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4月27日電 題:十字莊村的山楂喜事:從求人買到供不應求
新華社記者邵琨
“以前求人都賣不出去。現在有多少賣多少,不僅價格好,還不賒賬。”46歲的李洪軍談起這兩年的山楂種植,樂得合不攏嘴。
李洪軍居住在山東省平邑縣銅石鎮十字莊村,這里地處丘陵地區,山嶺薄地不適合種糧食,卻長著許多山楂樹。李洪軍和許多村民一樣,侍弄著不知從哪年開始就有的山楂樹,并以此為生。
當地盛產山楂,但長期沒有加工山楂的企業,村民也沒有存儲的場地,村民賣山楂需要依賴外地來的收購客商。“他們壓價很厲害,三四毛錢一斤,低的時候兩毛多錢一斤。”十字莊村村民說。
十字莊村的山楂是祖祖輩輩留下來的,不少村民都不知道是哪年栽種的,品種老化,市場認可度不高。
山楂品種單一,成熟期相近,到了收獲季節,十字莊及周邊村莊的山楂扎堆集中上市。為了能讓收購商買自家的山楂,不少村民沒少求過人。李洪軍說:“說好話,求人家買還不一定買你的。賣不出去就爛了,倒溝里。”
前些年,種山楂收入低,村里不少人都外出打工,腿有殘疾的李洪軍找活不容易,生活拮據。
2017年,在時任銅石鎮銅石社區第一書記孫敬峰的幫助下,當地成立了專門從事山楂種植、加工的合作社和山東紅山果食品有限公司,后來又加入了由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博愛家園·生計保護”項目支持的扶貧項目。
在博愛家園項目支持下,紅山果公司帶動當地山楂產業不斷做大,輻射帶動周邊20個村。公司山楂種植技術人員帶動周邊村民開始改良品種,個頭小、皮薄、酸度低的新品種陸續出現在山坡。不同品種的山楂成熟期不一樣,相比以往,山楂不再那么集中扎堆上市了。
山東紅山果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詳峰說,當地年產約3000萬斤山楂,但仍滿足不了公司的加工生產能力。村民有多少,公司就能收多少。十字莊村及周邊村民的山楂再也不用擔心銷路問題了。
“山楂摘下來很快就能變現。去年的收購價1.3元一斤,馬上就給錢。”十字莊村村民付廷美說,“就是俺們產量不夠,現在供不應求。”
在位于山東平邑的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博愛家園項目有機山楂種植基地里,一簇簇白里透黃的山楂花煞是打眼。一場小雨過后,漫山遍野綠油油的山楂樹讓勃勃生機順著山坡蔓延,也托起了綠色致富的希望。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賑災發展部副部長廖玲說,這是從上百個“脫貧帶頭人+貧困戶”團隊中脫穎而出,由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給予生計發展金支持的“紅品”項目。通過優秀的脫貧帶頭人給貧困家庭賦能,帶動他們生產出高品質的產品,從而增加收入。生計發展金將在項目點循環滾動使用,讓更多貧困家庭受益,實現可持續發展。
如今,十字莊村種山楂收入有了保障,一些外出打工的村民開始陸續回村。李洪軍也有了工作,他除了打理地里的山楂樹外,還可以去附近的紅山果公司做工。
(責任編輯: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