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和美國康奈爾大學等機構發布《2018全球創新指數報告》,我國的全球排名上升了5位,位列第17,首次闖入前20,也是前20名中唯一一個中等收入國家。
全球創新指數從2007年起每年發布,是衡量一個經濟體廣泛的經濟創新能力的指標。根據《報告》,在核心創新投入和產出方面,美國依然排名首位,而在研究人員、專利和科技出版物數量方面,我國位居第一。正如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弗朗西斯·高銳所說,中國躋身全球創新20強,標志著創新多極化格局的到來。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中國創新的喜人進步,源于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以科技創新投入為例,R&D(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是科技進步的物質基礎和重要前提,也是直接推動科技進步的動力。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技創新投入規模快速增長,2017年全社會R&D支出占GDP比重為2.15%,超過歐盟15國2.1%的平均水平,研發經費投入強度上升到2.12%,達到中等發達國家平均水平。
經過持續不斷的高強度投入,我國科技創新整體實力已接近世界第一方陣,正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的提升轉變。2017年,我國高質量論文和自然科學指數均居世界第二;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均居世界第一,PCT專利居世界第二;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由52.2%提高到57.5%;在鐵基高溫超導、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中微子振蕩、載人航天、深海探測等領域,一批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在看到我國科技創新取得長足進步的同時,也要看到,我國基礎科學“短板”依然突出,重大源頭創新供給仍顯不足,高水平頂尖人才相對匱乏,科技體制改革中還有不少“硬骨頭”有待進一步攻克。客觀地說,我國科技創新總體能力距離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還有一段路程。比如,高檔工程機械中的液壓件和發動機基本依賴進口,兩項占整機成本比重高達30%到50%;數控機床和機器人配套的高檔數控系統90%以上依賴進口。而這僅是冰山一角。根據有關統計,我國“四基”(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產業技術基礎)產業對外技術依存度在50%以上,而發達國家平均在30%以下,美德日更是在5%以下。由于進口價格高、供貨時間無保證,這成為一些重要產品和裝備國產化的“卡脖子”環節,前不久備受關注的芯片事件即是顯見的例證。
“現在,我們迎來了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同我國轉變發展方式的歷史性交匯期,既面臨著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又面臨著差距拉大的嚴峻挑戰。”前不久召開的兩院院士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擲地有聲。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如果抓不住這一難得的機遇,就可能會多付出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代價。審時度勢,我們要堅持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為牽引,進一步夯實基礎研究,加快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厚植創新發展沃土,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吹響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沈 慧)
(責任編輯: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