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中經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內時政更多新聞 > 正文

【踐行習近平經濟思想調研行】亦莊探新

2022年09月21日 05:40   來源:經濟日報   本報調研組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北京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為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指明了方向。2017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考察時強調,北京的發展要著眼于可持續,在轉變動力、創新模式、提升水平上下功夫,發揮科技和人才優勢,努力打造發展新高地。

  作為北京市唯一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終堅持高端引領的發展方向,著力打造創新驅動的前沿陣地,加快推動產與城的相融相合,不斷培育制度優勢、產業優勢、國際競爭優勢,成為首都高質量發展的開路先鋒,也折射出“高精尖”產業的無限潛力。

  天安門東南20公里,就是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人們更習慣用“北京亦莊”來稱呼它。

  打開亦莊地圖,密密麻麻標注的企業,就像“芯片”集結在亦莊這塊“電路板”上,而且越來越多,“電路板”更是以充滿想象力、富有開創性的實踐,為其能量級的提升預留了空間。

  也正因如此,走進亦莊,便會生出一種感覺——這里的每一刻都在變,每一天都是新的。

  產業生態枝繁葉茂,城市形態更新發展,產城融合助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實現高質量發展。(資料圖片)

  高起點上的“變”與“不變”

  有了亦莊,就有了榮華路和它不遠處的這幢3層紅磚樓。

  只不過當年,榮華路還是“前面汽車跑,后面黃土煙”的土路,駐足紅磚樓就能將亦莊起步之時的情景盡收眼底。

  如今,阡陌農田換成產業新城,車水馬龍替下鐵犁牛耕。榮華路依然是主干道,觸摸著高質量發展的脈搏;紅磚樓串聯起歷史的片段,訴說著從無到有的奮進征途。

  動中有靜。看似矛盾的“變”與“不變”匯聚于此,“規劃”二字便是解題的關鍵。

  1987年12月,京津塘高速公路開工建設,這條我國北方的“黃金通道”從此穿過,讓當年的紅星區嗅到機遇,很快編制了《紅星(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方案》。也正是這份扎實且詳盡的規劃,使北京市委、市政府看到了一個小農場的大設想,最終確定了開發區選址亦莊。

  歷史中藏著許多讓人難以忘卻的細節——1992年,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后,管委會決定自己創造條件,先把辦公樓蓋起來。不過,蓋樓需要設計圖,出圖還得有個周期。為不影響區域發展建設,早期的拓荒者們發揮各自特長,蹲在地上用小樹枝畫出了結構草圖,然后,邊設計、邊施工、邊修改,建成了這幢3層紅磚樓。

  “即使起步時條件那么艱苦,我們也沒有急于求成,沒有對企業來者不拒。”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干部們一直記得第一任主任王廣荃說的,要做到“高門檻、早動手、主動招商,勿當賣地門市部”,瞄準的始終是高精尖的產業結構,始終堅持“能耗少、水耗少、物耗少、占地少、污染少,附加值高、技術密集程度高”的招商標準。

  硬件條件不“過硬”,拿什么吸引這些會“下金蛋”的企業?還是兩個字,“規劃”。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區史館,記者看到了亦莊的第一版規劃圖:沿著京津塘高速公路布局綠地,居住板塊位居中心,工業板塊散在四周,公共建筑和市政設施穿插相連。移時換景,如今的亦莊,雖然已超出了當年的范圍,但就像榮華路與紅磚樓一樣,早期的布局依然發揮著重要的功用。

  “規劃科學是最大的效益,規劃失誤是最大的浪費,規劃折騰是最大的忌諱。”習近平總書記的科學論斷,讓新時代首都發展綱舉目張,在亦莊的具體實踐中取得明顯成效。“變”與“不變”的辯證共存,也就此有了答案——一張藍圖繪到底的“不變”,帶來了經濟發展的“巨變”。

  非凡十年,亦莊地區生產總值從將近1000億元到突破2500億元,不但實現翻倍增長,單位土地產出強度更是不斷加密。2021年,約60平方公里的土地產出超過2500億元的GDP,這樣的成就放在全國開發區中來看,都是名列前茅。

  非凡十年,千億元級產業集群從無到有。去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產值同比增長超過20%,成為繼汽車、生物醫藥、產業互聯網之后經開區的第四個千億元級產業集群。代表高精尖產業的四大主導產業對工業總產值的貢獻率已經達到97.7%,關鍵領域的新技術、新產品加速涌現。

  非凡十年,累計承接“三城”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超600項,產學研合作研發新技術新產品超1200項,實現大中型重點企業研發投入10倍增長,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為全市平均水平的3.6倍,人才貢獻率超過全市平均水平達到63.35%,持續賦能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也加速更多高新技術實現“從0到1”的突破。

  ……

  “變”與“不變”的辯證共存,也讓不少企業堅定地選擇與亦莊共成長。

  今年71歲的趙彤,已經卸任SMC(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職務,只保留顧問的虛銜。談起自己與亦莊的緣分,趙彤說,這得追溯到1994年。當時,作為氣動元件領域全球領軍者的SMC,決定在中國投資建立大型現代化企業,選他擔任總經理。“引入SMC時,亦莊的老領導說了這么一句話,‘可有一家外資企業請咱們中國人做老板了,我們大家多幫他一把,證明中國人也能管理好一個現代化企業!’”這句話給了他足夠的支撐。

  與國內14所大學開展合作,并在其中5所設有氣動技術研究中心;在北京建立SMC全球四大氣動技術研發中心之一的中國技術中心;選擇將中國總部落戶亦莊……趙彤與SMC一起,成為亦莊向“新”謀生的見證者與參與者。“回過頭看,當年的選擇完全正確。”趙彤很堅定。

  除了“引入”,還有“孵化”。當趙彤在SMC攻堅克難時,歸國創業的謝良志以亦莊為家,開始板凳甘坐十年冷的默默耕耘。這位曾在美國默克公司擔任研究員的生物醫藥研發和生產領域專家,于2002年創立的神州細胞工程有限公司,去年正式登陸科創板。“我們是北京經開區長期培育和孵化的本土生物醫藥企業,做研發,長期堅持一定會有回報。”謝良志說。

  亦莊被寄希望為應該出、也能夠出偉大企業的地方。經開區管委會主任孔磊則說,管委會只是做了該做的事情。“市委市政府給亦莊的定位很明確,就是要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成果轉化承載區、技術創新示范區、深化改革先行區、‘高精尖’產業主陣地和宜居宜業的綠色城區,充分發揮產業生態優勢,切實支撐好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我們培養的是嶄露頭角、有創新活力的企業,是既有‘旗艦’又有‘巡洋艦’的企業艦隊。”

  從榮華北路向東南方向俯瞰風景如畫的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資料圖片)

  構筑“高精尖”產業梯隊

  澎湃著“高精尖”強音的亦莊,既有“旗艦”又有“巡洋艦”,SMC和神州細胞的發展不是孤例。

  集成電路產業是社會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重要引擎,也是我國被“卡脖子”的重要領域。有感于缺“芯”之痛,亦莊花20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資源,做著短期收效甚微,但必須有人突破的工作。2002年7月,中芯國際全資子公司中芯北京落戶亦莊,國內有了第一條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

  “隨著我國發展壯大,突破‘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刻不容緩。”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戰略部署。在亦莊大力支持下,中芯國際先是在北京籌建二期工程——中芯北方,后又建設中芯京城項目,在原有基礎上不斷改善工藝平臺,推動產能擴充,打造目前中國內地最大的邏輯芯片代工生產基地。“項目建成后,在京月產能將達到約35萬片。”中芯國際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經預估,公司今年上半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53%。

  “高精尖”的路不好走。中芯國際是這樣,亦莊亦是如此。

  2014年,是格外艱難的一年。曾經在亦莊“一家獨大”的諾基亞宣布關閉,導致產業鏈相關企業接連關張,一些產業向別地轉移。

  面對前進道路上的重重困難,亦莊堅守“高門檻”的目標不動搖:調結構,必須在全球產業調整中找定位,在國家面向未來的產業布局中找位置,在科技競爭的領先一步中找先機。

  在英文中,TIDE是潮流之意。以此為名的北京泰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憑著獨辟蹊徑、人無我有的研發項目選擇和眾多填補國內空白、安全有效的藥物,成為亦莊的納稅大戶。值得稱道的是,其每年將銷售收入的10%以上用于研發創新,擁有數百項發明專利。“創新是企業未來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今后將進一步加大篩選臨床急需、有技術門檻和技術難度、有差異化和符合公司市場定位的創新藥項目。”泰德制藥研發中心高端制劑研究負責人盧迪告訴記者。

  在亦莊,泰德制藥擁有兩個藥品生產基地和研發中心,還在河北滄州建設了現代化原料藥生產基地。這是董事長鄭翔玲“為未來發展留有余地”的長遠規劃,包含著對亦莊的良好預期。

  與泰德制藥一樣,謀新求變的,還有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走進這家國內最大的疫苗生產基地,多個現代化疫苗生產車間在廠區內一字排開。截至目前,北京生物已累計生產新冠疫苗數十億劑,出口100余個國家和地區。

  回望那場驚心動魄的大戰,公司總經理王輝頗為感慨:“一邊是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整個北京都靜下來了;一邊是疫苗研發緊迫,建車間的任務停不得也慢不得。兩件事情碰到一起,壓力可想而知。”出臺政策、協調人員,在管委會的協調下,北京生物以“火神山”速度建成了全球首個人用疫苗高等級生物安全生產車間,奮戰98天成功研發新冠滅活疫苗并啟動臨床試驗,實現了國產新冠疫苗從研發、生產到供應的全鏈條安全、自主、可控。

  公司總經理助理張晉說,這場大戰檢驗了中國疫苗產業的研發水平與能力,未來持續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本領,還要靠持續創新。

  調結構是個細致活,既要有當下戰術、更要有長遠戰略,既要求路線圖清晰可見、更要求施工圖具體可操作。落腳到實踐,生物醫藥之后又該劍指何方?商業航天是個選項!

  走進榮華南路——地盛街附近,你會聽到一個更霸氣的別名——“火箭街區”。這是因為,亦莊內與衛星網絡相關聯的企業,大多在此落子布局。

  1998年,這里便迎來航天“國家隊”的代表之一長征火箭落戶;2012年,又迎來國內首家民營運載火箭研發企業。近幾年,亦莊民營航天企業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2022年8月9日12時11分,星河動力航天公司在酒泉成功發射谷神星一號(遙三)星光益彩號運載火箭,三顆衛星被精確送入500km太陽同步軌道。這是“谷神星一號”商業火箭連續第三次發射成功。這家企業就來自亦莊的“火箭街區”。

  “國外每年3700億美元的增量市場,讓商業航天成為太空經濟空前繁榮和發展的新動力。”星河動力航天副總裁夏東坤把衛星發射的本質歸結為太空運輸,“有了這條路,才能把地面和天空完全連接在一起。”

  目前,全世界有11個國家能發射衛星,只有中美兩國有能成功發射衛星的民營航天公司。夏東坤坦言,今年,任務安排緊鑼密鼓,9月底還有一箭5星的交付。

  作為同一街區的“鄰居”,藍箭航天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接下來也會有大動作——自主研制的朱雀二號運載火箭將在下半年擇機發射。“我們已經形成了運載火箭從研發到發射的全鏈條。”藍箭航天品牌公關部總經理郭鑫告訴記者。

  仰望蒼穹,不止有星辰大海的奔赴,更有人人受益的便利。基于北斗技術,全圖通位置網絡有限公司正在完善針對非暴露空間的導航地圖。首席運營官藺陸洲說:“地下空間的全量數據是我們最大一塊業務。地鐵、地下停車場、機場、隧道、人防、礦山等非暴露空間市場可觀。”

  這演繹的必將是又一出精彩的篇章。

  國際市場的“硬通貨”

  “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習近平總書記以“四個面向”指明科技創新的方向。

  “經開區是首都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的高地,要當好‘開路先鋒’,為全市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北京市委市政府對亦莊寄予厚望。

  站立于亦莊這塊產業發展高地,總能觸摸到世界產業前沿的脈動。

  全球每四個智能顯示終端,就有一塊顯示屏來自京東方——

  從默默無聞到被人熟知,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走過漫漫長路,最終帶領中國顯示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大、從大到強。

  走進京東方技術創新中心展廳,一系列柔性顯示解決方案衍生出讓人眼花繚亂的產品。僅2021年,公司實現營收2193.10億元,同比增長61.79%;連續5年總出貨量位列全球第一。

  亦莊,是京東方的福地。2009年8月,京東方在此投建中國大陸首條8.5代線。其間,亦莊不僅開通辦理手續的綠色通道,更以8.5代線為核心,促成康寧、冠捷科技和住友化學等世界500強企業就近配套,形成全球為數不多的“石英砂進,電視整機出”的高端制造中心。

  GE醫療在全球銷售的每三臺CT設備里,就有兩臺在北京亦莊生產——

  每天,超過2000萬中國患者受益于來自GE醫療的產品和技術,卻很少有人留意,遍布全球應用的GE品牌CT影像檢查設備上,早就貼上了“made in China”的標簽。“在亦莊的基地可以生產GE醫療目前最高端的CT機;在GE醫療板塊中,位于亦莊的影像設備制造基地規模也是最大的。”GE醫療中國首席技術官孫旭光告訴記者。

  走進航衛通用電氣工廠所在的GE醫療北京影像設備制造基地,一臺臺正在生產中的CT設備,袒露著數以千計零部件搭建的精密內核。生產線上機器人纖長靈巧的機械臂,穿梭在密布的元器件中,一舉一動穩定而精準。

  售價動輒上千萬元人民幣的CT設備是典型的高附加值產品。其中最前衛的一款,將探測器掃描一圈的時間從3.3秒銳減至0.28秒,給臨床帶來了一些突破性的心血管疾病影像診斷功能。這些產品是國際市場上的“硬通貨”,亦莊作為產地也成為其全球產業鏈條上不可或缺的關鍵一環。

  幾年前,考慮到成本等因素,不少跨國企業把產線從中國遷出。2018年,GE也把北京工廠中兩條供應北美市場的經濟型CT設備生產線遷離中國,緊接著又把一條高端CT生產線搬到北京。“在亦莊的基地,我們的供貨、質量非常過關,這里組織生產的設備非常有競爭力。”在GE醫療中國供應鏈總經理陳和強眼中,中國供應鏈可靠、韌性強,有著品質的優勢。

  也正因如此,自1998年完成第一臺整機,GE航衛工廠就逐步實現了從經濟型產品到高端、超高端全系列產品的全覆蓋,以中國創新、中國制造,打造世界級的產品。“我們是國際品牌,更是中國創新者,1200多人的研發團隊都是中國人。”GE醫療北京影像設備制造基地總經理陳一鵬說,僅就CT設備生產來看,超過300家核心供應商是中國企業。

  奔馳“心”,中國造——

  眾所周知,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是亦莊先進制造業的標桿,同時擁有前驅車、后驅車、電動車三大車型平臺,以及發動機與動力電池工廠,并實現了發動機核心零部件與整機的出口,成為梅賽德斯—奔馳全球生產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2005年8月落地亦莊,這家企業就是持續向“高精尖”方向轉型升級的代表。而2013年投產的北京奔馳發動機工廠,更是梅賽德斯—奔馳集團首座海外標準化發動機工廠。這家工廠已先后生產9款發動機,累計400萬臺發動機下線。

  以發動機工廠為核心力量,北京奔馳不僅完成了從整車生產到掌握核心制造工藝的本質轉變,還實現了發動機整機出口。去年,梅賽德斯—奔馳中國研發技術中心正式在亦莊啟用,進一步強化其在中國的研發布局和技術研發實力。

  核心技術,造就世界級高大上的“朋友圈”——

  在不斷擴大開放的過程中,亦莊鼓勵區內企業走出去,瞄準產業鏈上下游做好引進培育,由此涌現出很多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北京集創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

  全球智能手機LCD顯示驅動芯片、智能手機LCD TDDI芯片市場占有率列國內廠商第一;國內顯示面板電源管理芯片的市場占有率第一;在全球LED顯示驅動芯片市場連續三年第一……公司董事會秘書成建勛說,截至2021年底,公司已擁有423項境外專利、365項境內專利、36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10項軟件著作權。

  創新優勢,吸引來令人羨慕的“朋友圈”。向上看,與世界先進、晶合集成、中芯國際等大型晶圓制造商及封測廠商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在下游,牽手包括京東方、華星光電、惠科股份等國內外知名面板廠/LED屏廠;最終交付的產品,也都應用在TCL、LG、三星、OPPO、vivo、小米這樣的知名終端品牌上。

  如果把芯片設計公司比作設計師,芯片代工廠就是工程師。瑞典Silex,全球第一的MEMS芯片代工企業,老板卻是工作在亦莊的中國人。通過跨國收購,北京賽微電子切入新賽道,邁出了加快國產MEMS傳感器產品產業化進程的第一步。

  在北京賽微電子副總經理張阿斌的帶領下,記者參觀了他們設在亦莊的8英寸MEMS國際代工線。隔著密閉透明的玻璃幕墻,一片片晶圓在精密的設備中運行,完成一道道縝密工序。2021年6月,通過這樣的工序產出的首批MEMS麥克風芯片已經通過客戶認證,正式量產。

  國內外雙重布局,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更大空間。“只要客戶提出需求,我們都能敞開工具箱提供從工藝開發到晶圓制造再到封裝測試的一站式服務。”張阿斌說。

  產業潮涌,激蕩不止。2020年9月,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高端產業片區在亦莊掛牌,一個投資自由便利、貿易自由便利、運輸往來便利、資金跨境流動便利、人才從業便利和數據安全有序流動的高標準高質量自由貿易園區正在形成。

  一切為了企業

  作為北京市的功能區,亦莊一直秉持“一切為了企業”的發展思路,以企業所需所盼所想為中心,堅持改革創新。

  鏡頭拉回歷史深處——

  1995年,全球知名藥企拜耳5億馬克的項目落戶亦莊,成了當年的大事件。落戶談判持續了兩年多。嚴謹的德國企業團隊提出了36個大問題、120個小問題,管委會一一作答,每一項都有理有據,最終促成雙方牽手。

  而今,拜耳醫藥保健是北京市唯一連續十年實現產值過百億元的生物醫藥企業。現在,拜耳的北京亦莊工廠新產線正加快建設,建成投用后,4條世界領先技術的全自動高速生產線和全自動物流系統,將讓產能再提升40%。

  企業提出發展中的問題,就是吹響了手中的“哨子”。“哨聲”一響,即刻報到,這就是亦莊。成立之初如此,當下,企業仍牢牢握有“吹哨”的主動權。

  “今天機會難得,大家不要受時間限制,有什么困難都可以說出來……”2022年8月13日上午,亦莊召開企業家代表座談會,管委會部分班子成員與30位企業家面對面交流。原本計劃兩個半小時的座談會,足足開了近4個小時,21條具有前瞻性、敏銳性的意見建議成了接下來走訪、調研、落實的方向。在亦莊,這樣的溝通協商已是慣例。

  營商環境究竟有多重要?那就是“短期靠項目、中期靠政策、長期靠環境”。從“政府端菜”到“企業點單”,從“對標考核”到“對準需求”,從“被動完成”到“主動改革”,深諳此道的亦莊吸引企業入駐、扎根、開花、結果的秘訣,正是營商環境。

  在亦莊,從“一業一證”“一證多址”到“證照聯辦”,改革的疊加效應使企業跑的路少了,提交的材料薄了,辦事的效率卻提高了。“以后我們在亦莊再開店,可以現場即時辦理、即辦即走。”今年5月,隨著北京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負責人康碧微拿到食品連鎖經營企業《綜合許可資格證》,亦莊在北京全市率先開啟了克隆開店的“秒批”時代。

  提速到底多靠譜?世界銀行2017年發布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顯示,彼時,在中國開辦企業需要28.9天,在北京需要24天。而當下,已可實現1日辦結。在北京經開區政務服務中心,更多的事項辦理進入了“1時代”,不論是涉企事項還是個人業務,甚至是國際人才服務,在這里都能一站式搞定。

  服務能有多暖心?疫情期間,企業遇到了暫時的困難。亦莊設立政策兌現綜合服務平臺及政策申報窗口,在北京率先打造“線上一網申報、線下一窗受理”的政策集中兌現服務模式。“以往企業申報需要對接不同的主責部門,現在全部通過這個平臺申報、查詢。”北京經開區政務服務中心副主任張暉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平臺已上線區內29個政策、280個事項,累計撥付資金超70億元,惠及企業近2000家。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亦莊按照企業密集度建設了11個“亦企服務港”,還把“政務服務站”搬到港里,通過“自助辦”“上門辦”,讓企業在家門口就能辦成事,形成了“15分鐘政務服務圈”,切實打通服務企業的“最后一米”。

  “亦莊核心區域聚集了3萬多家企業,其中既有全球500強企業,也有成長中的中小企業。亦企服務港作為企業身邊的服務平臺,是‘企業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的落實平臺,也是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系的實體化運行平臺,讓企業‘小事不出廠,大事不出港’。”北京經開區“兩新”工委負責人告訴記者。

  這是體制改革的大膽“破冰”,更是制度創新的勇者先行,無一例外都考驗著政府的能力與水平。

  習近平總書記特別指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特大城市要率先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以機構改革的“減法”,換科技創新的“加法”,彰顯著亦莊的決心和底氣。

  從1992年60名工作人員、內設9個處室,到1999年政企分開,再到2007年北京市下達三定方案,改革從未停步。2019年,北京經開區實施大部制機構改革,大大小小60個機構精簡為23個。新成立的全市首個行政審批局,將原有66枚各部門審批用章替換為經開區行政審批專用章,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

  “機構改革決不只是改名字、換牌子,關鍵是改理念、改功能,看上去是物理組合,呈現的卻是化學反應。”北京經開區行政審批局局長龐雁說。

  對企業來說,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化學反應帶來的變化,企業感受得到。不久前,位于亦莊的康龍化成(北京)新藥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進口的一批小鼠細胞,從口岸轉場到亦莊生物醫藥園接受海關查驗,整個過程僅20分鐘。

  在被稱作“南平臺”的中關村國際生物試劑物流中心,這樣的效率屢見不鮮。“今年以來,亦莊海關依托‘南平臺’已經完成了800余批進境特殊物品的查驗、通關。”“南平臺”董事長蘭寶石說,作為國內首條生物試劑進出口綠色通道,“南平臺”在海關有效提升監管能力基礎上,通過“一站式”專業服務,讓生物醫藥企業通關速度從以前的2天至4天縮短至1天,甚至幾個小時。

  “通過營商環境的改革創新和優化提升,我們打通了自主創新的堵點和痛點。從這個角度來看,亦莊的探索意義,遠勝于貢獻一些產值和GDP。”北京經開區經濟發展局局長金光澤說。

  產城融合的協奏曲

  如果說營商環境的優化讓市場主體找到了靠山,那么良好的產業生態則為企業提供了持續向上的通道。二者的實現,都離不開政府的“有為”。

  在亦莊打車,提供服務的很可能是一輛頭戴“禮帽”的自動駕駛出租車。輕點屏幕,預設終點,顯示屏不僅實時展示車輛行駛路線,還會顯示出車輛前方行人、卡車、小轎車等交通單元,甚至紅綠燈變換的倒計時都精準呈現。

  “聰明的車”駛上“智慧的路”。從智慧燈桿、智能網聯標準化路口等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到路側數據、云端數據與車端的雙向賦能,再到智慧信控等應用,“車路云網圖”一體化發展的創新之舉正在落地。截至今年5月,亦莊核心區60平方公里范圍內實現329個數字化智能路口基礎設施全覆蓋,智能網聯汽車與智慧城市場景正在深度融合。

  在可見的未來,“聰明的車”還會有“后臺”守護。在百度Apollo Park 5G云代駕大廳,工作人員通過方向盤前的屏幕關注路況。他們的視角,正來自那些在真實道路行駛的自動駕駛車輛。在車輛遇阻的場景下通過遠程駕駛解困,已不再是夢想。

  作為汽車產業發展的未來趨勢,自動駕駛技術從實驗室不斷“飛入尋常百姓家”,亦莊發揮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優勢,成了自動駕駛成果轉化落地和先行先試的“第一現場”。

  允許“主駕無人”車輛上路;率先開放自動駕駛乘用車商業化出行服務試點;準許無人配送車上路,變身“售賣員”“快遞員”……亦莊作為全球首個網聯云控式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不斷迭代升級,不同類型的自動駕駛車輛接連創新場景示范運營。

  由此帶來的是自動駕駛相關企業的加速集聚,亦莊成為他們安家落戶的首選地。“政策密集突破,推動自動駕駛技術在無人化、商業化維度快速發展,這對行業是莫大鼓舞,也為其他城市帶來良好示范作用。”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常務副主任鄭繼虎表示。

  隨著新模式、新業態扎堆涌現,亦莊扎實做好鑄鏈、強鏈、補鏈、延鏈工作,積極引導,上溯下追,為龍頭企業提供全產業鏈的鼎力支撐。數不勝數的“小巨人”,如繁星拱衛在骨干企業周邊,構成互為支點的創新生態,為產業賦能,打造更具競爭力和支撐力的創新產業集群。

  以時下正火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為例,企業遇到了共性問題,國家級創新中心就有了用武之地。今年7月,由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和德國西門子股份公司聯合打造的國內首家整車能效開發試驗室正式在亦莊落成啟用。“在這里建設整車能效試驗室,是我們從一而終的選擇。”國創中心主任原誠寅表示,亦莊聚集了眾多國內頂級的汽車整車企業和汽車零部件企業,良好的產業生態形成了協同共贏的局面。

  產業生態枝繁葉茂,城市形態也不能拖后腿。在這一點上,亦莊始終頭腦清醒,堅持規劃先行,以和諧宜居為目標,整合資源、協同各方之力,織成一張疏密有致的大網,兜住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讓亦莊的新老居民能夠安居樂業,讓園區和城市兩種乍看截然不同的功能巧妙地融為一體。

  產業高地,必須有令人才趨之若鶩的好政策。從“區”到“城”,聚攏“人氣”是關鍵。特別貢獻獎一次性獎勵100萬元、突出貢獻獎一次性獎勵50萬元、創新貢獻獎一次性獎勵30萬元……盡一切可能激發人才創新創業動力,是亦莊愛才惜才的現實選擇。

  宜居城市,必須有高通量的基礎設施支撐。加大軌道交通路網建設,提高教育、醫療、養老服務資源保障,著重推動職住平衡……亦莊“高大上”的背面,是天藍水清、地綠居佳,是家門口的好學校、好醫院,是“沒有城市病”的幸福體驗。

  在亦莊的黃金地段,博大公園草木蔥蘢、生機盎然。核心區外,環湖垂柳飄揚的南海子公園,是一座集生態、科普、人文、休閑于一體的自然公園,旖旎風光和豐富的水資源,吸引東方白鸛、赤麻鴨等鳥類在此棲息、繁衍。眺望湖面波光,笑賞“花光柳影”,“水清、岸綠、鳥飛”的生態新畫卷展現眼前。

  截至“十三五”末,亦莊共建成投用5個大型生態公園,核心區域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超過96%,海綿城市建設達標面積超出全市平均水平,野生鳥類的品種和數量明顯增多,正在形成“人、城、境、業”高度契合的美好城市圖景。

  在產業生態與城市生態的良性互動中,越來越多筑夢者聞風而來。

  “225”開拓新天地

  在小米位于亦莊的智能工廠,目之所及皆是潔白的墻壁和地面,車間夜間生產時也不見燈火通明,只有燈帶的閃爍提示著設備運轉良好;一部部智能手機接連下線,卻幾乎看不到工人來往……據說,其建造的初衷就是要打造成可以24小時運行的“黑燈工廠”。

  在京東物流“亞洲一號”智慧物流園,AGV系統“地狼”機器人通過識別地面上的二維碼,便可自動規劃路徑,規避障礙,自動排隊,讓傳統的“人找貨”變成現在的“貨找人”。自主研發的倉儲、運輸及訂單管理系統等,支持供應鏈全面數字化。消費者下單數分鐘內,智能倉儲系統便可完成訂單揀選,這是實現“睡前下單、醒來收貨”服務的關鍵一環。

  產與城都透露著未來的模樣,更重要的是,產城融合的協奏曲有了更大的舞臺。

  隨著2019年12月11日《亦莊新城規劃(國土空間規劃)(2017年—2035年)》的正式發布,亦莊又“長大”了,管理面積從約60平方公里拓展到225平方公里,2035年的亦莊新城將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產城融合、宜業宜居的綜合新城。

  但對亦莊來說,從“60”到“225”,是廣闊的空間也是新的挑戰。

  ——新城怎么建?所謂“一張白紙可以畫出最美最好的圖畫”。起步于農田土路,亦莊引企業、育企業、建鏈條、強鏈條,合理布局,分區域推進,才有了今天的模樣。但亦莊新城的165平方公里是建成區,該有的都有。推倒重來不可能也不現實,唯有創新相融相促的發展模式才是正道。

  ——產業怎么辦?一邊是亦莊新城新拓區域與60平方公里之間發展極不均衡;另一邊是產業創新的模式發生變化,引進大體量項目的競爭日益激烈,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更加劇了吸引外資的難度。“引入”和“孵化”并重,這考驗戰略眼光、檢驗戰略定力。

  ——職能怎么轉?除在60平方公里范圍內行使區級人民政府行使的職權外,經開區管委會還被賦予了更多的權限:165項市級管理權限在亦莊新城225平方公里范圍內行使。如何實現職權對接、如何復制過往成功經驗、如何安排人員隊伍,都是亦莊要答好的試卷。

  “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堅決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以首都發展為統領,以創新的思維、改革的辦法、開放的舉措去面對。”經開區工委書記楊秀玲告訴記者。

  思深方益遠,謀定而后動。

  這是一張突破引領的藍圖——以經開區為高精尖產業發展核心地區,將其優勢拓展至亦莊新城范圍,建設技術創新示范區,推動高端制造業發展,打造良好產業生態。圍繞四大主導產業打造前沿技術創新中心,加強應用基礎研究,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和創新鏈協同,在更高層次、更大范圍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

  這是一張協同共進的藍圖——聚焦高端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總部、科研院所等功能,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產業集群;按照產業特色化、集群化的目標,合力規劃上下游產業鏈,推動新城核心地區與周邊地區在產業協作中實現共贏發展,支撐好北京城市副中心發展;以京津發展軸為依托,培育和發揮比較優勢,加強優勢互補,塑造區域協同發展新格局,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精尖產業發展走廊,形成立足京南、服務京津、輻射全國、面向全球的優勢產業聚集區。

  以產促城,以城興產。一串串數據回應期待:亦莊新城常住人口規模2035年調控在89.2萬人左右,預測就業人口規模約65萬人;到2035年基本實現一刻鐘社區服務圈城鄉社區全覆蓋;職住人口比例達到1∶2……

  棋局布定,落子從容。未來的亦莊新城,產更新,城更新。

  方向已明,亦莊日新。

  (經濟日報調研組成員:徐文營 楊學聰 牛 瑾 韓秉志 趙田格格)

(責任編輯:馮虎)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免费久久成年大A,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另类一区 | 日本丰满的少妇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观看 |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系列 | 中文字幕国产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