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帶村民脫貧的“音樂潮農”
鄭云波 受訪者供圖
鄭云波長了一張明星臉,和他擦肩而過,總會有人嘀咕一句,“你看,這不是林志穎嗎?”
高中時,鄭云波就長得酷似明星林志穎,甚至有粉絲跑到他家,喊著要見這位大明星。多年后,憑借這外貌,他將音樂和農業這兩件看似毫不相干的事情,“撮合”到一起。
去年,他的演藝事業收入和公司營業額突破1000萬元,直接帶動全村奔小康——通過村民土地入股、簽訂購銷協議等方式,幫助200名村民脫貧。
這個1987年生于湖北省秭歸縣磨坪鄉的年輕人,從小愛唱歌。大學時,同學都在做兼職,他卻要創業。為獲得啟動資金,他當上酒吧駐場歌手,一晚上跑好幾個場。不久后,雄心勃勃的鄭云波就開了一家音樂酒吧,本想大干一場,可因缺乏經驗,不到3個月就虧得一塌糊涂。
別人批評他不切實際,他偏偏不服輸,一路折騰。開糧油店,賣保險,做房產中介,到酒店當服務生、調酒師。在酒店工作時,大廳放著一架鋼琴,“手癢”的鄭云波忙里偷閑彈幾首。經理看在眼里,讓他邊做服務員,邊兼職鋼琴師,開宴會時,總會把他叫過去。
2012年,在大城市打拼幾年后,鄭云波回到家鄉。他看到,年輕人都去外地工作,家鄉被貧窮和荒蕪包裹,沒了活力。了解到村里有發展蜜柚的計劃,鄭云波承包了100畝種植基地,聯合村里200多名村民成立了蜜柚種植專業合作社。
終于盼到掛果,然而,蜜柚皮厚肉小,如果升級品種,至少還需兩年。為了不打消村民的積極性,鄭云波拿出前幾年做兼職歌手賺的錢,以高于市場的價格向村民收了近4萬公斤,虧本賣出去。
鄭云波一直在琢磨怎么打開銷路。一次,他的一位好友隨手將他的照片發到網上,沒想到,這個小小的舉動讓他火遍全國,事業迎來了巨大轉機。
“這個宜昌小伙長得真像林志穎!”這樣的評論刷爆網絡。當地媒體還給他做了一個整版報道。林志穎粉絲后援會、《爸爸去哪兒》劇組紛紛在微博上@他,曬出了兩個人的對比照。關于他的新聞漂洋過海,登上了菲律賓和馬來西亞新聞網站的頁面。各地電視臺也找上了門,他還進入了一檔明星模仿秀類節目的全國6強。
成名后的鄭云波,不僅帶音樂家來農村下鄉,舉辦演藝活動,還帶村民去城市考察學習,“武裝”大腦。
在農民和明星兩種身份中切換,“雙重人格”不斷碰撞。他受邀錄制節目,在燈光璀璨的舞臺上,感受到眾星捧月的感覺。錄制完節目,又換上樸素的工裝,搬運起水果,成為“小波”。打包、發快遞、下單……做完這些,他又會坐著飛機趕下一場演出。
“兩種生活差異巨大,你要找準自己的定位。”即便被明星的光環籠罩,他始終沒有忘掉家鄉的父老鄉親。鄭云波化身“音樂潮農”,生意變得更加興隆。
他想到不少金點子。“耳邊輕輕是泉水流淌,好吃的橙子深山里藏。心窩里暖得像塞滿了陽光,果農的喜悅掛在臉上……”鄭云波把家鄉的水果寫進歌詞,每次商演結束,都會吸引不少人的追問。一次演出過后,一家企業一下買了2000多箱水果。
“不管我走多遠,這份鄉愁一直在心中。”鄭云波一直把家鄉掛在心上。只要有機會上節目,他就會跟編導溝通,“求你們多放幾個和秭歸相關的畫面吧!”他的朋友圈里,展示了很多家鄉的美景。
因為果園和民宿的發展,吸引了游客,購買村民種的蔬菜和養的牲畜,不少村民在家門口就能找到工作。過去,一戶一年只有1000元的收入,現在只賣蜜柚,一年都能賺五六千元。
有人質疑他全靠一張明星臉,只能在演藝圈里混口青春飯。鄭云波有著自己的考慮,“在演藝行業依靠長期的積累,能獲得不錯的發展。尤其用音樂宣傳家鄉的農業,更不會過時。”
鄭云波回憶,最困難的時候是他第一次創業失敗,全身只能找出10元錢,靠買泡面充饑。為了過年回家陪父母,忍痛將8000元的音樂器材以不到1000元的價格賣掉,換來了回家的車票。
不久前,他接過了湖北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為他頒發的獎杯。“青年扎根農村,未來才有希望!”鄭云波感慨。
他有一個夢想,是和朱之文一樣,成為一名農民歌手。“出一張和家鄉水果產業相關的音樂專輯,把農村的新氣象寫進歌詞,MV畫面里,全是美麗的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