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中經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內時政更多新聞 > 正文

[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創新完善宏觀調控 引領經濟提質增效

2018年03月20日 07:02   來源:經濟日報   周 劍 林火燦 周 琳 陳果靜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發揮國家發展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健全財政、貨幣、產業、區域等經濟政策協調機制。

  過去5年,我國經濟發展呈現出增長與質量、結構、效益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這與我國始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著力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方式是密不可分的。2018年,如何繼續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接受了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的采訪。

  保持定力——

  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繼續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在部署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時明確,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向不變,要聚力增效;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緊適度。

  “過去幾年,我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得了顯著成效。通過減稅讓利,大大減輕了企業負擔,達到了增強經濟發展后勁和發展動力的效果。”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市財政局局長苑廣睿說,從財政支出看,堅持保障基本民生和重點項目,把錢花在刀刃上,解決了人民群眾最關切的許多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鐘茂初認為,財政政策要更加注重對高質量發展、動能轉換等方面的支持。同時,要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方向,需要繼續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而不是提供過量資金無所區分地促進增長。

  “財政政策過去側重在支出方面擴大政府投資,如今會更加注重在收入方面減稅降費。”全國政協委員、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教授李香菊說,積極的財政政策的內涵相比以往有了較大變化,今年將繼續減稅降費,包括完善增值稅,按照三檔并兩檔方向調整稅率水平,重點降低制造業、交通運輸等行業稅率,提高小規模納稅人年銷售額標準。

  “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對于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有積極意義。”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大學商學院經濟學系主任楊德才認為,當前我國地方債務風險仍然較為突出。政府工作報告調低了赤字率,使其遠低于國際公認的3%的警戒線,實際上就是通過降低赤字率和地方政府負債率,來主動應對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政府工作報告在貨幣政策目標里沒有設立M2的年度增長指標,也沒有設立社會融資規模增長的具體指標。這是一個巨大進步,體現了國家對宏觀經濟的管理,從過去依靠數量型調控向依靠價格型調控、市場規律調控轉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胡曉煉建議,今后一段時間的宏觀調控特別是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要更加堅定地重視市場規律的作用,更加重視價格杠桿的作用。

  形成合力——

  政策體系協同作戰 調控注重相機精準

  近年來,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國際金融市場跌宕起伏,貿易保護主義明顯抬頭。我國經濟發展中結構性問題和深層次矛盾凸顯,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遇到了不少兩難多難抉擇。面對這種局面,我國確立區間調控的思路和方式,加強定向調控、相機調控、精準調控。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加強財政、貨幣、產業、區域等政策協調配合。這意味著,在今后的工作中將進一步強化政策工具的協同作用,形成政策合力。

  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溫娟表示,近年來,我國越來越注重加強頂層設計,做好政策的協同配合。例如,京津冀區域大氣污染治理已從各自“單打獨斗”的模式逐步轉換到聯防聯控模式,三地資源共享,責任共擔,相互支持,不斷推動聯防聯控工作機制深化。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分行行長周振海表示,5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離不開宏觀調控的協同施策。正是由于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方向、力度、準度和時間窗口的把握準確,才能確保各項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全國政協委員、南開大學金融學院常務副院長范小云認為,貨幣政策需要配合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要發揮貨幣政策的作用,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等直接注入流動性,進行適時、適量干預,或通過非傳統貨幣政策工具提供流動性;配合財政政策發行特種國債,協助管理地方政府債務增量,盤活、化解存量;通過設立機構,采取債務托管等干預措施,協助解決不良貸款和企業不良債務等問題。

  鐘茂初委員認為,宏觀調控要找到各種調控手段的結合點,通過某一方面穩健的調控,起到多方面作用。以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為例,直接減少了大部分工薪階層的稅收負擔,又不會明顯影響國家財政收入和支出;同時還能夠間接地降低企業的用工成本,促進企業提高效率,增加社會消費,促進消費對增長、特別是對服務業增長的作用。大多數勞動者及其家庭都能夠直接收獲到減稅政策的獲得感,也有利于提振全社會的發展信心。

  重點發力——

  統籌把握宏觀管理 力促實體經濟發展

  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宏觀調控應如何作為以更好地促進實體經濟發展?鐘茂初委員認為,一是經濟手段方面,應當更加有效地抑制虛擬經濟拉高資金收益率,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引導更多資金流向實體經濟。二是法律手段方面,在社會保障政策完善和保底的前提下,通過法律手段加快處置“僵尸企業”,盤活其占有的資源和資產。三是行政手段方面,應通過改革降低企業制度性成本,加速構建完善社會信用體系。

  周振海代表建議,在推進國企改革的過程中,有關部門應該堅定不移地通過深化改革解決發展中的問題,主要依靠市場化的辦法解決問題,出臺靶向性更強、可操作性更強的政策舉措,特別是對不同地區國有企業存在的問題要區別對待、精準施策,增強政策彈性,賦予地方更多自主權。

  楊德才委員認為,當前要實現創新發展,培育經濟動能,一是要加快構建親清型政商關系,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把市場主體的活力動力潛力激發出來。二是降低企業稅負,讓中小企業能明顯感受到減稅降費帶來的好處。

  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劉尚希認為,實現高質量發展,就必然要提高供給體系質量,這就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涉及諸多體制機制性問題,關鍵在于要素的市場化配置。在目前的市場體系建設中,生產要素還沒有完全實現市場化,政府應該通過宏觀調控的手段,推動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

  劉尚希委員指出,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宏觀調控有必要探索向更具有前瞻性、長期性的宏觀管理邁進。目前,我國的宏觀調控本質上更多是相機決策,解決的是經濟波動的問題。而高質量發展階段,需要解決的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問題,主要任務是圍繞結構優化來做文章,這就需要加強和完善宏觀管理,統籌把握。(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周 劍 林火燦 周 琳 陳果靜)

    系列文章: 

    做好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這篇大文章 

    產業體系如何加強協同創新 

    市場體系如何做到開放有序 

    收入分配如何兼顧效率公平 

    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新格局 

    全面開放如何邁向更高層次 

    著力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 

    著眼長遠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全力推進經濟發展三大變革 

    強化實體經濟吸引力和競爭力

 

更多報道詳見:將改革進行到底——2018全國兩會專題 

 

(責任編輯:劉江)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免费久久成年大A,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
精品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视频网站 | 亚洲Av电影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26uuu在线观看 | 伊人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