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為契機,將改革進行到底、繼續擴大開放,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緊依靠人民、切實造福人民,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一)
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開放,具有理論依據、歷史依據和現實依據。
從理論依據來看,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不僅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更是推動社會變革的決定性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從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等四個方面凝練了中國人民在長期奮斗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強調“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始終堅持人民立場、堅持緊緊依靠人民,才能確保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航船始終破浪前進。
從歷史依據來看,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燦爛歷史文化是人民群眾創造的。在中華民族形成、發展、壯大的漫長歷史長河中,一代又一代勤勞、勇敢、智慧的中國人民接續奮斗、同舟共濟,共同書寫了波瀾壯闊的中華民族發展史、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培育了歷久彌新的中華民族精神。中國共產黨誕生后,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斗爭有了主心骨。中國共產黨97年來的歷史就是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也是緊緊依靠人民戰勝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取得一個個勝利的歷史。
從現實依據來看,改革開放以來的偉大成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所取得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開放中每一個新生事物的產生和發展,改革開放每一個領域和環節經驗的創造和積累,無不來自億萬人民的智慧和實踐。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人民利益出發謀劃改革思路、制定改革舉措,把最廣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來。總的來看,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黨堅持人民創造歷史這一馬克思主義科學原理,緊緊依靠人民,最廣泛地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從人民中汲取智慧,使黨得到人民充分信賴和擁護,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凝聚起了強大力量、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證。
(二)
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開放,就要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為了人民,體現了人民立場和人民主體地位。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可以說,“閱卷人”是堅守人民立場的生動表達。在新時代,堅持一切為了人民,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開放,就要堅持從人民群眾普遍關注、反映強烈、反復出現的問題背后查找體制機制弊端,找準深化改革的重點和突破口;就要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加快推進民生領域體制機制改革,著力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現實利益問題。
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開放,就要堅持一切依靠人民。人民是中國共產黨的力量源泉和執政基石。離開了人民的支持,共產黨人就會像古希臘神話中的巨人安泰離開了大地母親一樣,失去力量。只有堅持一切依靠人民,充分調動最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與人民群眾風雨同舟、和衷共濟,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才能獲得不竭動力。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偉大實踐中,沒有旁觀者,也沒有局外人,每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分子,都應當發出自己獨特的光和熱。也只有每個人都積極參與,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才能集眾智、匯眾力,解決“新長征”途中繞不開的攔路虎、搬開前進路上大大小小的絆腳石。
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開放,就要認真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要把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開放落到實處,重要的一條就是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從群眾中來,就是要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善于把從人民群眾中產生的好的想法和做法加以吸收、利用。到群眾中去,就是要把從群眾中總結、提煉出來的正確的、行之有效的想法和做法加以推廣和檢驗,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很多容易改的問題已經得到有效解決,留下來的都是比較難啃的硬骨頭。實踐證明,越是面對改革發展穩定的繁重任務,越要善于按照人民群眾的切身要求和總結人民群眾在實踐中創造的新鮮經驗來完善政策主張,越要善于集納民智、凝聚民心、激發民力,為深化改革夯實堅實的群眾基礎。面對新時代的新形勢新任務,及時發現、總結、概括人民群眾創造出來的新鮮經驗,并使之上升為理論和政策,同時指導人民開展新的實踐,就一定會推動改革開放事業不斷向前發展。(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天津科技大學基地 朱誠亮)
(責任編輯: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