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燕委員——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這是由我們國家的文化傳統、政權性質、基本國情及歷史使命等決定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說。
張宇燕委員表示,追求人類和平發展、推動社會和諧進步、實現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在追求發展與繁榮的同時,也努力追求世界人民大團結,其中蘊含著強烈的推動世界和平發展的國際精神。
張宇燕委員認為,從世界經濟發展的角度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符合國際分工的經濟發展規律。國際分工、專業化生產以及貿易往來,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增加參與者福利,同時也可以提升世界各國的相互依存度。中國作為經濟大國,既受益于國際分工,也通過國際分工為世界經濟作出重要貢獻。當今中國離不開世界,當今世界也離不開中國。因此,中國要實現現代化目標,就需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張宇燕委員表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也是推動完善全球治理的有效途徑。當今時代,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持續加重,這些挑戰是國際社會所共同面對的,也需要國際社會共同解決。如果人類面臨的難題得不到解決,中國式現代化也必將遭遇更多挑戰和障礙。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有事大家商量著辦,有挑戰大家共同面對、共同解決,才能創造人類的美好未來。(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袁勇)
蘭平勇代表——共建“一帶一路”提供發展新機遇
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征和必然選擇。我國始終秉承“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的發展理念,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成功開辟出一條既發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現代化道路。
全國人大代表、宏東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蘭平勇說,“我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打造了廣受歡迎的全球公共產品和開放合作的國際合作平臺,為世界和平發展提供了新機遇。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10年來,我們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合作,從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合作,逐漸向政策協調、貿易投資、人員交流等方面拓展,取得了豐碩的合作成果”。“一帶一路”的朋友圈不斷擴大,務實合作持續深化拓展,為各國發展經濟、增加就業、改善民生作出了積極貢獻。
蘭平勇代表認為,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與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要求和目標高度契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自然資源豐富,產業發展潛力很大。在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中,要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把比較優勢變成競爭優勢,再通過優勢產業發展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和民眾就業,共享發展紅利。”
蘭平勇代表表示,企業能夠在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積極作用,建議加強針對企業的涉外法律和市場化專業咨詢服務平臺建設,進一步加強金融扶持,鼓勵民營企業、行業龍頭企業出海。(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禹洋)
孫希延代表——互聯互通發揮區位優勢
“營造一個和平的外部環境,對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至關重要。”全國人大代表、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校長助理孫希延說,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遵循市場原則和國際通行規則,實施一批互聯互通和產能合作項目。“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世界和平發展提供了新機遇。”
廣西是我國唯一與東盟國家既有海上通道又有陸地鄰接的區域,是“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立足區位優勢,廣西從3方面著手,更好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孫希延代表表示,一是謀劃大開放,加快構建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二是搭建大平臺,著力打造中國—東盟博覽會升級版;三是推進大聯通,打造有機銜接“一帶一路”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
孫希延代表建議,針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市場需求,要不斷推動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化,加快對外推廣應用,促進合作發展、互利共贏。需扶持一批衛星導航骨干企業,促進產業發展要素聚集,逐步形成包含產品技術研發、終端設備制造、行業應用、信息服務在內的完整產業體系。(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劉莉)
蒙曼委員——協和萬邦彰顯文化自信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這個重要論斷從中國和世界關系的角度,深刻揭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涵、鮮明特征和必然選擇。“和平發展思想是中華文化的內在基因,講信修睦、協和萬邦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周邊外交的基本內涵。”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婦聯副主席、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蒙曼表示,“我國走和平發展道路,是根植民族血脈的期盼,也是中華文化的自信和魅力所在。”
“天下大同”“協和萬邦”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對人類社會的美好憧憬,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蘊含的文化淵源。“‘協和萬邦’出自中國儒家基本典籍‘五經’之一的《尚書》,這種‘和合’的思想是中國文化核心價值觀之一,到今天仍然具有時代價值,就是協調不同國家之間的關系,讓各個國家都能夠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共同發展。”蒙曼委員說。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但和平、發展、合作、共贏仍是時代潮流,世界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世界,是各國人民的共同愿望。蒙曼委員建議,進一步傳播好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提升交流的有效性、到達率,讓更多人真正了解我們崇尚和平發展的文化基因,看到中國作為有著5000年歷史、深厚積淀的現代化文明古國,走出了一條通過合作共贏實現和平發展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賀浪莎)
胡中輝代表——控碳減排實現綠色發展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莊嚴承諾。”全國人大代表,平高集團有限公司機械制造事業部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胡中輝表示,電力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將在能源領域碳減排中發揮重要作用。電力裝備能耗標準直接影響電力行業整體控碳減排效果,加快推廣應用滿足新能源消納、電力高效傳輸、電能高效利用等需求的節能高效、綠色環保電力裝備,將有力支撐“雙碳”目標實現。
胡中輝代表認為,在“雙碳”目標指引下,電力行業處于重要發展機遇期,國內電力需求持續增長,電網建設投資保持高位,工業領域、電源市場電力設備需求旺盛,應加快推動電力裝備綠色低碳創新發展,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及示范應用。
胡中輝代表建議,持續加強電力裝備綠色發展政策支持,加大在科技研發資金支持、環保電力裝備入網補貼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引導電網等企業開展電力裝備環保化改造升級,鼓勵電力裝備制造企業深化環保電力裝備基礎理論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我國電力工業早日實現綠色低碳、環保升級。
同時,加快推動低碳電力裝備市場規模應用,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逐步明確電力裝備環保排放標準,制定高損耗、高排放的電力裝備淘汰退出時間表,加大新型環保電力裝備推廣力度,推動電力行業環保標準升級、技術水平升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夏先清 姚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