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謝伏瞻:
智庫支持大有可為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學部主席團主席謝伏瞻表示,令人振奮的亞洲文明,正在譜寫和平與幸福的新篇章。作為當今世界發展速度最快、領域最寬、最具發展活力和潛力的地區,亞洲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引擎,亞洲文明之光照亮了世界文明發展之路。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多姿多彩各有千秋,沒有優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別。歷史反復證明,任何想用強制手段來解決文明差異的做法,不僅不會成功,反而會給世界文明帶來災難。
在亞洲文明交流互鑒過程中,離不開智庫積極參與和智力支持。謝伏瞻提出以下倡議。
一是建立更密切的智庫伙伴關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愿深化與各國智庫交流合作,在聯合研究、成果共享、人才培養等方面形成更加密切的伙伴關系,努力促進亞洲文明交流互鑒,建設智庫伙伴關系,形成常規運行機制。
二是不斷推動理論創新。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呼喚新的理論出現,現有國際關系理論、世界經濟理論、國際投資理論、國際貿易理論和全球治理理論等,在新時期也需要不斷創新發展。中國社會科學院愿與國內外同行密切合作,以理論創新積極回答新時代的新課題。
三是致力于改善國際輿論環境。由于歷史原因,西方中心主義在國際輿論中目前還占據主導地位,國際社會對亞洲文明的研究和了解也還處于十分薄弱的狀態。這種狀況不利于亞洲文明和亞洲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希望更多來自全世界的學者拿起手中的筆,用自己的聲音,在擴大影響方面作出貢獻。(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廉丹)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馬建堂:
擴大共識加強“心通”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副主任馬建堂表示,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亞洲乃至世界各種文明更應求同存異、相互包容,擴大共識、加強“心通”。尊重不同文明的差異性,堅持文明價值的共通性。各種文明在其悠久的發展歷史中異彩紛呈、各有千秋,但千枝萬葉,根系相連,正所謂“東海西海,心理攸同”。尊重文明的多樣性,尋求不同文明之間的“同”與“通”,促進文明價值共通,是促進世界持久和平發展的精神基石。
馬建堂表示,中華文明自古以來就有廣闊的世界視野,追求天下太平、天下大同。提倡開放、兼容、多元、平等,可以實現“一個世界,不同文明”“一個文明,不同制度”,也可以實現“一個制度,不同模式”,以及“一個國家,不同文化”。君子和而不同,這種豐富的包容性,對推動當今全球良治、減少沖突、邁向和平具有深意。
馬建堂說,各國要尊重文明發展的互補性,堅持文明成果的共享性。人類今天享有的文明果實,是各種文明相互取長補短、交流借鑒的結晶。在歷史長河中,人類文明總是在融合、互補中向前發展,要以尊重贏得尊敬,以文明互補共存促進成果共享。
馬建堂表示,當前,經濟全球化進程在曲折中向前發展,不同文明再創輝煌是共同的愿景。應遵循文明發展的客觀規律,科學處理本土文明與外來文明的關系,既不夜郎自大,也不顧影自憐;既善于從世界看本國,也善于從本國看世界。(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廉丹)
亞洲合作對話秘書長班迪·林沙軍:
文化相通文明互動
亞洲合作對話秘書長班迪·林沙軍表示,非常榮幸能夠代表亞洲合作對話(ACD)來參加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兩周之前,在多哈召開了ACD部長級會議,所有參會的外交部長都贊同要加強彼此之間的文化合作,共同鼓勵文化之間的交流和對話。
班迪·林沙軍表示,亞洲是世界文明的一個搖籃,世界文明中有很大一部分源自亞洲。自人類文明開始,文化從來就不是靜止不變的。文明之間也在不斷地交流,文化更是在不斷發生改變。人類社會多個世紀以來,已經建立了更加密切的聯系。目前,伴隨著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全球化促進了全世界文化價值觀之間的交流,但全球化的步伐如此之迅猛,也讓一些文化變得比較脆弱,存在著同質化風險。盡管如此,對于全球化的擔心不應該減少社會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或者造成文化的隔絕與孤立。相反,應該實施戰略性的計劃,來加強互相理解、加強跨文化交流與合作。
班迪·林沙軍說,人們在做大量的努力,尋找本地文化與全球主流文化之間的平衡。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他非常贊賞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一帶一路”不僅關注貿易和經濟發展,還包括文化方面的內容,而且文化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進一步促進區域和諧與協同發展。“一帶一路”描述了人類文明之間的互動,塑造了亞洲的獨特性。因此,有必要讓“一帶一路”倡議和其他區域、次區域平臺加強聯系和交流,促進亞洲文明間的互動。(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廉丹)
烏茲別克斯坦國家運動主席伯克哈諾夫:
共促亞洲文化繁榮
烏茲別克斯坦國家運動主席伯克哈諾夫表示,亞洲占全球面積的30%和全球人口的近60%,這是幾大古代文明交織的地方,有中國、印度和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等。今天,亞洲成了一個推動全球增長的新引擎。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亞洲為全球GDP增長貢獻了三分之一,未來還有很大發展潛力。但是,目前亞洲國家和地區也面臨經濟和安全方面的困擾,非傳統性安全問題也在加劇。因此,要更加積極地開展文明間的對話,推動亞洲經濟社會發展,保證亞洲長久和平與安全。
伯克哈諾夫特別提到,要重視青年人在文明對話中的作用。他說,在很多國家和地區,青年人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很多領域取得了成就,要讓他們進一步了解亞洲歷史的價值,聯合起來建立亞洲命運共同體,保護亞洲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證亞洲文明的繁榮。
伯克哈諾夫認為,在古代,絲綢之路曾經推動了亞洲文明發展和貿易互通,這是一條文明文化交流互鑒之路。各國要繼續推動亞洲文明交流互鑒,要有共同的立場來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亞洲文明曾為人類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各國應共同努力為亞洲文明對話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新動力。(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廉丹)
上合組織前秘書長拉希德·阿利莫夫:
開展對話至關重要
上海合作組織前秘書長拉希德·阿利莫夫表示,自古以來,亞洲文明的對話促進了文化交融、知識交流、交往發展和文明繁榮,典型的例子就是古絲綢之路。
在拉希德·阿利莫夫看來,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延續。因為“一帶一路”倡議從本質上來講是一項文明工程,對全世界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文明對話大會發揮了國際平臺作用,讓每個國家和組織都有機會發聲。會上提出的建設性意見,可以成為各國進一步聯合行動的基礎。共建“一帶一路”能使各參與方真正通過平等對話,使世界變得更加美好。對于擁有龐大人口的亞洲來說,支持并且開展文明對話至關重要。
拉希德·阿利莫夫認為,當前國際關系正處于深刻變革時代,保持和發展亞洲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與合作,能夠為亞洲不同文化和文明之間的和解與進步作出寶貴貢獻,具有重大的政治和道德價值。
首先,亞洲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是打擊人類公敵的最佳答案,特別是打擊國際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和毒品走私,是應對貧窮和氣候變化的最有力手段。
其次,依靠相互尊重的對話將使各國能夠更積極地開展安全、經濟和文化領域的合作。亞洲各國之間的這種文明對話有著深刻的歷史淵源,古絲綢之路就是亞洲地區文化互學互鑒、互相融合的重要見證。
第三,亞洲各國內部發展不平等、不均衡,在亞洲地區開展對話非常有必要。亞洲有東盟、上合組織等區域性國際組織,這些都是對話合作的重要平臺。(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徐惠喜)
巴基斯坦參議院參議員穆沙希德·賽義德:
“一帶一路”互利共贏
巴基斯坦參議院參議員、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穆沙希德·賽義德充分認可“一帶一路”建設對于構建亞洲美好未來的重要作用。他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基于亞洲價值觀,體現了儒家智慧、古絲綢之路精神、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等思想,促進了亞洲政治進步和經濟發展。
穆沙希德·賽義德表示,中國讓數億民眾擺脫貧困,已成為發展中國家的模板。中國在發展對外關系時,注重互利共贏和合作,主張開放、互惠和包容,強調不干涉別國內政、無論國家大小強弱,一律平等,各國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一帶一路”是重要的發展倡議,是以人為中心的發展倡議;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強調人與人之間的互聯互通,重視民心相通。
作為中巴經濟走廊議會委員會主席,穆沙希德·賽義德表示,巴中經濟走廊已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旗艦項目,成為“一帶一路”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共建“一帶一路”推動了全球化發展,幫助巴基斯坦構建了更加美好的未來,有利于巴走向和平、繁榮和進步。更為重要的是,共建“一帶一路”是互利共贏的。
穆沙希德·賽義德表示,亞洲國家要以史為鑒,抵制冷戰思維和域外他國干涉內政,提倡合作共贏,堅決維護各國謀求自身發展道路的權利,基于“一帶一路”推動亞洲經濟發展、文化繁榮和互聯互通建設。(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徐惠喜)
泰國前副總理功·塔帕朗西:
中國經驗值得推廣
功·塔帕朗西曾先后3次出任泰國副總理,曾出任泰國工業部、能源部、科技部、文化部、旅游部、衛生部部長。他高度認可中國的發展成就,盛贊中國發展經驗,號召共同建設亞洲美好未來。
功·塔帕朗西說,亞洲是地球上面積最大的大陸,亞洲向全世界表明,亞洲地區可以和平相處;亞洲地區的和諧,可以為每一個人創造出幸福的未來。在過去40年里,亞洲整體經濟發展將亞洲各區域發展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亞洲經濟的主要推進器是中國,世界目睹了中國所取得的輝煌經濟成就。
功·塔帕朗西回憶道,1975年他第一次造訪北京的情景至今歷歷在目。44年后,他故地重游,看到北京擁有世界上設計最先進的高樓大廈,成為中國經濟改革成功的鮮活范例。“我不禁想問,中國是怎么做到的呢?”越來越多的中國游客到泰國旅游,到世界各地出游,這清楚地表明,中國普通國民的生活水平已經大大提升。
功·塔帕朗西表示,中國領導人已宣布,到2020年,中國將整體脫貧。他堅信中國的宏偉目標一定會實現。今天,來自外國的朋友來到北京,齊聚一堂,就是要向中國取經,學習中國脫貧致富的經驗。
功·塔帕朗西指出,亞洲地區擁有豐富的多種文化,語言千差萬別,但可以和平共處,和諧相處,共同繁榮。他呼吁亞洲各國建立一個友誼的網絡,互聯互通的網絡,引導亞洲走向和諧的多元化未來,把“一帶一路”建設成和平之路、繁榮之路,實現亞洲文明欣欣向榮,繁榮發展。(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徐惠喜)
阿富汗總統高級顧問法澤爾:
共同應對問題挑戰
阿富汗總統高級顧問法澤爾在論壇發言中強調了亞洲各國共同構建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價值。他表示,構建人類及亞洲命運共同體符合全球發展趨勢,也是世界和平的需要,反映了亞洲地區應對挑戰的努力。
法澤爾說,亞洲地區正面臨各種問題和挑戰,包括邊境爭端、販賣人口、自然災害及人為災害等。這需要亞洲各國加強彼此之間的關系,找到共同應對上述挑戰的辦法,并提出一個倡導持久和平與普遍安全的綜合治理理念。法澤爾表示,阿富汗在過去40年里一直處于戰亂之中,這更讓阿富汗體會到尊重國家主權的重要性。阿富汗飽受極端主義、恐怖主義之苦,唯有通過政治對話、政策溝通和共同合作,才能給阿富汗問題的解決提供正確方案,才能給地區帶來和平與穩定,才能長期造福地區人民。參與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使阿富汗得以在會議期間發出自己的聲音,讓國際社會聽到阿富汗的聲音。
法澤爾認為,亞洲各國應當樹立全球秩序、安全、發展與文明的新理念,為促進本地區持久和平、穩定與發展創造實際價值。中國正與各國一道尋求更廣泛的利益融合,建立以互利合作為基礎的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大家要通力協作,互相借鑒,取長補短,推動人類文明進步,促進互利合作。(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徐惠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