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不趕一秋忙”。秋收連著秋種,玉米收獲后,緊接著是騰茬整地。秸稈離田、深翻耙壓、旋耕整地。在博愛縣田間地頭,先進農機大顯身手,助力“三秋”生產跑出加速度。
近日,在博愛縣清化鎮(zhèn)街道北朱營村,一塊收割后的玉米地正在騰茬。一臺摟草機、兩臺秸稈打捆機來回穿梭,不到一分鐘,地里已被切碎的秸稈就變成一個個結實的秸稈卷,從打捆機尾部“翻滾”而出,被打包成捆擺滿地頭。叉車、卡車隨后進場,將秸稈卷裝車運走。
“今天好幾個種糧大戶讓打捆玉米秸稈,有300多畝地,不到天黑就能干完。”博愛縣心連心農機專業(yè)合作社負責人齊文紅告訴記者,玉米秸稈會有企業(yè)回收,作為新能源熱電企業(yè)發(fā)電的燃料,收購價格在每噸200元左右。
玉米秸稈打捆離田、變廢為寶,新型農機出力不小。
齊文紅是專業(yè)從事耕整地和秸稈綜合利用業(yè)務的農機手,其合作社現(xiàn)有拖拉機、打捆機、摟草機、還田機、旋耕機等各類先進農業(yè)機械40臺左右。機器全、效率高、人手多、信息廣。今年,他的合作社又新添了折疊式還田機,配套動力150馬力以上就能拉動,作業(yè)效率高,一天工作量上千畝。“三秋”以來,他的合作社已經打捆玉米秸稈2萬多捆,秸稈離田作業(yè)1萬多畝。
該縣北朱營村種糧大戶申軍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的地有100多畝秸稈需要處理,以前秸稈還田太費氣,粉碎秸稈一畝地將近30元。現(xiàn)在秸稈離田很快,既整好了地,又節(jié)省下了這筆費用。”
除了齊文紅的合作社的打捆機、摟草機、還田機,該縣還有不少農機大戶深耕耙壓,精細整地,助力全縣“三秋”工作。
“你看,這地犁得多漂亮!”近日,博愛縣凱華農機專業(yè)合作社負責人吳武杰站在博愛縣金城鄉(xiāng)北里村的農田地頭,望著剛深翻過的土地高興地說。
這塊地是吳武杰流轉的200畝土地中的一塊40畝地。210馬力大型拉拖機的應用,讓深耕整地質量和效率雙雙提升。
“這臺拖拉機有空調、倒車影像,還有北斗導航,馬力更大、效率更高,拉著犁跟玩耍一樣,你看多快!下午進地,兩個多鐘頭就結束了!”吳武杰說。
“小麥要高產,七分種、三分管。深耕耙壓是今年農業(yè)部門指導落實的麥播關鍵技術措施之一。‘三秋’期間全縣投入大中型拖拉機、玉米收獲機、小麥播種機、秸稈打捆機等各類農機具5800余臺參加農機生產,小麥機播率將達到100%,玉米秸稈除青儲外將全部還田。” 博愛縣農機中心副主任、高級農藝師孫彩霞介紹,離田后的秸稈飼料化、燃料化,最終變廢為寶,既減少了種地農戶的耕整地費用,又增加了作業(yè)農機戶的經濟收入,促進秸稈綜合利用,實現(xiàn)經濟、社會、生態(tài)效益共贏。
截至10月22日,該縣秋糧面積收獲已大頭落地,麥播面積超50%,已耕地面積超85%。農機為“三秋”增加了動力,增添了豐收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