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吉林省長春市二道區英俊鎮英凱大街,中鐵一局二公司的建設者們正冒雨在一座分離式立交橋緊張地施工!坝捎趯儆谛滦统擎偦ㄔO的一部分,我們采用‘海綿城市’的新理念來修建道路,這是項目的一大特色,已成為吉林省最先大面積成型的海綿道路。”項目總工吳俊告訴記者。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11日訊(記者喬金亮)項目負責人張劉紅說,所謂“海綿城市”理念修路,就是采用彩色透水混凝土,縫隙透水磚,下沉式綠化帶等技術手段,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由于東北特殊的自然環境,這種被稱為“會呼吸”的城鎮景觀路面建設難度大,目前在東北地區才剛剛興起。
這是中鐵一局承建的長春市二道區新型城鎮化建設項目,施工范圍包括域內4個村莊,涵蓋9條道路、8座橋梁、給排水工程建設、綠化工程建設等。在二道區副區長姚珺看來,“海綿城市”理念修建城市道路,其最大的好處就是有利于解決城市內澇的難題。項目建成后,將有助于建立起布局合理、體系完整的路網結構及水、電、氣、熱等供應體系;推進農民向城鎮集中,建設新型社區,使農民享受到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務。
借著項目部開展安全質量大檢查的機會,記者一同前往施工現場查探。最先到達的是一工區,工點叫英泰大路。只見一條雙向六車道的大路已然成型,現場已鋪好瀝青,砌上了綠化帶,俯瞰之下,猶如一條五彩斑斕的長龍蜿蜒伸向前方,令人賞心悅目。
“這條路長5.47公里,是9條路中最長的一條,也是進場以來最先開工的。受征拆情況的制約,我們是征一片地,就開一個作業面。高峰期這條路開了9處工點,從兩端往中間施工,目前還剩那兒的50米!必撠熞还^的項目副經理、安全總監張宵漢指著前面說道。
正介紹著,有人現場作了一個試驗,將一瓶礦泉水倒在了人行道上,不到一分鐘,水全部滲下去了。記者在上面踩了踩,發現腳下一點積水都沒有。項目負責人張劉紅說,不同于別的地區,在東北冷寒地區建設海綿城市頗為不易,面臨著雨后凍土的困難,要經受凍融50次的考驗。
區別于以往市政道路施工,建設者在行車道與非機動車道之間,設計有一道1.5米寬的下沉式綠化帶,以吸收車道兩側的廢水,減少人工對綠化帶的灑水。同時,在兩旁的人行道上,貼有彩色透水的混凝土、透水磚。據悉,除了英泰大路,管段內其它8條路均采用“海綿城市”新理念來建設,得到吉林省海綿城市協會的肯定。
如果說,“海綿道路”是一場充滿智慧的“技術活”,那么,涉及黑臭水體治理的污水管道頂進施工,則堪稱一場漂亮的“攻堅戰”。
來到英凱大街工地,只見一部分路基已經填筑,一部分通向遠處的農田。據負責二工區的項目副經理裴志明介紹,長4.42公里的英凱大街,因為有3.6公里的污水管網涉及長春市黑臭水體治理,為此他們去年打了一場“硬戰”。
接政府要求,項目部要在新建道路的邊側鋪設污水管道,其中直徑1.5米和2米的管道各有1.8公里,要在今年9月底全部完成。該段較合同工期提前了一年。
基坑開挖深達8至9米,淤泥中全是腐殖土,路段的地也沒有全征下來。他們與設計院溝通后,決定將明挖變更為頂管施工。
小頂管施工類似大盾構掘進,從始發到接收,二公司英俊鎮項目部卻是第一次接觸泥水平衡。他們請來了曾在河南干過南水北調頂進施工的二公司“老將”徐開富來指導,投入2臺頂管機,現場管服及施工人員60多人,24小時連續作業,穩步向前推進。
比較煎熬的,要數180米下穿機場快速路,而施工許可僅1個周。時間已是12月份隆冬時節,長春飄起了大雪。冬季施工,尤其是深達10米的地下頂進尤其困難。他們通過加熱注漿,填入膨潤土進行潤滑,5天時間解決頂管施工中這一段最為關鍵最具挑戰性的“硬茬”。
施工中干得漂亮的是,有340米管線下穿農田,當時地還沒有征下來,項目部組織技術人員攻堅克難,成功地在征地還沒解決的情況下,一次性頂推到位,解決了難題!吧洗蔚绞薪ㄎ瘏⒓雍诔羲w整治推進會,我們還受到了表揚!闭f起黑臭水體整治,負責對外協調的劉建超頗為自豪。
“目前,項目9條道路中7條總計16.2公里已基本建成;5個地塊已整理,剩余路、地塊及附屬工程正緊鑼密鼓地組織施工,預計明年9月全部建成通車。”張劉紅激動地說。
(責任編輯:張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