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表示,我國稅制改革是一項減稅的改革,在有效減輕企業負擔的同時,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形成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近年來,我國持續減稅降費,特別是今年以來,從年初確定全年為企業減負1萬億元目標,到近日國務院依法確定和鞏固營改增試點改革成果,一系列政策相繼出臺并取得了顯著成效。
日前,權威財稅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減稅降費政策的實施,對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優化企業營商環境等發揮了積極作用。
出臺多項減稅降費舉措
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簡并增值稅稅率;擴大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范圍;加大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力度;出臺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遞延納稅政策;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開展擴大創業投資稅收優惠政策范圍試點;清理涉企收費……我國近年來出臺實施的減稅降費政策可謂一套炫目的“組合拳”。
“國際金融危機之后,我國持續減稅降費,減輕企業負擔,是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率先行動的。”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表示,其中規模最大的是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改革,自2012年實施以來已累計減稅超過1.7萬億元。
我國在進行結構性減稅的同時,還著力清理規范收費基金,實施普遍性降費。在行政事業性收費方面,對體現政府提供普遍公共服務或一般性管理職能的行政許可類、檢驗檢測類、登記檢索類、監督管理類等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全面清理,取消、停征了一批不合時宜的政府性基金項目,出臺支持“雙創”、戰略性新興產業和中小微企業的收費基金優惠政策,促進經濟提質增效、支持企業發展擴大就業。
據統計,自2013年以來,中央層面已累計取消、停征和減免了593項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含中央和地方設立的收費項目),每年可減輕社會負擔超過3200億元。與此同時,省級層面自主清理地方設立的收費項目,累計取消、停征和減免770多項收費,每年可減輕社會負擔超過470億元。
經過持續清理,中央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由185項減少至51項,減少幅度超過72%,其中涉企收費由106項減少至33項,減少幅度為69%;政府性基金由30項減少至21項,減少幅度為30%。各省(區、市)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減少至平均14項左右,其中涉企收費平均3項左右。
改革為發展注入新動能
從2012年在上海開始試點,到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國全面推開,營改增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減稅效應持續顯現,對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以來,實現了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的目標,營改增帶來的改革紅利不斷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營改增在實行減稅降負的同時,更有力地促進了產業分工優化,拉長產業鏈,帶動了制造業升級和服務業發展。
除了營改增,國家出臺的其他一系列減稅政策也有效地為實體經濟降成本、增后勁。比如,自2017年1月1日起,小型微利企業減半征稅的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由30萬元提高到50萬元,體現了對小型微利企業的稅收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據統計,應納稅所得額在30萬元至50萬元間的小型微利企業戶均減稅達5.9萬元。
讓小微企業活起來、發展好,稅收優惠政策利好降低了企業稅負,增添了企業動力,激發了市場主體創業熱情。前3季度,全國新登記企業451萬戶,同比增長12.5%,日均新登記企業1.65萬戶。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減稅政策在支持創新中發揮出了重要作用。今年前3季度,支持科技創新稅收優惠政策減稅超過2200億元,同比增長約50%。
“需要注意的是,我國很好地平衡了收入和支出的關系,在有效實施減稅的同時,每年用在民生方面的財政支出保持增長,尤其是養老、醫療等持續較快增長。”劉尚希說。
以改革促減稅步伐將繼續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深化稅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稅體系。“近年來,我國稅制改革根據中央部署有序統籌推進。下一步,以改革促減稅的步伐將繼續向前,以更好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企業成本、優化營商環境。”劉尚希表示。
近日,國務院廢止了營業稅暫行條例、修改增值稅暫行條例,依法確定和鞏固了營改增試點改革成果,實施60多年的營業稅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在下一步的稅制改革和減稅中,增值稅制度改革十分重要。”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怡認為,增值稅改革應該繼續優化稅率結構、完善抵扣機制。劉尚希也建議,應健全增值稅抵扣鏈條,進一步擴大增值稅進項抵扣范圍,同時加快推進增值稅制度立法進程。
在推進個人所得稅改革方面,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朱青認為,我國個稅改革應由目前按不同所得項目分別征稅的分類征稅模式,轉向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計稅模式。通過建立“基本扣除+專項扣除”機制,適當增加專項扣除。
“我國的稅制改革將是一個減稅的改革,在有效減輕企業負擔的同時,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形成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劉尚希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曾金華)