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中經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內時政更多新聞 > 正文

抓住機遇建設好粵港澳大灣區

2019年02月28日 07:17   來源:經濟日報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既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大舉措,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近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這份綱領性文件對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空間布局等方面作了全面規劃,意味著大灣區建設進入加速推進階段。貫徹落實好這一綱要,要求我們深化認識,狠抓落實,高起點高質量把粵港澳大灣區建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譜寫新篇章。

  (一)

  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事關我國經濟發展、改革開放和“一國兩制”事業的全局。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有利于進一步密切內地與港澳交流合作,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在經濟發展層面,珠三角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中心,通過灣區共建,形成統一、開放的商品和要素市場,港澳能夠更加深入地融入區域產業分工體系,獲得新的發展機遇,從而開辟新的經濟增長點,煥發新的強大經濟活力。在民生福祉方面,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有助于全面推動內地與港澳互利合作,包括在就業、教育、醫療、公共服務等方面的銜接和合作,提升人們的幸福感。在民心相通層面,三地人民在共建大灣區特別是共同打造優質生活圈和人文灣區的過程中,包容理解和情感認同將大大增加。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舉措,有利于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建立與國際接軌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粵港澳大灣區作為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門戶、全球投資最活躍的區域之一,是我國高水平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重要平臺。在提升開放質量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強化三地在開放發展上的功能互補,有利于我國更好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形成雙向開放、內外聯動的生動局面。在豐富開放內容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著力對接高標準貿易投資規則,探索放寬市場準入,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經貿合作、戰略互信、人文交流等,大大提升全面開放水平。在促進開放共贏上,粵港澳大灣區位于“一帶一路”建設的交匯點,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構筑起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對接融匯的重要支撐區,有利于我國更加主動地參與和引領經濟全球化進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力抓手,有利于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提升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從國際一流灣區的基本特征看,灣區經濟是典型的創新型經濟,灣區以其經濟體量大、經濟密度高、創新能力強,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在全球經濟中扮演火車頭角色。粵港澳大灣區是高新技術產業、高端生產服務業不斷集聚創新的重要區域。香港擁有4所世界100強大學,珠三角作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區域創新能力領先全國,在全球創新網絡中占據重要位置。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點是集聚創新資源,推動粵港澳三地深入開展創新及科技合作,統籌利用全球創新資源,把創新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從而既推動粵港澳地區自身加快實現經濟調整與升級,又助推我國經濟發展動力變革,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

  當前,國際國內形勢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面臨新形勢新挑戰,要求我們必須以更加敏銳的戰略眼光,在對時代機遇的把握中堅定信心、謀劃舉措。

  從國際環境看,全球格局深刻演變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了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歷史機遇。當今世界正在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一方面,世界經濟仍處于增長低谷期,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國際金融市場動蕩不穩,全球貿易持續低迷,這對經濟外向度高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帶來較大外部挑戰。但另一方面,未來10年,將是世界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10年,是國際格局和力量對比加速演變的10年,也是全球治理體系深刻重塑的10年,新的歷史大勢正在孕育新的歷史性機遇。從全球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看,人工智能、大數據、量子信息、生物技術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積聚力量,催生大量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給全球發展和人類生產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粵港澳大灣區具有充足的創新潛能,有條件更好地抓住這個重大機遇,占據全球創新高地,從而在未來新一輪的世界經濟增長周期中,起到積極引領作用。從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崛起看,全球發展的版圖將更加全面均衡,中國在全球治理體系中的作用變得更加重要,亦為粵港澳大灣區在提升國際競爭力、更高水平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上,拓展出廣闊的新空間。

  從國內形勢看,新時代深化改革開放、推進高質量發展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了破解發展瓶頸、克服結構性矛盾的時代機遇。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下,我國大力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要求經濟增長更多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升和管理創新,這為大灣區更好發揮科教創新優勢、產業基礎優勢,推動轉型發展、創新發展帶來新契機。全面深化改革已夯基壘臺、積厚成勢,進入施工高峰期,尤其是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這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營造了火熱的改革氛圍,為創新粵港澳合作發展體制機制注入強大改革動力。

  (三)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對大灣區的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空間布局等方面作了全面性規劃。我們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高起點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進一步建立互利共贏的區域合作關系,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注入新動能,拓展新空間。

  要圍繞打造高質量發展典范,堅持創新驅動、改革先行、開放引領,推進建設全球科技創新高地。要著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優化產業布局,注重發展實體經濟、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動力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充分發揮粵港澳科技和產業優勢,加快集聚和對接國內外創新資源,建設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和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構建開放型融合發展的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找準制約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最關鍵的問題,大膽先行先試,著力破解在標準對接、資格互認等方面存在的體制機制障礙,以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打造國際化便利化投資貿易高地和制度創新高地,引領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深度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

  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改善民生,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歸根到底是要落實到提升民生福祉上。要積極回應粵港澳三地民眾關切,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優先發展民生工程,提升居民生活質量,為港澳居民在內地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特別是要把教育合作作為深化粵港澳合作的重點領域,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合作共享。加快建設粵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區,為人才跨地區、跨行業、跨體制流動提供便利條件。完善區域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拓寬港澳居民就業創業空間。加強粵港澳社會保障和社會治理合作,持續改善灣區生態環境質量,建設美麗灣區。

  要把共建人文灣區作為縱深推進大灣區建設的重要抓手,推動大灣區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上發揮引領作用。要堅定文化自信,發揮粵港澳地域相近、文脈相親的優勢,聯合開展重大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合作舉辦文化遺產展覽、展演等活動,共同擦亮中華文化的精神標識,增強大灣區文化軟實力。發揮大灣區中西文化長期共存等綜合性優勢,加強多元文化交流融合,打造國際文化交往中心和文化創意人才匯集熱土,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此外,還要加強粵港澳三地城市文明建設,凝聚起建設大灣區的強大力量。(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執筆:廖勝華 張造群)

(責任編輯:劉江)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免费久久成年大A,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
欧美十八禁激情在线观看视频 | 日本一区中文字幕最新在线 | 日本久久久久亚洲中字幕 | 午夜福利视频网站 |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熟女 | 亚洲欧美偷国产精品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