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截至目前,除個別公司外,A股上市公司半年報已披露完畢。作為實體經濟的“晴雨表”,上市公司業績能夠透視我國宏觀經濟的諸多方面。經濟日報從今天起,推出“從上市公司中報看宏觀經濟走勢”系列報道,分析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濟動能轉換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的成績和問題,敬請關注——
截至目前,除ST長生外,滬深兩市3555家上市公司均披露了2018年半年報。上半年,上市公司整體實現營業收入約20.81萬億元,凈利潤約2萬億元。上市公司業績繼續保持了較快增長,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斷深化。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國民經濟延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發展態勢,結構調整深入推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質量效益穩步提升,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起步良好。上市公司半年業績進一步驗證了上述判斷。
上半年,滬市上市公司業績實現較快增長,共計實現營業收入15.4萬億元,同比增加11%;凈利潤1.6萬億元,同比增長14%,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實現雙增長。大盤藍籌股仍是滬市凈利潤貢獻的壓艙石。上證50公司實現凈利潤0.9萬億元,同比增加14%,占滬市整體利潤的56%;上證180公司實現凈利潤1.3萬億元,同比增加13%。
東興證券分析師鄭閔鋼認為,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影響,供給端產能持續收縮,同時來自地產和基建市場的需求相對旺盛。在供需緊平衡下,周期行業相關產品價格始終保持高位,周期行業盈利較好,延續了一季度以來的高景氣。
從深市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深市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總收入5.41萬億元,同比增長17.24%;合計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963.50億元,同比增長16.86%。
“宏觀經濟穩增長、韌性強,為上市公司半年報業績增強了信心,穩定了預期。滬深兩市上市公司中報業績整體向好,也彰顯出宏觀經濟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川財證券研究所所長陳靂表示。
數據還顯示,上半年上市公司實體行業企業增速高于金融行業,實體企業現金流有所改善,彰顯出宏觀層面實體經濟韌性進一步增強。
上半年,滬市實體行業企業質量效益穩步提升,實現營業收入12.1萬億元,同比增長13%,實現凈利潤約0.6萬億元,同比增長25%;金融行業實現營業收入3.4萬億元,同比增長7%,實現凈利潤約0.9萬億元,同比增長7%。實體行業企業凈利潤增速遠高于金融行業企業。實體行業對滬市公司整體凈利潤貢獻占比也有所提高,達到41%,較去年同期增加4個百分點,說明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初見成效。
深市實體企業現金流有所改善。上半年實體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合計1213億元,較上年同期的496億元明顯改善。但是,在流動性偏緊的宏觀環境下,資金成本有所上升,剔除金融業和房地產后,平均財務費用為3767.41萬元,同比增長18.69%;財務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1.67%,同比增加0.1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也應該看到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多,國內結構調整正處于攻堅期,上市公司加快轉型升級的任務仍然繁重迫切。
“部分公司生產經營出現比較大困難,需要主動適應市場變化,及時有效實現轉型升級。”上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當前宏觀環境下,外部因素錯綜復雜,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壓力較大,中美經貿摩擦不確定性仍然存在,一些公司生產經營遇到了一定困難。數據顯示,滬市上半年共有149家公司虧損,占比與去年持平,其中多數經營凈現金流為負,經營質量有待改善。在實體類公司中,剔除建筑業、房地產、公用事業等傳統高負債類行業,有98家公司資產負債率超過70%。
不過,這類公司數量不多,其營業收入、凈利潤占滬市公司整體規模比例也較低,但其經營情況也反映了企業在經濟結構調整中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如產業升級困難、技術創新不足、環保約束成本增加等。
總體上看,需繼續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政策導向,扶優限劣,支持企業主動適應市場變化,加快轉型升級和資源整合,積極引入優質資產,努力改善經營。同時,對于長期不專注主業、喪失經營能力,甚至采取不當市值管理的公司,要堅持依法全面從嚴監管,改善市場生態秩序,促進資本市場健康良性發展。(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溫濟聰)
(責任編輯: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