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下午,隨著最后一批60名患者轉入其他醫院繼續治療,武漢市首批建成的最大規模方艙醫院——東西湖(武漢客廳)方艙醫院(下稱“東西湖方艙醫院”)即將迎來“休艙”。
運行“滿月”,累計收治患者1760人,東西湖方艙醫院實現了“收治病患零死亡、醫護人員零感染、治愈人員零復發、安全生產零事故、進駐人員零投訴”的五“零”成績,贏得患者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2月20日、24日,湖北省委書記應勇同志四天內兩次到東西湖放艙醫院實地走訪調研,充分肯定了該院在黨建引領、病人救治、綜合保障等方面的“標桿”作用,省衛健委也已將該院推薦為省部級表彰的方艙醫院。
建設:精益求精 為全市方艙建設趟經驗
2月初,武漢新冠肺炎患者人數猛增,市內各大醫院床位全線告急。
2月3日,在中央赴湖北指導組推動下,武漢市在江漢區、武昌區和東西湖區啟動方艙醫院建設,集中收治已確診的輕癥病人。
當晚7時,武漢市東西湖區接到指令后,迅速調度各行政部門、街道、國有企業等多方力量,集結到剛剛被征用的武漢客廳,調集物資,啟動建設。2月4日,當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副院長、東西湖方艙醫院院長章軍建教授趕到這里時,武漢客廳已成一片熱火朝天的工地。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章軍建介紹,方艙醫院是我國在關鍵時期的關鍵之舉,以前從未被采用過,這意味著其建設無先例、無模板、無標準,究竟怎么建,只能靠建設專班和專家團隊一起摸索著來,一個難題一個難題地攻關。
1440張床位如何擺放在約2萬平方米的場館內?東西湖建設專班負責人介紹,一開始是按“軍棋”樣式密密麻麻擺滿整個空間,結果被專家叫停,“病區沒有區分,不利于管理。”建設專班又馬上調整,變“軍棋”為象棋,將規模最大的A艙通過十字軸切分成四個單元,“床位對稱分布,中間留出通道并設置護士站。”同時,專班還找來大型“水馬”將床位隔擋成若干個小空間。結果,專家還是不滿意,“裝‘水馬’走不了電線,患者睡在床上如何使用電熱毯等電器?”幾經摸索,這才形成最終成型的方案:建設專班將簡易板房“去頂”后直接移植到館內,按照每20人一間的標準,建成一個個有門、有窗、無頂的簡易板房。木板墻上還可以走電線,供患者給手機充電、插電熱毯之用。
如何在開闊的大型展覽館中建設出滿足傳染病防治的“三區兩通道”?在專家指導下,建設專班又開動腦筋,直接將幾只大型集裝箱吊進了場館內,與場館出入口相連接,形成一條醫務人員通道。集裝箱內還用木板的隔成回環式的走道,每個轉變處都安裝了消毒殺蓖的設計,“這樣設計可以最大限度減少空氣流動,避免病毒傳播,為醫護人員提供最大的保障。”
一座新建醫院如何鋪設信息化系統,方便醫護人員使用?2月6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信息中心召開緊急會議,商討確定了東西湖方艙醫院的信息化建設方案——將這里作為中南醫院的病區延伸,軟件、硬件均復制中南醫院模式。該中心主任肖輝表示,這樣做可以讓醫護人員迅速熟悉工作環境,進行操作時效率更高。為此,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副院長章軍建、李志強現場指揮,在網絡運營商中國電信的支持下,連夜開展基礎網絡布線等工作。36小時內,完成了A、B、C區16個醫護工作站、2個藥房、1個患者出入口的網絡布置,如同在艙內內設立了一個新院區。
從床位擺放到功能區隔,從通道設計到系統建設……在醫護人員與建設專班的共同努力下,經過4個晝夜不眠不休的奮斗,東西湖方艙醫院于2月7日晚7時正式收治輕癥病患。正因為建設過程中的精益求精,該院自投用之初就運行平穩,未引發輿情或投訴。而其摸索出來的建設經驗,也迅速推廣到了武漢市第二、三批方艙醫院的建設之中。
保障:齊心協力 全力保障醫院正常運轉
2月7日,擁有1440張床位的東西湖方艙醫院投入使用并迅速滿員,加上醫護人員,整座醫院的高峰保障人數達到了3000余人。
為此,東西湖區組建了高效精干的應急保障團隊,從環衛、水電、安保、餐飲等多個角度全面保障方艙醫院的正常運轉。
2月5日起,東西湖區城管執法局調集了由10名環衛工人組成的公廁專班進駐東西湖方艙醫院,負責150余座移動公廁糞便抽取、清運和消毒工作。羅善善、張文斌等人主動請愿,加入公廁專班,每天要從廁所里抽出10-12噸的糞水。工作的時候,他們把吸糞車、清掃車和灑水車開進來。吸糞車用來抽糞,專班人員把吸糞車上的管子逐個插入廁所糞池里,然后將糞便和污水抽出來。
清掃車用來清洗公廁,專班人員用清掃車后面的噴水管,對廁所及周邊環境進行噴淋沖洗,并處理干凈抽糞過程中不小心滴漏在地面的糞水。之后再把灑水車里的水注入廁所水桶,以便病患如廁后沖便池。最后,10人專班還要逐個更換廁所里的紙簍,對廁所進行一次全面的清洗消毒。如此全套流程走下來,公廁清理工作才算結束。這個過程中,最辛苦的就是吸糞時抱著吸糞管的領頭人。吸管的大部分重量承受在他的身上,還要靠他來把控移動方向,最難受的是,由于距離糞池最近,臭味撲鼻而來,并且作業時眼睛還要盯著糞池,這樣才能把管子準確插進去。大多數時候,羅善善和張文斌都帶頭承擔了這份最重的任務,其他人也都輪換著接替。“那個味道真是形容不出來,帶著兩層口罩也擋不住,臭氣直往鼻子里灌。”90后的黃微在隊伍里年齡最小,從事環衛工作的時間也最短,提起那股子臭味,他的印象最深刻,“在廁所里惡心到想吐,現在才慢慢習慣了。”
2月10日起,保障專班12名水電工人進駐現場,24小時待命,提供全天候服務。“兵團醫療隊隔離帳篷沒有照明”“A廳多處熱水器故障、電纜槽跳閘”“洗漱間水壓低”……方艙運行初期,水電設施設備不夠完善,僅在進駐的第一天,需要整改的地方就達60多處。每次進出艙,工人師傅們都要“全副武裝”,歷經十幾道程序,花費近1個小時。防護服內充滿氣體,人穿上后就像個“充氣人偶”,行動非常不便。電表井一般只有30公分左右的伸展空間,一旦艙內某處出現空開跳閘等故障,師傅們就得把自己“塞”到井里,逐條排查線路。防護服內的氣體頂得人彎不了腰,他們就采取跪、趴等各種高難度姿勢,想盡一切辦法完成任務。“排除一個普通的故障,都會有缺氧的感覺。”人一旦進艙,防護服就不能脫下,更不能飲水或上廁所。為減少進出艙頻率、節約防護資源,工人師傅都會盡量少喝水少進食,每次堅持在艙內工作4小時以上。出艙后,所有人往往都是全身濕透,體能幾近極限。即便如此,師傅們出艙前,都會用護士站的電話與艙外聯系,直到確定沒有新任務后才肯出來。截至目前,水電組已進艙作業515次,完成艙內外任務956件,其中完成艙內任務609件。
成立方艙醫院警務室,將“方艙”當做社區來經營,醫療核心區共投入警力98人,每班次14人、每天七班輪流值守巡邏,積極協助醫療救治、病患服務,協調物資輸送,處置突發事件,全力維護方艙醫院秩序穩定。高度重視消防、用電和個人安全,指定5名專業消防隊員及一臺消防車24小時駐守。艙內配置50個應急燈、200個滅火器。定期組織醫護人員及后勤保障人員開展個人防護和消防安全培訓演練,小廣播定時播放用電安全常識,指導一線人員正確穿戴防護用品,確保方艙醫院安全運行。
自2月8日至3月3日,物業保障及應急工作組采取從早上七點至晚上七點共十二小時,分A、B、C艙三班循環作業方式,重點圍繞艙內艙外清掃保潔、垃圾收集、生活垃圾與醫廢分別處置、艙內艙外分組消毒、公共廁所與漱洗間分組消殺沖洗抽排、尾水消殺泵排等方式,處置醫療廢棄物8.67噸,并送往定點焚燒廠進行二次無害化處理,有效防范污染源向外擴散。
服務:將心比心 為醫患打造幸福暖心之艙
據介紹,東西湖方艙醫院先后迎來了13支省外和3支省內醫療團隊,共有醫護人員1179人。為了讓醫護人員解除后顧之憂,東西湖區成立援漢醫療隊接待協調專班,全方位做好醫護人員服務保障工作,從接站、住宿、餐飲、交通、文娛、健身、理發等各方面考慮在先、服務在前,在每支醫療隊酒店落實駐店聯絡員,24小時提供“轉身即在”的保障服務。
“民以食為天”。接待專班把餐飲供應的安全性、營養性、豐富性當成服務工作的頭等大事來做。東西湖方艙醫院運行期間,各駐地酒店已全面啟用餐廳,正常提供一日四餐(包括倒班餐)供應服務。根據來自全國東西南北不同省份、不同餐飲習慣的特點,個性化、差異化提供餐飲服務。在酒店設置了“能量補給站”,提供豐富的牛奶、水果、泡面、飲料,以及東西湖地方特產的周黑鴨、良品鋪子、天喔等特色食品等,供援漢醫療隊員自由取用。接待專班還為部分少數民族醫護人員定制了附合民族特點的穆斯林餐飲服務,受到了援漢醫療隊的高度贊揚。根據援漢醫療隊醫護人員的下班時間、工作崗位,區駐酒店保障服務團隊提供了個性化、親情化的生日祝福儀式。
醫護人員理發不方便。接待專班就把理發服務送到援漢醫療隊駐地酒店,組織武漢美發協會專業人員,針對醫護人員女同志多的情況,提供既安全方便、又溫馨周到的服務,讓大家神清氣爽、精神抖擻,投身戰“疫”。已對轄區內所有保障酒店,提供了拉網式理發服務,累計為500多位援漢醫療隊醫護人員服務。
在交通保障方面,接待專班選派高素質司機隊伍,安排22臺公交車、25臺出租車,為醫療隊提供24小時交通接送服務。同時,專班還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在駐地酒店策劃了乒乓球、羽毛球、跳繩等比賽,添置了新健身器材。
聯勤保障專班負責人介紹,“我們堅持‘家庭的標準、家鄉的味道、家人的情懷’,把援外醫療隊員當親人,把各種需求想全想細想萬一,落細落小落實處,把每一次服務當成一場考試,不斷改進,確保接待服務一次比一次好,讓援漢醫療隊滿意。”
為使方艙病患早日康復,東西湖區努力打造暖心家園。在生活日用品等“固定裝備”的基礎上,為每個病患配備被子、電熱毯、軍大衣,并加配了電熱油汀,確保艙內溫度保持在15—20度。平均每天準備245桶飲用純凈水,方便患者飲水問題。為提高患者免疫力,精心設計食譜,每餐葷素搭配,配備水果奶制品,優化送餐流程,準時送餐派餐。此外,專門設置零食、方便面、自熱小火鍋等愛心食品角,供患者隨時取用。針對少數民族患者等特殊化需求,定制了回民餐、素食餐。隨著人員和物資日益齊備,東西湖方艙醫院對患者的治療和生活的關照不斷細致。為每位患者發放“告艙友書”,幫助他們盡快適應方艙醫院。設立“方艙書屋”,建立包含8000余個視頻、8萬冊電子圖書、42萬個音頻等豐富數字資源的“方艙數字文化之窗”APP,助力患者文化抗“疫”。匯集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頂級心理援助專業團隊,上海、寧夏、新疆建設兵團等地優秀心理醫生,組織400多次現場心理疏導,組建6個線上心理輔導群,助力患者科學抗“疫”。提供場地設備,能歌善舞的醫生帶領患者做健身操、跳廣場舞,助力患者微笑健身抗“疫”。(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柳潔 通訊員 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