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6月1日電 題:奮楫爭先開新局——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之江蘇篇
新華社記者劉亢、蔣芳、陳剛
v.cen.ce.cn/video_info/2022-6-2/1654137244877.json,553,450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赴江蘇考察,擘畫“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宏偉藍圖,賦予“在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爭當表率,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爭做示范,在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上走在前列”重大使命。
江蘇始終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全面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任務,以創新舉措貫徹新發展理念,爭做經濟“壓艙石”、改革“探路者”、開放“新窗口”、發展“新標桿”,砥礪初心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這是2020年11月13日拍攝的南通五山及沿江地區景色(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
“努力占領世界制高點、掌控技術話語權”
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江蘇徐州市考察,第一站就是徐工集團。習近平總書記登上公司自主研發的XCA220型全地面輪式起重機駕駛室,向技術人員詳細詢問技術創新情況和操作流程,強調“創新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源泉,很多核心技術是求不到、買不來的”。
在這次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要加大投入、加強研發、加快發展,努力占領世界制高點、掌控技術話語權”“著眼世界前沿,努力探索創新發展的好模式、好經驗”。
“我們向全球產業高峰不斷發起沖擊。”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王民說,“總書記來考察時,我們全球行業排名第七,現在沖到了第三,起重機300噸級以下關鍵配套件國產化率達100%,千噸級國產化率達90%!
落實總書記囑托,科技創新成為江蘇大地的生動實踐。重點建設沿滬寧產業創新帶;蘇錫常共建太湖灣科技創新圈;做強30條優勢產業鏈,6個集群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江蘇深化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全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截至2021年底,江蘇高新技術企業累計超3.7萬家,是2012年的七倍多。
創新驅動需要突破科技轉化的難題。
2014年1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聽取研發工作介紹、了解產品性能、詢問產業前景。在同科研人員交流后,總書記提出,要強化科技同經濟對接、創新成果同產業對接、創新項目同現實生產力對接、研發人員創新勞動同其利益收入對接,形成有利于出創新成果、有利于創新成果產業化的新機制。
“總書記為解決科技與經濟‘兩張皮’開出的好‘藥方’為我們指明了方向!苯K省產研院院長、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劉慶說,“如今,江蘇省產研院已在先進制造、新材料等領域建有專業研究所68家,向市場轉移轉化技術成果8000多項,衍生孵化了1150家科技型企業!
加速建設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等科研“重器”,出臺省實驗室“人才科研特區”政策;聚焦先進材料等亟需突破的領域,全面推動重點項目攻關“揭榜掛帥”;積極創建高性能計算應用等領域類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為增強重點產業領域的自主可控能力提供支撐……2021年,江蘇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6.1%,區域創新能力持續保持全國前列。
這是2021年10月25日拍攝的長江南通段(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
“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鎮江市世業鎮,一座長江中的“小島”。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考察,了解當地的新農村建設情況。他走進村民洪家勇家的廚房察看,同他們一家圍坐在一起拉家常。他叮囑當地干部“要深化城鄉統籌,扎實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那時洪家勇兒子兒媳外出打工,老洪一年也見不到孩子幾面。七年光陰似箭,世業鎮加快基礎設施改造提升、構筑水上交通軸,打造以旅游休閑、高效農業、健康養生等為一體的綠色產業……昔日50多平方公里、不足1.5萬人的江心小島,如今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旅游島、音樂島。洪家勇兒子兒媳返鄉在當地污水管網維修中心和旅游接待服務中心找到工作!耙患胰藞F聚了,生活越過越美。”老洪說。
進入新發展階段,不平衡、不充分在“三農”領域尤為突出。能否率先破題,關乎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期間強調,“沒有農業現代化,沒有農村繁榮富強,沒有農民安居樂業,國家現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發達地區在這方面一定要帶好頭、領好向”。
江蘇,不斷重構城鄉關系,加速彌補城鄉區域不均衡短板。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目傄螅龠M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在城鄉規劃、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勞動就業、社會管理六個一體化上持續發力;以數字化“重整”農業、“重構”農村、“重塑”農民……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道路越走越寬。
“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绷暯娇倳泴K的殷殷囑托正不斷轉化為現實。
2021年,江蘇農民年人均純收入達26791元,較10年前翻了一番多,城鄉收入比縮小到2.16:1,是全國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
蘇北鹽城九龍口鎮收成村,一排排粉墻黛瓦的小樓錯落有致,一改“空斗墻、舊瓦房”的舊面貌;蘇南無錫陽山鎮桃源村,打破“無工不富”的鄉村發展困境,致力“建中國最美麗的鄉村,品人間最美好的生活”……穿行江蘇城鄉,新型農村社區與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各美其美,“都市里的村莊”和“擁有田野的都市”交相輝映。
小朋友在鎮江市世業鎮永茂圩自然村的文化活動廣場玩耍(2020年4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
“只有把綠色發展的底色鋪好,才會有今后發展的高歌猛進”
2020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南通五山地區濱江片區考察調研!盎て髽I是關了、轉了,還是升級了?”“硫磺集散基地真正取消了嗎?”“有多少漁民退出?”“漁民上岸后怎么安置?”總書記邊走邊問,問得很細。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2013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引用古詩詞點贊江蘇美景,并囑咐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施“碧水藍天”工程。
400多公里的長江江蘇段承擔了超過全線70%的貨物運量,700多公里的大運河江蘇段貨運量相當于8條京滬高速公路的貨運量……江河沿線產業密集、城鎮密布、人口眾多,治理壓力巨大。
怎樣以新發展理念統籌好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擘畫“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宏偉藍圖,將“環境美”作為新江蘇建設的鮮明標識之一。
六年后,總書記再赴江蘇,在南京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倳浾Z重心長地說:“只有把綠色發展的底色鋪好,才會有今后發展的高歌猛進!
長江江蘇段,一場生態進、生產退,治理進、污染退的行動強力推進。壯士斷腕,化工企業減少4400多家,化工產值削減近半。累計騰退沿江岸線超60公里。
大運河沿線,一條水清、岸綠、景美、文昌的“美麗中軸”正在崛起。作為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唯一重點建設區,江蘇高起點構建規劃體系,系統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和國家文化公園工程,運河因此重生。
江蘇正錨定一條全域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不斷拓展美的形態、完善美的內涵、延伸美的空間、豐富美的體驗,美麗江蘇畫卷正徐徐呈現出新的江南盛景。
鎮江市世業鎮永茂圩自然村村民洪家勇(右)和老伴楊松華在家中忙家務(2020年4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