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中經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內時政更多新聞 > 正文

自己動手 豐衣足食:大生產運動 | 黨史中的經濟檔案

2021年06月25日 08:13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花籃的花兒香,聽我來唱一唱,唱一呀唱。來到了南泥灣,南泥灣好地方,好地呀方……”

  這首家喻戶曉、宛轉悠揚的《南泥灣》背后,反映的是當年那場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是那艱苦歲月的留聲。

  全國抗戰初期,陜甘寧邊區和八路軍、新四軍的財政開支,相當部分是國民政府頒發的軍餉和華僑、國際友人的捐贈。1938年,外援占邊區整個經濟收入的51.6%。

  

  但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后,日軍作戰逐步轉向敵后戰場,國民黨實行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政策,陜甘寧邊區和敵后各抗日根據地財政經濟上日益困難。

  1939年2月2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生產動員大會,毛澤東在會上發出“自己動手”的號召。1941年,中央再次強調走生產自救的道路。各抗日根據地響應號召,掀起了大規模的生產運動。

  

  大生產運動首先在陜甘寧邊區展開。邊區政府專門成立生產委員會,制定和采取有效措施,鼓勵生產,要求在原有基礎上擴大耕地面積,提高糧食產量。

  1941年3月,三五九旅開赴荒無人煙的南泥灣。部隊發揚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精神,勘察開荒地區,學習耕作技術,制作生產工具,開展勞動競賽,使南泥灣變成了“陜北的好江南”,成為大生產運動的一面旗幟。晉察冀、晉冀魯豫、晉綏、山東、華中、華南等敵后抗日根據地軍民,也一面戰斗一面生產,創造了大生產運動和經濟建設的多種形式。

  

  大生產運動取得了很大成就。抗日根據地的農業生產和工商業都得到迅速發展,人民生活得到明顯改善。許多部隊實現了糧食、被服和其他日用品的全部或部分自給,大大減輕了人民負擔。

  大生產運動,為渡過嚴重困難,鞏固根據地抗日民主政權,支持敵后長期戰爭,爭取抗日戰爭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同時,積累了一些經濟建設經驗,培養了一批經濟工作干部。

  出品人:鄭慶東

  監制:張曙紅

  總策劃:陳發寶 呂立勤

  統籌:陳發寶 李劼

  執行策劃:童云斐 陳蓉蓉 李丹丹 江藍

  解說詞:李劼 梁劍簫 覃皓珺

(責任編輯:馬常艷)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免费久久成年大A,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
在线视频国产制服丝袜 | 亚洲А∨天堂AV网在线 | 亚洲精品自在线 | 青青青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精品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 一本一级特黄大片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