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黃河流域各省區扎實推進生態保護修復 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2020年09月18日 08:08   來源:經濟日報   

  四川:濕地保護區黑頸鶴多了 

  黑頸鶴成雙成對,灰雁拖家帶口,白鶴成群結隊……在四川阿壩若爾蓋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花湖生態修復試點區,鳥兒們正加緊做著向南方長途遷徙的準備工作。

  “現在已經進入觀賞黑頸鶴的最佳季節,白天,它們飛出去覓食,到了傍晚,會有幾十上百只聚集到一起,做著遷飛的準備。”說起黑頸鶴和其他鳥兒們,四川若爾蓋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保護科科長韓金鋒如數家珍。“鳥兒特別是黑頸鶴可以說是濕地生態環境質量的重要參考指標。”韓金鋒說。

  黃河自甘肅進入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流經包括四川、甘肅等省多個縣在內的大若爾蓋濕地保護區時,徑流量開始大幅增加。“若爾蓋濕地保護區內的濕地生態系統,在穩定該流域內的生態平衡,調節西北內陸氣候方面具有重要生態意義,它是黃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補給地,對下游水量均衡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黃河的一級支流——黑河在保護區的東南部流入,由東至西貫穿整個保護區,黃河流經這里后,雨季徑流量增加29%,枯水季徑流量增加45%。由此可見濕地保護區對黃河流域的重要性。”韓金鋒介紹說,若爾蓋濕地泥炭總儲量十分豐富,達71億立方米,平均深度10米,總蓄水量為100億立方米,既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寒泥炭沼澤濕地,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奇特的“固體高原水庫”,有黃河“蓄水池”美譽。

  但早些年,由于過度放牧以及受到鼠害影響,若爾蓋濕地退化嚴重。近年來,四川加快建設川西北生態經濟示范區、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圍繞“保護優先、科學恢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濕地保護方針,對整個區域的濕地生態系統進行綜合治理,在保護高原濕地及其珍稀野生生物物種、維護其對黃河水流的調節作用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生態功能。(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鐘華林)

 

  四川阿壩州若爾蓋濕地,水草繁茂,生機蓬勃。周漢兵攝(中經視覺)

  河南:深度修復生態更美 

  奔騰不息的黃河從三門峽進入河南,昂首東進,鋪開沃野萬里。“我們牢記‘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殷殷囑托,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大力弘揚黃河文化,在新時代‘黃河大合唱’中譜寫出精彩篇章。”河南省委書記王國生表示。

  進入初秋,河南小秦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天空湛藍,綠意盎然。小秦嶺是黃河中游重要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也是全國第二大黃金主產區,過去半個世紀的粗放無序開采,讓母親河滋養的這塊山林變得千瘡百孔。

  為了讓小秦嶺恢復生態、讓河水變清,河南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打響了一場再造一個小秦嶺的生態保護戰。

  從2016年至今,在小秦嶺的溝溝岔岔,共有77萬人次投入礦山治理修復的工作中,累計投入資金1.89億元;1000多個坑口被關閉,1.4萬個生產生活設施被拆除;固定礦渣2065.5萬噸,清運礦渣520.2萬噸,出動13萬輛次運渣車;栽植苗木75.7萬株,播撒草種1.4萬公斤……

  從2017年開始,三門峽市委、市政府連續3年將礦山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工作列入全市“攻堅戰”之一,3年內達到“老問題逐步解決、新問題不再產生、生態環境總體向好”的整治目標。石頭窩里種樹,一車土運上山要花1000元左右。為了保土,采用“梯田式”“之字形”降坡治理渣坡,在渣坡上固定擋板、修排水渠、鋪濾網防覆土流失,在每個樹坑底部鋪設可降解無紡布固土保墑。一次次費盡心思的探索創新,有效解決了小秦嶺復雜條件下的生態修復難題。

  如今,梯田層層疊疊錯落有致,樹木亭亭如蓋,一派生機盎然。(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夏先清)

  河南三門峽市湖濱區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項目。 孫 猛攝(中經視覺) 

  山西:石質山地荒山變綠 

  金色初秋,走進山西省永和縣乾坤灣這個曾被專家稱為“不能綠化、不敢綠化”的禁區,層林盡染,黃河蜿蜒,再也見不到石質山的影子。作為山西沿黃和呂梁山生態保護修復重點縣,山西省大力度全方位的生態保護和修復舉措,改變了該縣黃河流域沿線植被稀少極度脆弱的生態環境。“從2005年開始,縣里以保護黃河生態、增加群眾收入為目標,創造性地運用壘石坑客土回填、PVC管道輸土造林等技術,先后在永和關、乾坤灣等重要區域實施石質山地荒山綠化工程10200畝。近年來,我們采取宜造則造、宜補則補、宜封則封、宜改則改的辦法,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溝、梁、峁、岔、灘齊頭并進,取得了積極成效。”永和縣林業局黨支部書記王愛民介紹。

  山西省委、省政府重點圍繞呂梁山生態脆弱區等“四大區域”,創新推進購買式造林等十大機制,實施大規模國土綠化等十大工程,全流域布局,按山系治理,統籌推動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初步建成以沿黃地區經濟林及平原地區農田防護林、呂梁山中南部水土保持林、汾河上游水源涵養林、北部風沙區防風固沙林為骨架的區域防護林體系。目前,黃河流域完成造林2158萬畝,進一步筑牢保衛黃河流域生態屏障。

  善治更要善保。山西通過《永久性生態公益林保護條例》,將5600萬畝永久性生態公益林納入立法保護,其中黃河流域5483.12萬畝,并從2019年起全面實施省級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在濕地保護修復方面,山西省將黃河流域46%的濕地納入保護范圍,濕地生態系統得到恢復,生態功能逐步趨于完善。在保護生態的前提下,山西省高質量發展林草產業,促進農民在增綠中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全省干果特色經濟林總面積1950萬畝,其中黃河流域干果特色經濟林總面積1860萬畝。

  今年,山西省集中將造林工程任務向黃河流域傾斜,著力抓好黃土高原百萬畝生態經濟型防護林基地建設、黃土高原綜合治理林業示范建設等項目。加快沿黃通道的綠化美化,大力營造景觀林,科學發展經濟林,構建形成“城景通、景景通”的綠色長廊和“林果相隨”的富民大道,帶動黃河流域形成“共同抓好大保護、協調推進大治理”的格局。加快編制黃河流域生態治理技術方案,從生態修復、生態保護、生態產業、改革創新等方面制定專項規劃。同時,利用黃河流域生態旅游資源,融入全省“三大旅游板塊”,大力發展森林旅游和生態康養產業,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梁婧 劉存瑞)

  山東省日照市陽光海岸綠道。該綠道將日照市沿海優質沙灘景區串聯起來,成為一條亮麗的海岸“綠絲帶”。 宋年升攝(中經視覺)

  青海:生態涵養功能增強 

  黃河源頭發源于玉樹州曲麻萊縣,流經青海省16個縣,匯入干支流917條,40個湖泊,綿延1694公里。一年來,青海省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新時代水利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強化水資源保護利用頂層設計,完成《“中華水塔”水生態保護規劃》《湟水流域水網規劃》《青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水利專項規劃》和《蘭西城市群水利保障專題報告》等,切實做好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利用。

  青海立足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現狀,加快推進事關全局、支撐發展、生態保護和惠及民生的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青海水利廳對黃河流域實施強監管保生態的措施,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按照最嚴格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控制年度目標,完成國家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達標建設任務。

  去年以來,青海省水利部門強力推進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致力清理亂占、亂采、亂堆、亂建,推動河湖長制不斷落到實處。水利部反饋、省市(州)縣自查的756項河湖“四亂”問題整改銷號,共拆除涉河湖違規建筑面積8.77萬平方米,清理非法占用河道岸線11公里、非法圍堤16.1公里、非法采砂點44處。目前,全省運行的194座水電站實現生態基流下泄設施、監控裝置應設盡設,生態基流基本得到保障。

  青海省水利廳以深入推進河湖長制為抓手,讓河湖自然修復、休養生息轉變,維護河湖健康。打開“青海河長制”微信公眾服務平臺,設有隨手拍、投訴舉報管理、監督舉報電話等功能。青海省水利廳河湖管理處處長程鵬介紹,現在監管手段更加便捷,全省河湖長制管理信息平臺建成投運,縣級以上平臺安裝使用率100%,各級河湖長、管護員使用手機APP巡河、巡湖,工作效率明顯提升。監管范圍更加明確,對流域面積超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水面面積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劃定了管理范圍,并向社會作了通報。推動河湖立法,完善規章制度,落實“一河(湖)一策”,改善河湖面貌。利用遙感解譯、無人機等手段開展了水土流失動態監測、生產建設項目“天地一體化”監管。

  青海扎實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示范省建設,設立了11個自然保護區,實現了對重要自然生態的有效保護。國土綠化不斷推進,野生動物種群數量顯著增加,黃河上游自產水資源量增加,出省干流斷面水質連續12年穩定保持在Ⅱ類以上,水生態涵養功能不斷增強。

  青海把維護黃河生態安全作為一個有機整體,統籌謀劃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保護與治理工作,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加強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深入抓好水土保持、水患防治等工作,確保“黃河水塔”豐沛永固。(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馬玉宏 石晶)

  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境內黃河。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石 晶攝 

  寧夏:水環境質量改善提升

  天下黃河富寧夏。寧夏地處黃河上游,全境屬于黃河流域,依黃河而生,因黃河而興,保護黃河義不容辭,治理黃河責無旁貸。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驅車沿著銀川濱河大道一路向北行駛20多公里。“你們看,兩年前這里兩岸不僅沒有植被,加上附近居民辦農家樂、建小魚塘,影響了黃河水質。”銀川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高曉杰說。

  眼前這個銀川濱河水系截污凈化濕地擴整連通項目,全長53.6公里,面積1.1萬畝。整個項目2017年底啟動、2018年11月連通、2019年8月完成表流濕地建設和兩岸植被種植,提前預計工期120天完成。

  銀川是這樣的速度,吳忠市也不慢。“有效面積16萬平方米、處理污水6萬立方米的吳忠市第一污水廠尾水水質提升工程于2018年10月1日動工,目前完成93%。”吳忠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楊曉明說。

  “實現高速高效,管理創新最重要。”寧夏生態環境廳廳長張柏森說,首先是高位推動,目標確定,責任夯實。自治區先后出臺《關于推進生態立區戰略的實施意見》《自治區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措施文件,與5個地市和寧東管委會簽訂目標責任書。其次是實施聯防聯控。一方面建立自治區水污染防治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和聯席會議制度,另一方面完善“河長制”,全區840個河湖水系被納入河長制工作范圍,明確3770名黨政領導干部擔任河長,建成全區統一河湖管理信息平臺,實現所有河湖水系河長制全覆蓋。第三是加強項目謀劃,每年推出并實施一批污染防治和生態環境建設項目,確保生態治理取得扎實的成效。

  黃河流域生態治理實現高質量發展,靠的是科技支撐。“在銀川濱河水系截污凈化濕地擴整連通項目過程中,我們遇到的最大瓶頸是科技創新難題。”高曉杰說,為了使周邊流入黃河的污水均能徹底實現凈化達標,在西北率先采用現代“石墨烯光催化網”技術,通過增加水中溶解氧,繼而使得水中的氮、磷、鉀等污染物進一步吸收和降解。

  通過幾年的治理保護,黃河流域寧夏段水質呈現向好態勢。去年以來,黃河寧夏段干流水質保持在“Ⅱ類水進Ⅱ類水出”,15個國控考核斷面Ⅲ類及以上水質斷面達到80%,全面消除了劣Ⅴ類水體,全區水環境質量呈逐步改善向好態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許凌 拓兆兵)

(責任編輯:劉江)

黃河流域各省區扎實推進生態保護修復 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2020-09-18 08:08 來源:經濟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免费久久成年大A,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
日本精品高清一二区一本到 | 日韩V国产一二三区 | 久久不射视频网 | 亚洲成Av在线网站 | 中文字幕在线看一区视频 | 一区二区欧美日韩高清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