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為動力 立足資源優勢 文化產業發出云南響聲

2018年12月10日 09:55    來源:云南日報    李開義

  原標題:【巨變彩云南 譜寫新篇章】文化產業的云南響聲

  氣象萬千的七彩云南,一塊不斷創造文化傳奇的地方。

  11月10日,被譽為“舞蹈詩人”的楊麗萍,甩掉受傷后使用的雙拐,在長沙市上演舞劇《孔雀之冬》,這一天正好是她60歲生日。舞臺上,她那呈現生命之美的孔雀形象,圣潔而絢麗,形象地反映出改革開放給她藝術生命帶來累累收獲的金色年華。

  楊麗萍出任總編導并領銜主演的《云南映象》以5000多場的國內外商演,創造了至今中國大型舞蹈演出場次無人企及的紀錄,成為改革開放40年云南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一路風雨兼程、砥礪前行,云南文化產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 “歌舞云南”“文學云南”“音樂云南”“影視云南”,鑄就了熠熠生輝的“文化云南”品牌,走出了一條具有邊疆民族地區特色的創新發展道路,“云南現象”和“云南模式”,發出文化自信的云南響聲。

  數據顯示,云南文化產業增加值從2014年的396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517億元,成為全省經濟發展的亮點。

  以改革為動力

  文化產業長足發展

  從1996年在全國率先提出云南民族文化大省戰略建設,到向民族文化強省邁進,從2004年“云南文化北京系列宣傳活動周”活動開啟大規模進軍文化產業,到現在文化產業向支柱產業推進,文化改革創新,一直貫穿于云南文化產業發展的不凡歷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聚焦文化領域“四梁八柱”性質的重大體制機制,云南積極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實施2014年制定的《云南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確定的24個方面117項改革任務。4年來,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全部轉企改制,優化了文化產業布局,推進了文化創意和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推動文化產業轉型升級。

  文化產業發展走上了快車道,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傳統產業鞏固壯大,文化創意產業、文化信息產業等持續發展。

  我省的文化企業,從2014年不到14200戶增加到目前的29197戶,重點文化企業數量從344戶增加到743戶。云南文化、駿宇文博、微想科技、金彩影業等7家文化企業在新三板掛牌。

  文化產業聚集區走向成熟。昆明市、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麗江市、迪慶藏族自治州、保山市5個州市的文化產業增加值占當地GDP的比例已接近或超過5%,成為支柱產業。

  “文化+”“互聯網+”催生文化產業跨界發展的新業態。2018創意云南文化產業博覽會上,VR全景/AR/3D等數字視覺技術、虛擬現實、人機互動、機器人技術、巨型地幕影院等創意文化產品集中亮相,展示出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的無限空間和巨大潛力。

  立足資源優勢

  特色產業煥發光彩

  “彝繡產品走得了秀場,也進得了市場。”楚雄彝族自治州文產辦副主任周兵介紹,2017年全州繡女5萬余人,彝繡產業總產值超過1億元,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產業。楚雄彝繡和彝族服裝服飾不斷亮相北京、上海乃至世界的時裝舞臺,精美的民族服飾和刺繡走向全國、乃至世界。落戶楚雄的“七彩云南民族賽裝文化節”,已經成為云南民族服裝服飾文化的一張閃亮名片。

  立足民族文化資源優勢,突出云南特點,實施文化與旅游、文化與科技、文化與金融融合,云南文化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2013年,在全國率先出臺了《云南省民族民間工藝品發展規劃》,重點打造以“金、木、土、石、布”為核心的特色文化產業,通過打造“地域牌”“民族牌”“特色牌”,喚醒了沉睡的民族文化資源,民族民間工藝品提質增效,穩步發展,開拓國內外市場,逐步形成產業發展體系。

  建水紫陶、鶴慶銀器、個舊錫器、劍川木雕、開遠根雕等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間工藝品,年產值均在10億元以上。

  通過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型發展,特色產業快速發展,“一村一品”,花開城鄉;通過文化技藝與現代時尚元素的融合,一批具有創新創意元素的文化企業生產的民族手工刺繡、扎染、民族娃娃、布藝包、斑錫、斑銅、烏銅走銀等特色工藝品,在海外市場嶄露頭角,成為文化產品出口創匯的重要來源。

  植根于民族文化、歷史文化和自然景觀的深厚土壤,演藝產業繁榮發展。《云南映象》《麗水金沙》《印象麗江》《夢幻騰沖》《瀾滄江·湄公河之夜篝火晚會》等一批旅游演藝項目,長演不衰,帶動了當地旅游業發展,帶動了群眾就業。

  發揮“天然攝影棚”優勢,把影視產業打造成為重點、亮點產業,云南民族題材和歷史題材顯示出藝術創作拍攝的優勢和獨特魅力,不少作品獲得全國性和國際性獎項,云南影視走進了一個新時代。涌現了《花腰新娘》《婼瑪的十七歲》《楊善洲》《好大一對羊》《木府風云》《茶頌》《我的團長我的團》《滇西1944》》《鍛刀》《西南聯大》等具有廣泛影響的優秀影視作品。

  “走出去”發展

  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今年7月7日,伴隨著中國《小河淌水》和緬甸《瓦城的花朵》的音樂,緬甸仰光中國文化中心在仰光正式啟用。來自云南的楊國正等3位老師,為緬甸學生講授中國書畫、茶道、面塑,緬甸學生專注的眼神,流露出對中國文化的喜愛,這是記者在緬甸仰光中國文化中心看到的生動場景。

  近年來,我省與文化和旅游部先后共建了柬埔寨金邊中國文化中心、緬甸仰光中國文化中心。伴隨著中國文化的步伐,云南文化產業也走出國門,開啟了文化產業“走出去”的“云南樣本”。

  利用與南亞東南亞地緣相近、文緣相通、人緣相親的獨特區位優勢,以“親誠惠容”的外交理念,云南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

  通過實施《云南文化產業“走出去”三年行動計劃》,走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發展之路,形成了多渠道、多層次、寬領域的文化產業“走出去”格局。昆明市成為全國首批對外文化出口基地,圖書報刊、歌舞演藝、廣播影視、廣播電視傳輸服務、工藝美術品等紛紛“走出去”,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站得住”“能生根”。《吳哥的微笑》開創了在柬埔寨駐演的先例,累計演出超2300余場,成為我國在國外定點駐演時間最長的經典劇目,新知集團的華文書局在海外建成8個國際連鎖華文書局,電視連續劇《舞樂傳奇》開啟了中緬電視劇合作的歷史。

  與中央外宣旗艦媒體共同創辦《中國東盟南亞特刊》《橋時代》等刊物,云南日報報業集團與9個國家的主流媒體合作開辦了6種語言14份《中國·云南》新聞專刊;云數傳媒率先將中國數字電視地面傳輸DTMB技術標準落地老撾、柬埔寨。

  今年的云南文博會,簽約金額達127.78億元,12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前來參展,體現了云南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實效;定期舉辦的亞洲微電影節、中緬胞波狂歡節、中老越3國丟包狂歡節、目瑙縱歌節等文化交流活動,成為與周邊國家文化交流合作和推動對外文化貿易發展的重要平臺。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進入新時代,云南文化產業踏上新征程,朝著2020年文化產業成為我省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目標,整裝再出發。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邵希煒 )

以改革為動力 立足資源優勢 文化產業發出云南響聲

2018-12-10 09:55 來源:云南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免费久久成年大A,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
日韩精品午夜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 |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不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性爱视频 | 日韩亚洲经典视频在线观看 | 日日摸夜夜摸狠狠摸中文字幕 | 一区区日韩国产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