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恰逢中國電視劇春華秋實60載。幾十年間,迎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不同時期的國產劇真實記錄著百姓生活的點點滴滴,生動展現著社會發展的滄桑巨變。而伴隨著一部部精彩劇作的閃亮登場,最能深入心靈、感人肺腑、陶冶情思、激蕩精神的還是那一個個魅力四射的經典人物形象,這些“熟悉的陌生人”成為一代代觀眾心目中永不磨滅的精神印記。
人性底蘊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
“把脈時代進程、深掘生活底蘊、引領百姓認知”一直是中國電視劇創作的優良傳統。60年間,一大批電視劇人充滿誠意地表現改革深化期與攻堅期的復雜社會現實和觀念碰撞,多維度地展示時代變遷中人民群眾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直面社會焦點話題,揭示社會發展規律,引領大眾文化認知,回應百姓心靈呼喚,對于爭議話題敢于和善于碰觸、正視與表態,彰顯出電視劇人難能可貴的使命、擔當、情懷。那些脫胎于生活、著眼于實際、聚焦于熱點的現實主義作品,尤其是其中的主人公,給觀眾帶來最真切的情感觸動與最深刻的心靈共鳴。
《情滿珠江》里的梁淑貞,作為“改革弄潮兒”的典型代言人,向我們折射出面對物質誘惑和精神誘惑時的理性定力與是非抉擇;《蒼天在上》中的黃江北,作為臨危受命的代理市長,憑借至正至誠的信念、有膽有識的素養、能屈能伸的智慧,引領起社會之正氣,樹立起從政者之楷模;《雞毛飛上天》中的陳江河,作為白手起家的商界傳奇,生動詮釋出“誠信”在經商和做人上中流砥柱式的靈魂性價值。這些人物身上,既昭示了社會發展的內在邏輯規律,又表明了宏觀環境和微觀個體之間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
與此同時,從《渴望》中的劉慧芳、宋大成到《過把癮》里的方言、杜梅,從《金婚》里的佟志、文麗到《父母愛情》中的安杰、江德福,從《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中的張大民到《媳婦的美好時代》中的毛豆豆,他們用不同視角解讀了“幸福”的多重含義,以親情、愛情、友情的中國式表達撫慰社會轉型期帶來的心靈陣痛,傳遞出溫暖、和諧、積極向上的主題意蘊,從《北京人在紐約》中的王起明到《永不瞑目》里的肖童,從《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到《奮斗》里的米萊,著力刻畫了不同領域里的尋夢一族追求人生價值,為理想而堅持、忍耐、打拼的生命歷程,為昂揚的勵志精神涂上了一層溫暖的人性底色。
這些在觀眾口碑中誕生出的經典形象啟示創作者:傾真心才會得民心,接地氣才會有生氣。只有將真實的社會生活融入生動的藝術創作,讓作品中的感人瞬間激發生活聯想、豐富倫理感知、契合內心期待、引發情感共鳴,藝術地呈現社會生活中的常識高下、常情冷暖、常德好惡,生動地詮釋小人物對美好夢想的期盼與奮斗,才能在受眾的多元文化選擇中實現作品口碑與市場的雙贏。
民族精神與傳統文化是精神動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深邃,從不同角度記錄著中華民族精神發展的光輝足跡,為華夏兒女構筑著心靈棲息地。電視劇人須百倍珍惜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的文脈傳承,自豪地對待中華民族的優秀歷史文化傳統和革命歷史文化資源,守護好民族文化瑰寶,傳承好中華文史精粹,辯證把握、理性萃取深厚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將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道路自信通過各種方式熔鑄到創作實踐中,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凸顯出沁人心脾、滋人心智、撼人心魄的民族情懷、社會責任、道德光彩與文化品性。
《開國領袖毛澤東》《長征》《解放》《恰同學少年》《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海棠依舊》《彭德懷元帥》等重大革命歷史題材作品中塑造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形象,常常融匯愛國精神、理想主義、英雄情懷和人文元素于一身,令觀眾在他們的人格魅力中共同領略國家集體記憶與民族精神歷程中的華彩篇章。《闖關東》中的朱開山、《喬家大院》中的喬致庸、《大宅門》中的白景琦等,著力彰顯國人“忠義誠信”的人格操守、“愛國為民”的生命格調和“敢為人先”的進取精神,散發著深沉厚重的歷史美學品格,為當代國人建構起鮮明的道德文化坐標。除此之外,一大批高品質歷史正劇和名著改編劇讓中國百姓耳熟能詳的一些歷史人物與文學形象走上熒屏,在文字向影像的轉化中,使更多觀眾從人性的視角洞察到歷史的縱深,領略到經典的魅力。
促進民族文化的發展勃興與發揚光大,是實現民族偉大夢想的題中之義,也是文藝創作中現實主義精神的彰顯之地。電視劇的社會影響之大注定了其文化責任之重,如何在策劃與編創中更加精準地辨別、萃取中華文化精華?如何更好地通過全息化的視聽語言使民族文脈實現整體傳承、優化傳播?如何獨具匠心地完成“中國故事”的“世界表達”,提升民族文化的世界影響力?這當是每一個電視劇人所深入思考的時代課題。
融媒時代呼喚藝術形象的引領
藝術是人類認知世界、把握世界的一種方式。60年來,氣象萬千的國產電視劇,雖然大多每部只有幾十集的容量,卻能讓觀眾通過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尤其是那些“遠在天邊,近在心間”的經典形象,一方面,可以讓人們的意識穿越時空隧道,“心游萬仞,思接千載”,去觀照現實世界中無法感知的繽紛景觀;另一方面,其骨子里所承載的歷史紋路、文化基因、民族精粹、道德力量和人格光輝,對人們的精神成長和心靈建構,有著春風化雨、滴水穿石般的浸潤作用。
“多屏時代”的來臨,悄然改變著人們對電視劇的觀賞方式,甚至影響著電視劇的創制思維,但不變的是“內容為王”。觀眾最渴望的還是擁有一方精神家園作為心靈棲息地,因而始終都滿心期待故事里的“人”帶來的那份由衷鼓舞、感動與慰藉。
如果把方寸熒屏比作一面鏡子,那么“劇中人”其實又是“鏡中我”。觀眾在各種大屏小屏前注視“他人命運”之時,心緒總能“進得去,出得來”,忽而移情至人物的喜怒哀樂,忽而回歸至自我的追憶反思,因為那些虛構出來的藝術形象實乃“另一種真實”。緣于此,遠至神人仙者,近至左鄰右舍,上至帝王將相,下至販夫走卒,都可成為電視劇的主人公,都能成為人們安置情感的寄托、反觀“本我”的“他者”、走出迷惘的明燈、實現夢想的標桿。
然而近些年來,電視劇的資本投入越來越大了,數量和類型越來越豐富了,真正能夠走入并留存于觀眾內心的熒屏形象卻越來越少了。無論個中原因如何復雜,最重要的還是需要電視劇人的不忘初心和工匠精神。全媒體環境中精神產品和娛樂方式的多元共生,使得大眾更加需要優質藝術形象的正面示范和精神引領。回首60年的國產劇發展史,那些經典人物陪伴著人們、溫暖著人們、照耀著人們,在今后若干個“60年”中,不論電視劇的呈現樣態、傳播方式如何變遷,但愿還有更多光彩熠熠的人物形象與觀眾相約、相守。
作者:閆偉(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主任編輯)
《光明日報》( 2018年08月09日 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