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20多年,昔日“天上不飛雀,地上不長草,風吹沙礫滿地跑”的寧夏銀川市永寧縣閩寧村,已成為人口眾多的閩寧鎮。自1997年習近平同志親自命名“閩寧村”以來,通過東西協作、移民搬遷等舉措,當地不斷優化自然環境、強化產業發展、夯實基礎設施建設,昔日“干沙灘”,變成今日“金沙灘”。截至2021年底,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6萬余元,較搬遷之初增長超過30倍。閩寧鎮還榮獲全國脫貧攻堅楷模、全國鄉村治理示范鄉鎮等榮譽,入選全國特色小鎮。
3月初,記者來到閩寧鎮蹲點采訪,感受到閩寧鎮的巨大變化。
壯大家門口上班族
早上7點50分,41歲的劉莉準時來到她工作了近10年的單位——原隆村立蘭酒莊。“早上8點上班,下午6點下班,我們成了標準的上班族。”劉莉笑著說。2013年,她從隆德縣農村老家移民搬遷到原隆村,由于文化水平高,人又勤快,不久就成為酒莊的一名主管。酒莊員工大多是原隆村的農民,從事釀酒、銷售等工作,每月工資有四五千元。
原隆村是寧夏“十二五”百萬移民生態示范村,2013年被確定為重點貧困村,2019年實現整村脫貧出列,村民們以外出務工為主。“這兩年,村里與附近的酒莊等企業緊密合作,努力壯大家門口的上班族,幫助村民增收致富。”原隆村黨支部書記妥成福介紹。
開瓶、倒酒、講解……26歲的酒莊員工梁盼盼動作嫻熟。“到酒莊上班后,家庭年收入增加了5萬多元,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了。”梁盼盼說。去年,立蘭酒莊進行了擴容,新增長期就業崗位60個、臨時就業崗位100多個,全年勞務支出450余萬元。
原隆村的閩寧禾美電商幫扶車間集生產、加工、銷售、品牌培育、就業服務、電商創業孵化、技能培訓于一體,吸納了80多名村民穩定就業,主要加工生產枸杞、蜂蜜、中藥材等當地農特產品,并通過電商平臺直播賣貨。
“為了壯大原隆村產業,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我們不斷延長產業鏈,吸納勞動力穩定就業。近來,我們新增了20多名員工。”車間負責人徐美佳介紹。
壯大家門口的上班族,有效解決了農村勞動力“出去打工顧不上家、照看老幼掙不到錢”的問題,讓更多的人實現就業、顧家兩不誤。閩寧鎮與廈門市合作,共建閩寧產業園,引導優勢傳統產業向產業鏈高端拓展,加快形成具有當地特色的產業集群。產業園建成后,將為數千人提供穩定工作崗位。
“產城人”融合發展
上午10點半,養牛專業戶吳瑞萍將屠宰好的3頭肉牛掛在武河村街頭出售。由于村里消費力旺盛,加上牛肉品質好,不到3個小時就售罄。看著7萬多元的進賬,她樂得合不攏嘴。
武河村移民搬遷已有20多年,村民主要靠養牛、種葡萄和務工為生。進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階段后,進一步提升農民收入存在不小的難度。“我們決定以三產服務業為引領,走一二三產融合道路,拓寬致富路。”武河村黨支部書記馬寧介紹。
武河村擁有產業融合發展的優勢條件。交通要道穿村而過,道路兩側形成了一條商業街,分布著近百家飯館、商鋪,繁榮程度不亞于沿海地區的鄉鎮。該村正計劃新建賓館、特色民宿和農家樂,提升服務業基礎設施和消費檔次,同時利用庭院經濟發展旅游采摘業。
走進街邊的博通商務賓館,楊俊虎正忙著為旅客辦理入住登記。過去他一直在外打工,去年得知村子要發展旅游業,加上附近閩寧產業園開工,他便將自家的小樓改建成了賓館,生意不錯。
村子里,占地50畝、擁有9個設施大棚的武河村生態農業觀光園已基本建成。該村以村集體經濟共同參股的形式引進企業投資,建設發展水果蔬菜采摘、垂釣等體驗式項目。村里的800多畝桃林,加上2000余畝葡萄,具備發展生態游的條件。當地位于賀蘭山西線旅游帶,村民們對在家門口吃上旅游飯充滿期待。“游客多了,牛肉消費也會增加。”吳瑞萍說。
不僅武河村,整個閩寧鎮都在積極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拓寬移民收入渠道。根據規劃,到2025年,全鎮綜合經濟實力將顯著提升,葡萄酒、文化旅游成為全鎮支柱產業,特色種植、特色養殖等基礎產業提質增效,推動閩寧鎮“產城人”融合發展。
東西協作有后勁
下午3點,養牛大戶喜銀福來到福寧村肉牛養殖場。作為致富帶頭人,十幾年來他一直帶領村民們養牛,高峰時他養了140多頭。“村里正在籌劃養殖場二期擴建項目。建成后,養牛數量將增加到500頭。”喜銀福說。
福寧村是閩寧鎮政府所在地,起源于閩寧村,是寧夏東西扶貧協作的發祥地和易地搬遷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該村2013年被確定為貧困村,2018年實現整村脫貧出列。村里建成設施大棚111棟、標準化釀酒葡萄園區7500畝,種植中藥材483畝。“早期條件差、起點低,限制了產業進一步發展,我們決定在深挖潛力上做文章。”福寧村黨支部書記王虎榮說。
今年,福寧村計劃維修改造溫棚園區59棟內裝配式溫棚、12棟拱形棚、4棟拱形蘑菇棚,并在園區內規劃建設第三代設施溫棚40棟、拱形蔬菜大棚12棟。同時,加快推進寧夏傳田、富貴蘭紡織、青川管業等成型項目擴容提效,實現“當年能見效、遠期能致富、未來可持續”。
取料、對齊、縫紉……走進富貴蘭(寧夏)實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村民高金花正忙著制衣。該公司主要生產外貿服裝,“隨著正常生活生產秩序逐步恢復,海外訂單會大量增加,生產規模和效益也將大幅提高。”車間負責人蔡海雄說。
閩寧鎮是我國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樣板。早先,福建和寧夏合作建設的閩寧扶貧產業園在脫貧攻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在,借助廈門市及湖里區、思明區全力推動閩寧產業園建設的契機,該園區正重點圍繞綠色農業、紡織服裝、電子商務等領域,培育產業集群,增強移民致富后勁。 (經濟日報記者 拓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