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民宿產業化呼喚民宿人才職業化
人才,是產業發展的關鍵性因素。近年來,我國民宿產業發展迅速,但同時民宿各類人才供不應求。民宿產業化呼喚民宿人才職業化成為趨勢。
據中國旅游協會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分會在第三屆全國民宿大會上發布的《2017年全球民宿發展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以民宿為代表的新興非標準化住宿業(包括客棧、精品酒店等),其數量由2016年的不到5萬家急劇擴容到2017年的28萬家。短短的一年時間,民宿呈現幾何級數的爆炸式增長,既是過去五年民宿行業高速發展的慣性使然,更是在各地各級政府的強力推動下,民宿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和優化帶來的民宿產業供給側產能集中釋放的開始。
產業規模的擴張形勢喜人,但產業要素中人才環節對產業發展由促進轉為制約令人生憂。因此,筆者認為,要順應民宿發展的特點,加大對人才的培訓力度,促進民宿人才職業化發展。
首先,主人是民宿的核心吸引物,是民宿的魅力之源,要著重培養和造就更多的民宿主人和管家。
民宿的特點是小而美。資金投入的小額度、經營空間的小體量、接待能力的小規模、服務管理的小團隊,造就了民宿的精致。民宿主人或者管家濃濃的鄉愁情懷、獨特的審美品位和個性化的生活方式、積極的生活態度,塑造了民宿的精美。主人文化,是民宿作為文化旅游綜合體的靈魂。建筑可以復制,主人無法拷貝。主人,既是民宿產品開發和服務營造的特色之源,也因此成為民宿擴張和拓展最大的瓶頸。這一瓶頸的破解之道,就在于保持獨立、個性的前提下,培養和造就更多的民宿主人和管家。
其次,擴張是民宿規模化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民宿的商業之路。由此,民宿產業化發展對職業化、規模化、專業化的民宿運營管理人才隊伍有著迫切需求。
經過近五年的發展,民宿已經由撫育期進入蓬勃的青春期,呈現出由情懷到商業、由單店到連鎖、由當地到外地、由一地到多地的規模化發展階段特征。作為一種以情懷為商業基因的經營行為,規模化的發展要求有規模化的經營管理和服務團隊作為人力資源保障。民宿初生期的投資方、管理方、服務方多重角色、多個崗位高度合一的主人模式,根本無法適應民宿產業化發展對職業化、規模化、專業化的民宿運營管理人才隊伍的迫切需求。
再次,培訓是民宿人力資源建設的解決之道,是民宿發展之本。
按照前述研究報告提供的2017年28萬家非標住宿規模,以每家一個民宿主人、三位管家的保守估計,去年全行業就需要至少100萬高素質的從業者。如此巨大的人力資源缺口,如果只是依賴第一代創業型民宿主人的傳幫帶式人才培養模式,肯定是無法滿足要求的。民宿的產業化,不可能是民宿企業的一枝獨秀,而是由民宿企業和民宿企業的服務、支持、配套等行業同步發展、共同成長所形成的生態系統。在巨大的人才市場需求引導下,我們注意到,已經有眾多的大專院校和社會培訓機構,開始以各種形式試水民宿人才培養這一全新的領域。例如,2017年浙江大學開辦了國內第一個民宿管理研修班,北京佳鄉學院舉辦了多期民宿游學,甚至有民宿成功轉型為培訓型民宿,以自己的經營空間為課堂,以自己的經營管理經驗為教材,專門面向同行開辦實操性極強的系列培訓班。
據了解,中國旅游協會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分會自2016年10月成立以來,秉承“服務會員、服務行業”的宗旨,高度重視民宿人才的培養工作。2017年3月,在浙江省溫州市召開了第一屆全國民宿人才教育培訓座談會。2018年上半年,開創性地在浙江舟山、莫干山,北京延慶,廣西陽朔等地舉辦了多期民宿店長(管家)系列培訓班,受到了民宿業界的普遍歡迎。與此同時,民宿培訓系列教材的編寫、專業導師的選拔、游學培訓基地的招募等工作也在緊鑼密鼓開展中。按照正在編制的《2018——2035年全國民宿人力建設發展規劃綱要》的要求,力爭在三年內解決民宿人才極度短缺問題,初步滿足民宿增量提質的產業化發展需要。與此同時,著手建立全國性的覆蓋規劃設計、投資開發、經營管理等全產業鏈的民宿人才庫,促進民宿人才的職業化發展。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邵希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