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中國經濟網邀請多位經濟界別全國政協委員,聚焦政府工作報告中消費提振、民營經濟、人工智能等相關經濟熱點,深入探討。解讀政策內涵,聚焦落實路徑,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匯集政協“好聲音”。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扎扎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切實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建立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
全國政協委員韓民春
全國政協委員韓民春強調法治保障的重要性:“民營企業最渴望公平競爭的法治環境,需通過完善立法與嚴格執法破除地方保護。”他建議推行柔性執法機制:“優先采用協商方式解決問題,避免過度依賴強制措施。”
陸銘委員深入剖析融資問題的根源:“金融機構對國企與民企的差異化風險偏好,本質在于風險處置機制的不均衡。”他呼吁建立公平的市場退出機制:“在競爭性領域探索市場化退出路徑,有助于打破融資體系的所有制偏好。”
全國政協委員陸銘
在民生服務領域,他提出:“鼓勵民營企業參與養老、教育等公共服務供給,既能緩解政府壓力,又能提升服務質量。”針對文化創新,他以哪吒手辦為例:“民營資本創造的文化 IP‘一吒難求’,證明其創新潛力亟待釋放。”
全國政協委員陳增敬
陳增敬委員從產業升級角度建言:民營企業需構建技術壁壘,實現從規模驅動到價值驅動轉型。”他建議通過數字化賦能與低碳轉型提升競爭力:“企業應依靠政產學研協同,創造良好發展生態。”針對國際環境挑戰,他提出:“應對外部壓力,關鍵在于激活民營經濟活力,提升產業鏈韌性。
主持人:宋雅靜
記者:趙小鵬、關婧、朱曉航
拍攝:陳夢宇
剪輯:甄子萱(實習生)
包裝:席田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