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戲曲下鄉助力文化振興

2018年11月16日 09:21    來源:農民日報    張培奇 范亞旭

  從《花木蘭》《打金枝》等傳統劇目,到《朝陽溝》《焦裕祿》等現代戲經典劇目,再到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十九大精神傳天下》《光輝的歷程》等小戲小品……在素有“戲曲之鄉”美譽的河南,群眾戲曲基礎十分深厚。

  2017年4月,中宣部等下發了《關于戲曲進鄉村的實施方案》,河南省認真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精心組織開展戲曲進鄉村工作,加快了優秀文化資源向基層傾斜的速度。

  送惠民的戲曲、播文化的種子。經過一年多的發展,河南省逐步探索出一條“送”“種”結合、“育”“融”并重的戲曲進鄉村之路,筑牢了戲曲振興的根基,鞏固了農村基層文化陣地。

  黨政主導與社會參與相結合,健全戲曲進鄉村常態機制

  戲曲藝術是深受河南群眾喜愛的藝術形式。河南省委、省政府從2008年就開始組織實施“舞臺藝術送農民”等惠民活動。據介紹,全省堅持省、市、縣、鄉、村五級聯動、政府買單、院團演出、群眾受益的運行模式,推動戲曲進鄉村進得廣泛、進得持久。

  自《關于戲曲進鄉村的實施方案》印發后,河南把戲曲進鄉村列為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項目,按照省、市、縣三級團體每場演出2萬元、1萬元、6000元的標準進行政府采購,每年省、市、縣三級財政投入近1億元,以此保障全省戲曲演出和創作生產。

  為防止戲曲進鄉村面臨“老戲老演、老演老戲、老是老觀眾”的問題,河南省對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對新創演的現實題材作品優先支持。“有必要對戲曲劇目進行創新,送進鄉村的戲應該多一些反映鄉村現實生活的新戲。”河南省豫劇院院長李樹建認為。

  截至目前,河南全省有5萬多支群眾自發組成的戲曲社活躍在農村地區,參與戲曲進鄉村的各類表演團體2296個,全年共開展各類戲曲演出兩萬余場,實現了全省所有鄉鎮和貧困地區行政村全覆蓋,惠及群眾超過6000萬人次。

  “送戲”與“種戲”相結合,滿足群眾需求,厚植“育戲”土壤

  按照“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原則,河南省通過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精準滿足群眾的戲曲文化需求。在線下,采取問卷調查、現場訪問等方式,了解農民的實際需求,以此確定年度戲曲進鄉村的劇(節)目目錄。在線上,建設覆蓋18個省轄市、108個縣、兩萬多個鄉村服務點的“百姓文化云”數字公共文化服務平臺,把“遙控器”交到群眾手里,讓群眾足不出村就能通過網絡進行“點單”。

  “今年全市建立了‘百姓文化云’平臺,整合各類戲曲資源,進行數字化處理,從‘實體送戲’拓展到‘數字送戲’,讓群眾隨時隨地可以看到想看的精品劇目。”說起戲曲“云平臺”,新鄭市委書記劉建武自豪地說。

  戲曲的發展離不了育苗培優。河南省深入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加強戲曲藝術的教育普及,保證每名學生每年免費觀看一場優秀戲曲演出,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全省全覆蓋。同時,組織開展“百家院團進百縣、千名名家進千鄉、萬名演員進萬村”結對幫扶活動,通過吸納基層院團演員到省直院團進修,與中國戲曲學院合作辦班,舉辦“教你一招”培訓活動等方式,培育了眾多熱愛戲曲的文藝人才。目前,全省各縣(市、區)每年開展戲曲培訓4次以上,實現戲曲文藝團隊培訓100%覆蓋。

  戲曲振興與鄉村振興相互促進,推動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戲曲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方面,河南省以推進農村文化建設、開展文化活動助推鄉村振興、精準扶貧工作,解決好戲曲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

  國慶節前夕,河南省豫劇院三團走進了虞城縣田廟鄉的貧困村——石莊村。消息傳出后,周邊村的戲迷早早地趕到現場。

  劇種傳承好才能壯大。河南省實施稀有劇種的分類保護和傳承發展,以收集傳統劇目劇本近2000部,復排傳統劇目456部。

  河南省還把創作扎根在民間,先后組織900多名藝術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從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群眾的日常生活中挖據素材、尋找故事,先后編創了反映脫貧攻堅、環境保護的《重渡溝》《堯山情》等70多部“接地氣”“有生氣”的戲曲作品。

  戲曲進鄉村必須有平臺、有場地。河南省以“進”促建,自2016年以來,共籌集資金1.78億元建成貧困地區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示范工程663個。截至目前,全省村(社區)綜合文化中心建成40187個,建成率79.57%,比去年年底提高了28%。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劉園香 )

河南:戲曲下鄉助力文化振興

2018-11-16 09:21 來源:農民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免费久久成年大A,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
午夜福利中午字幕在线播放 |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一区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高清 | 亚洲小电影在线观看的网址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