆工做到技術骨干。回鄉后,在較短的時間內,他建立起鵪鶉養殖全自動生產線,以“企業+農戶”模式,創辦了夢潤鵪鶉有限公司,年產360萬羽,并為農戶免費提供場地和技術,惠及萬余農戶。在他的帶領下,年創收50萬元以上的村民有200人。他也被農業農村部評為100名農村創業創新優秀帶頭人之一。

  在廣袤的農村大地上,新一輪的創新創業浪潮正蓬勃興起,從田間地頭的“土專家”,到互聯網上的“新農人”,再到創新工場的“農創客”,越來越多的城鄉各類人才投身其中。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劉園香 )

做一個追夢的“農創客”

2019-01-15 09:18 來源:經濟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免费久久成年大A,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在线婷婷视频 | 在线看免费看国产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