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考量 篤行致遠 全面深化改革激蕩磅礴偉力

2015年06月28日 10:38   來源:光明日報   

  【光明述評】

  6月25日,一項關乎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保護的文件——《關于授權最高人民檢察院在部分地區開展公益訴訟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草案》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草案規定:授權最高人民檢察院在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國有資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食品藥品安全等領域開展提起公益訴訟改革試點。

  捍衛公共利益,促進嚴格執法、依法行政,既是深化改革的保障,也是依法治國的必需。

  2015年,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全面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

  關鍵之年,必有關鍵之舉;慎思篤行,方能瞻高致遠。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吹響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一年多來,改革之廣度、力度、深度前所未有。從中央到地方,從城市到農村,從簡政放權的扎實推進到市場活力的充分迸發,從自貿區的擴圍升級到“一帶一路”戰略的穩步實施——改革,正以破竹之勢縱深推進。“改革觸及了政治、經濟、社會、軍事、外交領域的種種深層次問題,觸及中國這一龐大經濟體的骨髓,從而重構其造血功能。”經濟學家、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說。

  “雖然中國經濟增速低于近年平均增長水平,但中國的經濟將穩定在這一增速上,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將使之更加成熟。”英國《衛報》如是評價。

  改革,開弓沒有回頭箭。在全面深化改革不到兩年的時間里,黨中央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攻堅克難、沖破藩籬,鉚足干勁不停息、不懈怠,改革正以劈波斬浪之勢給中國信心,給世界驚嘆。

  注重戰略思維:改革拿出更大政治勇氣和智慧

  改革遇到的困難抓起一個又牽起另一個,必須全面啟動;改革涉及的利益關系錯綜復雜、環環相扣,需要頂層設計。“以戰略思維和全局眼光透視中國的改革方位,就能清晰看到改革的挑戰與出路,我們就能理解新一輪改革為何在各個領域統籌推進,蹄疾而步穩。”中央黨校經濟學部教授韓保江說。

  綱舉,則目張。改革從總體設計到整體推進,從統籌協調到督促落實,都需要強有力的“中樞”。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一個多月,由習近平總書記擔任組長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成立。中國最高領導人親自掛帥,引起海內外高度關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艱巨性、緊迫性不言而喻。

  “實”字當頭,改革貼身緊逼、步步為營。2015年剛過去一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已召開五次會議:

  1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九次會議。會議強調,提高改革方案質量,加大改革落實力度,深入開展改革督察,努力使各項改革舉措落地生根,確保各項改革取得預期成效、真正解決問題;

  2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再次召開會議,強調要處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關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4月、5月、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連續召開會議,一系列關乎改革全局的方案審議通過——

  4月1日,《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關于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試點方案》《關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記制改革的意見》《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重要舉措實施規劃(2015-2020年)》;

  5月5日,《關于在部分區域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總體方案》《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改革試點方案》《關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見》《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中國科協所屬學會有序承接政府轉移職能擴大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6月5日,《關于加強和改進企業國有資產監督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意見》《關于完善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制度的意見》《關于招錄人民法院法官助理、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助理的意見》《關于進一步規范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系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行為的若干規定》。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深改會議向前展望、超前思維、提前謀局,清晰的改革思路、縝密的改革布局、有力的改革舉措,堅定了改革方向,為政策舉措的落實提供了制度和思想保障。“注重戰略思維,改革體現出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說。

  戰略部署,戰略重點,重大戰略機遇期……回首30多年來的改革歷程,戰略思維至關重要。今年以來,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一系列改革戰略陸續推出——

  完善區域發展政策措施,重點實施“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相互銜接、互為支撐;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實施“中國制造2025”戰略,最大限度激發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所蘊藏的巨大潛能,促進中國從經濟大國逐步邁向創新大國、經濟強國;協同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

  “新一輪改革體現了歷史維度、全球維度、現實維度。”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研究員張立群說。努力做到全局與局部相配套、當前與未來相協調、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統一,改革的能量不斷聚合、成效不斷彰顯。

  注重系統思維:改革彰顯“全面”與“深入”要義

  改革,細微之處聽驚雷。夢想照進現實,也許只在一剎那,但卻是改革綜合效應的濃縮。

  在清華大學的LOFT公寓里,幻騰智能CEO王昊正召集大家商量市場開拓下一步戰略。28歲的王昊從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碩士畢業回國,從事智能家居設計。幻騰公司成立僅僅一年半,就被美國商業雜志《快公司》列為中國最具全球創新能力的十大公司之一。

  隨著商事制度改革、“雙創”政策落地、簡政放權推進,市場畫出了漂亮的微笑曲線——調查顯示,有68.78%的大學生表示對網絡創業充滿向往。今年1月至4月,全國新注冊企業繼續保持每天1萬戶,城鎮新增就業445萬人。

  改革之廣闊宏大,唯有整體考量才能駕馭全局,唯有全面系統推進才有總體效應。

  回顧改革進展,以系統思維聚合力,用系統方法謀全局,成為全面深化改革重要的方法論。“過去談改革,多是強調以經濟為主題的改革,而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強調的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生態‘五位一體’布局下的全景式改革。”經濟學家、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張卓元說。進行“五位一體”體制改革的系統設計、頂層設計和總體設計,標志著中國進入了全面改革階段。

  行政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社會領域改革,司法體制改革……改革相互關聯、相互促進,匯聚合力。“如果不是簡化了審批程序,我最少要跑兩個月。這次申報材料比過去少了23套。”四川萬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廖倫說,他的公司僅用了兩天就辦好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簡政放權被喻為改革的“先手棋”。大幅取消行政審批事項,從老百姓反映最強烈的審批事項著手改革——

  兩年多來,國務院部門共取消或下放行政審批事項537項,本屆政府承諾減少三分之一的目標提前兩年多完成;

  兩年多來,投資核準事項中央層面減少76%,境外投資項目核準除特殊情況外全部取消;

  兩年多來,中央層面取消、停征、減免420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每年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近千億元……

  關鍵之年,經濟體制改革的任務更加艱巨,需要抓住“牛鼻子”。

  今年5月,國務院批轉發改委《關于201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提出了8個方面39項年度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

  財稅體制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去年6月,財稅改革頂層設計方案——《深化財稅改革總體方案》出臺;8月,歷時十多年修法之路的預算法終獲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預算管理體制改革、稅制改革取得了關鍵性突破。

  價格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在去年放開50項商品和服務價格的基礎上,今年以來又放開了工程勘察設計費、社會藝術水平考級收費等10項。金融改革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加速推進,民營銀行成立門檻進一步放寬,消費金融公司試點擴至全國。國企改革邁入關鍵之年,以增強企業活力、提高效率為中心,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減少行政任命管理人員,增加市場化選聘比例。今年實行的《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首批涉及72家央企的負責人。

  “雙創”政策持續發力,市場主體活力不斷增強。6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從創新體制機制、優化財稅政策、搞活金融市場等八個領域提出了93條具體政策措施。“政策的含金量很高。”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表示,目的就是打造發展新引擎,增加居民收入,促進社會縱向流動和公平正義。

  一些涉及深層次利益調整、多年未有進展的改革,得以強勢推進,一些直接影響社會公平正義的突出問題,正在從體制機制上得到破解——戶籍制度改革、司法體制改革、農村土地流轉制度改革、院士制度改革、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考試招生制度改革、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志不求易,事不避難。

  從行政體制到經濟體制,從社會管理體制到教育體制、文化體制、科技體制改革,從戶籍制度改革到涉及醫療體制、就業制度改革。改革之“全”、改革之“深”前所未有——

  多少年來,一紙戶口本仿佛橫亙在城市與農村間的高墻。隨著《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的出臺,“二元”的差距正在彌合——“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合理確定”大城市落戶條件,“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改革的全局思維和公平導向彰顯無遺。

  “《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去年發布,這是恢復高考以來最全面、最系統的改革,是教育綜合改革中最重要、最復雜的改革。”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用了“四個最”評價這場教育領域的重大改革。

  改革的系統思維,不僅是理順改革復雜關聯的必需,更是凝聚改革共識、催生改革動力的關鍵。有了頂層設計,更要各部門、各地方真抓實干——

  3月,中央政府首次曬出“權力清單”,此后各地紛紛公布“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其中,四川加大清理力度,公布省、市、縣三級行政許可項目清單,省級行政許可事項由過去的700多項精簡至280項,是全國精簡力度最大省份之一。

  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務院常務會議多次部署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各地的具體實施細則也相繼出臺。以貴州為例,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已累計取消收費718項,降低收費標準178項。為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截至目前各部門、各省(區、市)已陸續出臺支持政策措施1997條。

  從十八大到十八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改革更注重關聯性、系統性,注重各項改革舉措的耦合性,注重中央與地方、部門與部門間的協調配合、形成合力。“在這個背景下,改革確實進入到取得實質性重大突破的歷史時刻。”張立群說。

  注重辯證思維:改革體現高超智慧和藝術

  城鄉養老金并軌、公務員工資改革、基礎設施提速,每一項都少不了增加財政投入;而改革稅收制度、告別土地財政,又難免減少財政收入——“一增一減”怎么平衡?宏觀調控要穩增長、保持“中高速”,但不斷襲來的霧霾又提醒我們,割舍固有利益、放慢腳步,才能可持續,發展與保護如何協調?要提高勞動者收入,但相應的企業成本也會增加;解決隨遷子女上學和異地高考問題有助實現教育公平,但也引發“大城市病”的擔憂……“兩難”的抉擇考驗著改革者的智慧和藝術。

  千頭萬緒,需要提綱挈領;千軍萬馬,需定主攻方向。

  今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進行第二十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增強辯證思維、戰略思維能力,努力提高解決我國改革發展基本問題的本領。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調研時,再次強調“善于運用辯證思維謀劃經濟社會發展”。

  改革的辯證法體現在政府與市場之間。放權不是不管,而是既管也服務。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協同推進,即“放、管、服”三管齊下,才能開辟社會進步新天地,營造團結和諧新氣象。今年以來,備受關注的PPP模式加速推進——國家發改委最近發布1043個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推介項目,總投資1.97萬億元,項目范圍涵蓋水利設施、市政設施、交通設施、公共服務、資源環境等多個領域。打破準入限制,鼓勵國有控股企業、民營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等各類型企業積極參與,大幅拓展了社會資本特別是民營資本的發展空間。既要“放好”,又要“管好”,辯證思維在簡政放權中得到充分體現。

  改革的辯證法體現在中央與地方的權責劃分中。在眾多的業內專家看來,以往由于財稅體制中地方政府財權與事權不相匹配,造成地方政府經常會有“跑部錢進”的行為。此次財稅體制改革的意義,也正在于重新分配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財稅“蛋糕”,使得地方政府的財政權利進一步和地方所承擔的公共事業、公共服務、公共產品的權利相互適合。

  改革的辯證法體現在公平與效率之間。這一年多來,以重大問題為導向,立足于破解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努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今年1月,國務院發布《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既體現國民收入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要求,又體現工作人員之間貢獻大小差別。“公平與效率相結合”的原則彰顯了改革的“辯證思維”。

  改革的辯證法貫穿在數量與質量中。從一味追求數量增長到更注重經濟結構,更注重區域結構、城鄉結構、產業結構的優化,這是新常態下的新要求。從評判貧富差距的基尼系數看:2014年中國的基尼系數為0.469,連續六年下降;從收入指標看,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超過GDP增長速度。今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從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推動技術創新和結構調整、加強統計監測和執法監督等8個方面提出30余項具體任務,體現了改革發展的新理念。“既不能唯GDP,又不能不要GDP,這本身就是一種辯證思維。”張卓元說。

  當面對利益多元、訴求各異,任何一項改革都是一項系統的工程,改革絕非一蹴而就,而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牽得住牛鼻子,才找得準突破口。改革注重處理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兩點和重點的關系,在權衡利弊中趨利避害,才能作出最為有利的戰略抉擇。”遲福林表示。既要謀子,又要謀勢,改革體現出高超的智慧和藝術。

  注重法治思維:改革堅持立法先行、依法改革

  拿出“權力清單”,明確政府該做什么,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給出“負面清單”,明確企業不該干什么,做到“法無禁止皆可為”;理出“責任清單”,明確政府怎么管市場,做到“法定責任必須為”——以法治思維統領,“三張清單”界定了政府與市場的邊界。

  “凡屬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確保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改革”——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充分體現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改革的理念。這既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落實,也是下一步改革“全面深化”的前提。

  修改預算法,實施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加快修改環境保護法和大氣污染防治法,以法律手段嚴管污染物排放;修改立法法,賦予地方更多立法權,增加民主立法的制度和程序規定;修改食品安全法,這部“史上最嚴的食品安全法”將讓百姓吃得更放心……歷數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一個重要特點即以法治精神凝聚改革共識,以法治手段推進改革。

  改革是“破”的過程,不可避免要打破舊的瓶瓶罐罐;改革也是“立”的過程,需要激濁揚清、吐故納新。這個“破”與“立”的過程,絕不是個別領導干部“拍腦袋”說了算,而是要在決策機制上充分體現法治精神,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確定為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確保決策制度科學、過程公開、責任明確。

  “可以看到,2015年國務院決定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中,相當一部分是法律設定的。”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任進說,為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多部法律進行修改。如2015年4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4次會議對藥品管理法等25部法律和決定中有關行政審批、價格管理等方面的相關條款作出修改,為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價格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據。通過一攬子修法取消和下放了部分法律設定的行政審批事項,“這就既推進了行政審批體制改革,又遵循了重大改革于法有據的原則”。

  立善法于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國,則一國治。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改革,既是實現治理現代化的內在要求,也是保障群眾權益、維護公平正義的必由之路。在法治的軌道上推進改革,也為改革凝聚了更大的民意基礎。

  在改革的大潮中,每個人都是激蕩的浪花。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城市軌道交通學院副院長馬子彥最近有了另一個身份,他在鄭州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掛職,任副總經理,因此有了“老師”和“老板”兩個頭銜。為鼓勵高校科研人員到企業兼職兼薪或自主創業,上海市提出各高校可保留3%的編制專門用于支持教師“校企流動”。這項靈活而柔性的人才新機制,已在國家層面得到更大的鼓勵和促進。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專門針對企事業單位科研人才“雙軌制”問題,提出完善科研人員在企業與事業單位之間流動時社保關系轉移接續政策,允許科研人員經單位允許帶著科研項目和成果到企業兼職或創辦企業。

  在改革的大潮中,每個人都感受著澎湃的動力。

  “身邊很多老鄉都回家創業了,我們也打算回老家干一番事業。”在上海務工的安徽阜陽農民工張濤說。隨著近期《關于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的意見》的出臺,近3億農民工可享受返鄉創業的各項優惠政策。

  百舸爭流,千帆競發。全面深化改革的宏偉畫卷正在徐徐鋪展。

  關鍵之年,篤行致遠。運用科學思維謀求新進展,改革激蕩著磅礴偉力。

  (光明日報記者 馮蕾 柳霞)

(責任編輯:佟勝良)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免费久久成年大A,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
中文字伊人大蕉香大蕉 | 亚洲人成中文电影 | 日本精品一二区性爱片 | 日韩欧美国产第一页 | 日本女优天堂网页 | 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