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22日電 11月22日,在對智利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智利《信使報》發表題為《共同開創中國和智利關系更加美好的未來》的署名文章。文章如下:
共同開創中國和智利關系更加美好的未來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習近平
智利被譽為“天涯之國”,依山傍海,風光壯美,物產富饒,文化燦爛。智利人民勤勞智慧,依靠自己的雙手,發揚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創造了發展奇跡。
5年前,我到訪智利,留下美好印象。今天,再次踏上這片美麗的土地,備感親切,充滿期待。
中智分處地球兩端,相距遙遠,但兩國人民交往源遠流長,結下了不解之緣。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智利大詩人聶魯達親切地把中國稱為“偉大的兄弟”。中國(China)和智利(Chile)不僅有著兄弟般的國名,兩國人民還擁有兄弟般的友情。
中智兩國人民素有相知相親的傳統。兩國人民隔海相望,彼此欣賞。聶魯達多次訪華,寫下了《中國大地之歌》、《亞細亞之風》等歌頌和祝福中國的詩篇。他的作品在中國廣為傳頌,影響了許多中國詩人。智利著名畫家萬徒勒里旅居中國多年,他借鑒中國水墨丹青技法,創作了《長江》等作品,飽含著對中國的深深眷戀。這些詩歌和畫作凝聚著中智兩國人民深情厚誼。他們成立了拉美第一家民間對華友好組織——智中文化協會,帶動一批批有識之士投身中智友好事業。在圣地亞哥有一所“長江小學”,寓意中智友誼如同長江一樣,后浪推前浪。
中智兩國人民素有守望相助的傳統。在2010年那場舉世矚目的智利礦難救援行動中,中國機械設備制造企業積極參與,為營救33名礦工作出了貢獻。2015年智利北部發生嚴重洪災,中國第一時間向智方伸出援手,廣大旅居智利的華僑華人也紛紛解囊相助,智方積極營救受困中國公民,體現了兩國人民患難與共的真摯情感。
中智兩國人民素有敢為人先的傳統。兩國關系創造了多項“第一”。46年前,阿連德總統以他非凡的遠見卓識,在南美國家中第一個決定同新中國建立外交關系,開啟了中智關系新篇章。智利是第一個就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同中方簽署雙邊協議、第一個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第一個同中國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拉美國家。在自由貿易協定帶動下,2015年雙邊貿易額達到318億美元,是10年前的近5倍。中國成為智利第一大貿易伙伴和銅、車厘子、藍莓、海鮮、葡萄酒等產品的最大出口目的地,智利躍居中國在拉美的第三大貿易伙伴。不久前,中國建設銀行智利分行作為拉美首家人民幣清算行正式開業,為中智關系增添了新的“第一”。在兩國歷屆政府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中智關系枝繁葉茂、碩果累累。
中國人將美好的姻緣稱為“金玉良緣”。2008年北京奧運會金牌就是用智利金和中國玉制作而成。這一枚枚獎牌象征著中智兩國人民情同手足的緣分。
中智關系之所以能夠長期穩定發展,是因為雙方堅持平等相待、互尊互信,是因為雙方堅持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更是因為雙方堅持與時俱進、開拓進取,推動兩國關系邁向一個又一個新高度。
當前,國際形勢正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世界經濟復蘇步履維艱,全球性挑戰不斷增多。中智兩國都處在發展的關鍵階段,面臨相似的機遇和挑戰。中國人民正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智利也在改革發展的道路上奮力前行。共同的發展使命將我們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拉美朋友常說,“獨行快,眾行遠”。我期待通過這次訪問,同智利各界朋友深入交流,發揚中智關系優良傳統,規劃兩國合作新藍圖,推動中智兩國在共同發展的道路上攜手共進。
——我們要堅持相互尊重,筑牢政治基礎。雙方要加強全方位交往,堅定支持對方走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相互理解和支持。
——我們要加強戰略對接,促進共同發展。雙方要完善自由貿易區建設,促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提升相互投資水平,深化礦業、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通信、清潔能源、科技創新等領域合作,給兩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
——我們要擴大人文交流,鞏固傳統友誼。智利文學家米斯特拉爾說,“友誼是相互信任,是長存于心”。雙方要常來常往,擴大文化、教育、體育、旅游等領域交流合作,讓兩國人民友誼薪火相傳。
——我們要加強戰略協作,維護共同利益。中智都是環太平洋重要國家,雙方要加強在聯合國、亞太經合組織等多邊機制內的溝通和協調,加快推動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為世界經濟發展增添新動力。
當前,拉美國家在發展道路上面臨的挑戰有所增多,但依然是充滿希望的熱土。正如聶魯達所說,“如果我們看一看美洲地圖,正視那偉大的萬千氣象”,我們就會對拉美的未來信心倍增。智利是拉美的門戶,目前擔任拉美太平洋聯盟輪值主席國,在地區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中方愿同智方一道,推動中拉全面合作伙伴關系得到更大發展,構建攜手共進的命運共同體。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在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的今天,太平洋早已不再是將中國和智利分開的屏障,而是聯系我們的紐帶和橋梁。讓我們一起努力,攜手開創中智關系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