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0日,在浙江省湖州市東林鎮保健村的河道上,河長及工作人員乘船巡河。新華社記者 徐 昱攝
戰略,是從全局考慮謀劃、實現全局目標的規劃。
改革開放的浙江,從2003年起,15年矢志不渝,在省域范圍內,持續實施了一項戰略規劃,一張藍圖畫到今天。
這項戰略規劃,就是“八八戰略”。從謀篇布局到開篇破題,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親力親為,深刻洞悉發展大勢、深邃思考發展大略,為浙江贏得了戰略主動、搶占了發展機遇。
浙江省委書記車俊說,“八八戰略”是貫徹中央精神、結合浙江實際的產物,它給浙江發展帶來的變化是全面的、深刻的、長遠的,不了解“八八戰略”,就不足以了解新世紀以來浙江的發展,就不足以了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浙江的率先實踐。
“八八戰略”究竟是什么?它在什么樣的歷史條件下形成誕生?又有什么樣的神奇魅力,成為浙江發展的“成功寶典”?
歷史性關口的歷史選擇
深入理解“八八戰略”要有歷史思維。
“八八戰略”提出的時間是2003年。15年前的世界和中國、15年前的浙江,正處在一個“歷史性的關口”。
先看世界。進入新世紀以來,經濟全球化深度發展,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異,各種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配置和重組,發達國家在世界范圍內特別是向廣大發展中國家加速產業轉移和布局,中國在經濟全球化和世界科技革命中面臨著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升級、開放開發、體制機制創新的重大機遇。
再看中國。2002年11月召開的黨的十六大確立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提出要在本世紀頭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中央殷切期望改革開放一路領跑的浙江,能夠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中走在前列。
當時的浙江,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率先出海弄潮多年,積累了良好的物質基礎,人均GDP已經邁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發展階段,正是產業升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口”,處于經濟社會結構發生深刻變化的重要階段。
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浙江之前的發展偏重于經濟,經濟又比較偏重于民營經濟、塊狀經濟、專業市場、縣域經濟、小城鎮經濟,由此產生諸多“低、散、亂”的先天不足。
2003年,全省用電統調負荷實際最大缺口超過7000萬千瓦,累計拉電損失量占國網公司的一半,占華東電網的92%。要素供給和環境承載力的瓶頸制約日益突出,粗放型增長方式對可持續發展的約束日趨明顯,發展不協調所帶來的社會矛盾和問題也日益增多。
面對發展中的“制約之痛”,面對不期而遇的“成長中的煩惱”,習近平意識到,浙江發展的“關口”已經提前來到,提前進入了經濟發展的騰飛期、增長方式的轉變期、各項改革的攻堅期、開放水平的提升期、社會結構的轉型期和社會矛盾的凸顯期。
習近平說,我們正處在重要的戰略機遇期,這一時期既耽誤不得,更失誤不起。必須要以全球的站位和世界的眼光,進一步發揮優勢,補齊短板,抓住機遇,用好機遇,牢牢把握發展的主動權,推進各項工作更好更快地發展。
正是在這樣一個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歷史節點上,2003年7月,習近平在浙江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上,代表省委在總結浙江發展經驗的基礎上,首次全面系統地概括了浙江發展的八個優勢,提出了指向未來的八項舉措:
一是進一步發揮浙江的體制機制優勢,大力推動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二是進一步發揮浙江的區位優勢,主動接軌上海、積極參與長江三角洲地區交流與合作,不斷提高對內對外開放水平;
三是進一步發揮浙江的塊狀特色產業優勢,加快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四是進一步發揮浙江的城鄉協調發展優勢,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
五是進一步發揮浙江的生態優勢,創建生態省,打造“綠色浙江”;
六是進一步發揮浙江的山海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推動欠發達地區跨越式發展,努力使海洋經濟和欠發達地區的發展成為全省經濟新的增長點;
七是進一步發揮浙江的環境優勢,積極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切實加強法治建設、信用建設和機關效能建設;
八是進一步發揮浙江的人文優勢,積極推進科教興省、人才強省,加快建設文化大省。
理論界專家認為,在改革開放后,我國進入現代化建設第三步發展戰略,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階段的歷史背景下,浙江提出并實施“八八戰略”,是對浙江發展歷史進程的準確把握,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省域層面的生動實踐,體現了習近平同志的歷史眼光和歷史擔當。
跨越時空的思想傳承
任何一項重大的抉擇,離不開深思熟慮的戰略智慧,離不開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
2015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特別指出,“八八戰略”不是拍腦瓜的產物,而是經過大量調查研究提出來的發展戰略。
他在浙江工作期間,有一個明確的要求:縣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市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鄉鎮,省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縣市區。
剛到浙江工作之初,習近平就開啟了馬不停蹄的調研之旅。同時,為進一步完善以調研為基礎的科學決策機制,成立了省委財經工作領導小組,重點研究事關浙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重要決策和重點工作,確定了21個重大課題,深入基層調查研究。
浙江省委宣傳部原常務副部長胡堅告訴記者,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身體力行,深入基層,問計于干部群眾,商討于企業家經營者,走訪在田頭車間,思考在奔波旅途,跑遍了浙江的山山水水。正是在深入比較研究全國各地的改革發展經驗,深刻梳理浙江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分析存在的突出矛盾基礎上,“八八戰略”的重要戰略思想才得以形成。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八八戰略”雖是一個省域層面的戰略,但主政者具有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具有總攬全局能力,放眼全局謀一域,把握形勢謀大事。“八八戰略”中的兩個“八”,含義各不相同。
第一個“八”,所指的“八個優勢”,并非單純指已經體現出來的優勢,而是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結合實際作出的總體把握,體現了繼承和創新的統一。具體而言,是將已經顯現出來的優勢進一步發揮好,將潛在的優勢變為現實的優勢,對于一些劣勢,要通過努力轉化為優勢,或者避開劣勢。
第二個“八”,是指八個方面的舉措,是針對進一步發揮、培育和轉化優勢提出的。通過實施這些舉措,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增創新優勢、再上新臺階。
更為重要的是,“八八戰略”前瞻性地包括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各方面內容,具有高度思想性、精神傳承性和戰略延續性。這種精神上的契合與傳承,成為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把鑰匙。
浙江省委政研室原副主任郭占恒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與他在多個地區、多個崗位、多個層級的工作實踐分不開的。“八八戰略”和“四個全面”在精神上是契合的,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一以貫之的治國理政風范。
從體制機制創新到全面深化改革、從長三角一體化到京津冀協同發展、從美麗鄉村到鄉村振興、從生態省到美麗中國、從創新強省到創新強國、從海洋強省到海洋強國、從文化大省到文化強國、從健康浙江到健康中國、從平安浙江到平安中國、從法治浙江到法治中國。
跨越時空的戰略思想,一脈相通。
面向未來的創新空間
“八八戰略”不是管一地一域的,不是管五年十年的,而是管全局、管長遠、管未來。
過去15年,“八八戰略”為浙江的“兩個高水平”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浙江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已經初步證明了“八八戰略”能夠經受住歷史的考驗。放眼未來,它能繼續經受歷史的考驗,而且仍有巨大的創新發展空間。
這是因為,一方面“八八戰略”契合浙江發展實際,抓住了核心問題,擊中了根本要害,著眼于時代機遇,體現了繼承和創新的結合;另一方面,還在于“八八戰略”體現的戰略格局、世界胸襟、系統方法、卓越追求,始終能提供一種方法論、世界觀的指引。
——“八八戰略”蘊含的價值觀,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實施“八八戰略”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八八戰略”蘊含的實踐觀,是一切發展必須從實際出發。在實施過程中,習近平同志特別強調,“只有干在實處,才能走在前列”、“抓而不緊,等于不抓;抓而不實,等于白抓”。
——“八八戰略”蘊含的辯證觀,是善于把握優勢、努力補齊短板。善于歷史地全面地辯證地思考問題,深入挖掘優勢、盡快讓劣勢轉化為優勢,把先發優勢變成可持續的優勢。
——“八八戰略”蘊含的整體觀,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它不是單打獨斗,而是涉及經濟社會各個領域,進行系統的全方位的綜合思考與全面部署,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典范。
——“八八戰略”蘊含的政績觀,是“功成不必在我”,立足長遠謀發展。15年來,浙江經濟社會取得的成就,就是歷屆省委帶領群眾一張藍圖繪到底,鍥而不舍實施“八八戰略”的結果。
——“八八戰略”蘊含的使命觀,是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對浙江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干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勇立潮頭方顯擔當。這是總書記對浙江的新囑托、新期待,是貫徹落實“八八戰略”再創輝煌的新使命與新要求。
日前在浙江舉行的“‘八八戰略’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座談會”上,與會專家一致評價,浙江的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范例。一個理論體系,如果能夠有持久的生命力,就必然具備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八八戰略”要管長遠,它必然是開放性的,必然要不斷進行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不斷豐富內涵。
浙江省委書記車俊表示,進一步貫徹落實“八八戰略”,必須充分認識和深刻體會“八八戰略”所蘊含的深遠的歷久彌新的歷史價值,持之以恒地推進“八八戰略”向縱深發展,讓“八八戰略”在新時代綻放出新的光芒。(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黃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