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7日訊(記者 于躍 專欄)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曉紅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換取GDP增長,因為未來的治理成本可能是當時所增長GDP的幾十倍、幾百倍。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曉紅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王巖攝
中國于2018年1月1日起開始向企業征收環境保護稅,是我國第一部專門體現“綠色稅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單行稅法。環境保護稅的實施,會對企業有什么樣的“影響”?
“我不認為這對企業是一種‘影響’,因為環境保護是我們必須做的。”陳曉紅表示,在中國的企業,無論是中企還是外企,都必須注重環境保護。從國際上來看,很多國家把環境保護當作重中之重,中國也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換取GDP增長,因為未來會以更高昂的代價來彌補治理,治理成本可能是當時所增長GDP的幾十倍、幾百倍。
陳曉紅表示,在我國工業化發展上一階段,從國際上引入的一些項目存在著高耗能高污染的問題。現在我國正進入后工業化發展階段,仍以這種方式吸引外資是沒有意義的,需要貫徹生態、綠色發展理念。她呼吁社會各界要為后代著想,秉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落實在行動上。
在此次全國兩會上,多名委員對相關問題深切關注,希望推動這方面工作的進展。陳曉紅告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她這次帶來的提案包括建立生態文明標準體系、推動城市居民垃圾分類工作、以及建立基于市場的環境政策。“在政策方面,有激勵性的、約束性的,當然還有懲罰性的,這些要一起配套,使企業有環保綠色的經營理念,貫徹到生產制造的方方面面。”陳曉紅說。
更多報道請見 “將改革進行到底——2018全國兩會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